第320章 从最难着手 会会这位高人
作者:陈茶老酒爱少女   从包工头到一方高官最新章节     
    回到乡里以后,杨辰让樊利敏去把钱入帐,今天的收获没有上次那么多,但也有一万多块钱。
    让孙有明去写稿子,让丁步铭把资格再次想法细化,把那些大户的情况摸清摸细。
    通过清欠,杨辰在乡里逐步建立了权威,大家也意识到了,人家这个乡长不是光凭有背景就升上来的,用食堂老许的话,别看人家年轻,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杨辰回到办公室,开始根据这几天对农村的观察和了解,写一些东西。
    现在还只是片言只语,暂时没有整体思路,但杨辰能预感到,这个是能做一做文章的。
    由于华夏长久以来,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社会,哪怕发展到现在,农民和农村在整个社会中依然占据到了七成以上。
    所以历届国家领导,都对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十分重视。
    上辈子从来没有玩过笔杆子,这辈子光顾着赚钱了,也没有历练过,现在让杨辰操刀写文章,确实非常困难。
    脑海里有很多想法,但就是形不成文字,但是这样的文章,杨辰又不能求助于人,只能一遍遍,写了一又改,笔头都被咬烂了,才写了不到两千字。
    而且才写了一个开头,有很多话要说,有很多东西要写,但就是写不出来。
    最后杨辰还是放下了笔杆了,算了,先等等吧,这个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孙有明把稿子拿过来时,杨辰看了一遍,才知道自己说的要变成文字,确实不是一般的困难。
    孙有明写的很好,简单,通俗,易懂,又把杨辰要说的都表达了出来。
    “行,就这个稿子,你让人多抄写几遍,发到各个村子里,一天三遍地播,我就不信,真有那么多厚脸皮的人。”杨辰也没有改,直接又交给了孙有明。
    这个让孙有明非常意外,很多领导,都喜欢下面的稿子进行修改,哪怕只是改个标点符号,也要修改一番,来证明自己的高瞻远瞩。
    哪怕明明不需要修改,或者改了还不如不改,但领导就是要改。
    写材料的人最怕遇到这样的领导,将你好不容易写出来的材料改的面目全非,或者干脆推翻整体,让你从头再来。
    杨辰自己还发愁,哪顾得上替他改材料。
    能收上这么多,无论是对胡一光,还是对全乡,杨辰都能够暂时交差了。
    现在杨辰一来是要稳定一下节奏,给后续想捣鬼的人留出发酵时间;二来这么简单粗暴地收,也显不出杨辰的能耐来。
    过了一个周末,在清远市待了两天,让杨辰好好放松了一把,黄雅婷生气地问:“你跟许梦婷不是都结束了,为什么又开始了?”
    “只是演戏,别当真。”杨辰的手熟练地游走着,就演了那么一次,后来许梦琪就再也没有来过,杨辰自然也没有跟她联系。
    虽然杨辰觉得自己如果主动的话,许梦琪不一定会拒绝,但杨辰觉得还是算了,他最不喜欢的就是欠债,不管是金钱债,还是人情债,还是感情债。
    放松过后,就像洗去了一身的征尘,杨辰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事业起始地,虽然只是乡长,杨辰却有信心在这里留下深深的痕迹。
    这里肯定不会是终止,却是腾飞之初的舞台。
    刚一上班,杨辰就来到了清欠办,问孙有明:“去问问各村广播了没有,效果怎么样?”
    “刚才问过了,效果很好,很多村民都主动去村里缴钱。”孙有明兴高采烈地问。
    领导果然不愧是领导,站位就是高,还以为领导会这么一村一村攻下去呢,谁知道领导才过了两个村就另辟蹊径,用宣传来开路,把道理讲透讲明,让村民们主动来缴。
    “民众也不是完全不讲道理,关键是让他们知道道理。”杨辰没有就此多说,而是又想到了一个思路,怕忘掉,赶紧回屋记了下来。
    “孙有明,你打电话问问,那个村的情况最好,步铭,你带着利敏,去趁热打铁,把钱收回来。”杨辰又重新回来安排道。
    短短的三天时间,剩下的七个村里,大多数村收回了大半,特别是那些才欠两三年的农户,都是看别人不缴也没事,就想着干脆自己也不缴。
    人都有从众的心理,就算是回头政府找事,也是先尽着欠的早的欠的多的来,所以头脑比较灵活的人,就开始有样学样。
    剩下的都是些欠的比较多年限比较长的,用杨辰的话说,这就叫困难户,不是说他们困难,而是说对杨辰他们来说,是工作的难点。
    “那比例算一下,那个村缴的最少,咱们就突击那个村。”杨辰对孙有明说道。
    孙有明连看都没有看材料,就对杨辰说道:“缴的最少的是四寨村,连百分之十都不到,收了不到两千块钱。”
    “我记得欠的最多的就在他们村吧?”对这个村杨辰有点印象,这个村是四个寨子合在一起的,村民比较团结,民风也比较彪悍,杨辰上次去他们村的时候,村干部都有点不把杨辰当回事。
    “对,叫高晓林,是他们村出了名的富户,家盖了两层小楼,两个孩子,都在县城上学。”不甘落寞的樊利敏赶紧说道。
    可不能让孙有明把风头都抢走,杨乡长正建立自己的班底呢,要是跟上了,可就是上了快车道。
    “他为什么不缴?”杨辰不解地问。
    “用他的话说,种地收的还没有缴的多,都缴了让他们喝西北风去,实际上我问了,他种地不勤快,庄稼也照顾的不好,所有收成很低,确实不够缴。”这次回答的是丁步铭。
    看大家都这么投入,积极性也有了,杨辰欣慰地点了点头。
    “我听说他叔是县里的领导,好像是什么部门的主任,胡书记也说过,不要找他要。”孙有明赶紧又补充了一句。
    姓高的主任?杨辰回想了一下,没有丝毫印象,算了不管他,就对大家说道:“好,咱们就拿他开刀,看他有多大本事,走咱们去四寨村,会会这位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