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几位书记的心思
作者:玉溪不是溪   重生74:我在东北当队长最新章节     
    站在田向南起步车旁边的,是几个上了年纪的人,一个个穿着也很朴素,而且当中有那一两个,他看起来还比较面善,应该是上次一起开大会的时候见过的。
    “呵呵,田书记你好,我是城南李家庄公社的,我叫李国伟。”
    “田书记,我是城东红梅公社的,我叫周平安。”
    “田书记你好,我是城西六里桥公社的.......”
    几个人先后笑着跟田向南做着自我介绍,这一个个的,还基本上都是县里的公社书记。
    田向南见状也连忙放下了手里的保温盒,从吉普车上下来了,又从口袋里掏出烟,主动散了一圈。
    “哦,你们好,你们好.......”
    “几位书记这是......?”
    他一时有些搞不懂,这些人围着他是做什么。
    “嘿嘿.......”
    听田向南问起,这几个公社书记都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随后,都将目光看向了李家公社的那个李国伟书记。
    “田书记,是这样的.......”
    李国伟表现的很客气,先拿出火柴帮田向南点着了烟,又给另外几人点上,最后才轮到自己。
    “就那啥,最近我们不是听说,你们青山大队和陶家坝的那个厂子,现在办的都还不错嘛.......”
    “我们就想着,能不能跟田书记学学经验?取取经啥的.......”
    “哦.......”
    田向南闻言点了点头,也明白了这些人找自己的来意。
    眼下这些人,估计是看到了青山大队跟陶家坝都相继办了厂,所以心里也跟着有了些小心思。
    毕竟上一回,在梁红旗刚来的那次见面会上,也就是青山大队刚上省报那会儿,他们就被在大会上点名表扬过。
    只不过因为前些年有吹功劳的传统,所以说那会儿梁红旗在大会上说青山大队怎么怎么样挣钱,怎么怎么样发展的好之类的,这些公社书记们可能也就当个笑话听听,心里未必会多么相信。
    可眼下就不一样了。
    继青山大队的电线厂之后,陶家坝公社这边也迅速上马了电线厂,再加上前段时间县里来了那么多的客户,整天又是招待,又是开会的,估计县里其他公社早就听到动静了。
    他们可能并不知道陶家坝电线厂出的变故,还有关于新规啥的,差点被折腾的刚开业就倒闭。
    但是,这些下面的公社书记一定知道,最近这些日子,县里的一系列变化。
    就比如在唐秋的主持下,县里新组建了运输大队,还有招收新的工作人员,负责打理外面的销售点啥的。
    这个事情只要稍一打听就知道,这两个新组建的部门,可都是为了陶家坝电线厂服务的。
    正常的情况下,这事情只要一想估计就能推测出来。
    县里跟陶家坝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还能是为啥?肯定是那新建的电线厂能挣钱呗?
    不然县里至于又组运输队,又招人搞销售啥的吗?
    或许这些下面公社的人不了解其中的内情,但......他们猜想的还真没错。
    眼下县里这边只要能搞定了省市那边的销售业务,那往大了说,以后东三省这边的民用电线市场,基本上都能被陶家坝给包圆了。
    这么大的一个盘子,至少在未来二三十年里,都能让陶家坝和县里年年都挣得盆满钵满的。
    或许这些人此刻在心里抱的想法都是,既然县里能支持陶家坝公社办厂,那或许他们也能办啊.......
    再想想当初陶家坝为啥办的电线厂,那还不是跟他们青山大队学的。
    作为吃上第一口肉的青山大队,那这会儿都不知道该挣了老些钱了.......
    再加上前阵子青山大队民兵在县里闹出那么大的动静,又是机枪,又是炮的,还有卡车加统一的作训服,统一的武器配备。
    这东西都是瞒不了人的,现在经过一个月,估计全县包括下面的人都知道了他们青山大队民兵队的家底儿。
    一个民兵队都能搞成这样,那他们青山大队现在有多少钱,还不只能由着别人想象吗?
    然后转过头来再想想,青山大队为啥能这么有钱,不就是开办了一个厂子吗?
    这么一想,其他各个公社的人,心里还能没有啥想法吗?
    这几个书记都是各个公社的老人了,刚才过来的时候,几个人还在一起讨论呢。
    越说心里越馋,越说心里越不得劲儿,结果这时候,又碰到田向南开着吉普车进院。
    吉普车呀。
    这年月,就是县领导出行,也没有说天天都能坐上四个轮的。
    可他们青山大队的田书记就行......
    现在全县谁不知道,青山大队的田向南田书记的座驾,就是一辆以前领导坐的那种吉普车。
    于是几个人在那边商讨了一会儿,干脆就壮着胆子,直接过来,想跟田向南请教了......
    其实,对于这几人的到来,田向南意外之余,心中也有一些惊喜。
    眼下这年月,因为刚刚经历过动乱的原因,一般基层领导的心思还普遍有些保守。
    普通的基层领导大都还抱着多做多错,不做就不错的原则,反而像他们几个这种敢于开拓,想法大胆的领导还是比较少见的。
    因此,听到几人的来意之后,田向南也不吝啬于跟他们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当然,肯定不是在搞第3家电线厂了。
    眼下他们县里两家电线厂,青山大队暂时做出口,陶家坝这边搞家用零售市场,差不多已经满足了他们这边的日常所需。
    先前说过,尽管东三省这边的家用零售电线市场的盘子很大,但目前来说,电力这种东西还没有完全普及,所以陶家坝一家工厂也能供应得上。
    以后要真等电力大面积普遍普及的时候,等那时候陶家坝再扩大规模,倒也不会晚。
    “你们各自的公社下面,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资源?比如吃的,用的,或日常所需,又或者是煤炭,各种矿物之类的.......”
    跟他们寒暄了几句,知道他们的来意之后,田向南先是对几人问出了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创办产业的前提条件之一。
    毕竟他们青山大队前期能发展起来,那也是依托了各种资源的。
    哪怕是陶家坝那边能办起电线厂,那也是因为初期梁红旗给的扶持,再加上原来的周书记自己搞来的铜矿采购渠道。
    不然你要是要啥没啥,光凭一张嘴就想办厂子,那结局估计也未必怎么好。
    听到田向南的问题,几个公社书记也都皱眉想了起来。
    可是想了一会儿之后,这几个人的脸色却都有些不好看了。
    倒是城东红梅公社的那位周平安周书记,这会儿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看着田向南,有些犹豫的道。
    “田书记,是这样的,我们红梅公社,那有两道岭子,包括那下面的一大片山地......”
    “前些年的时候,粮食都支援出去了,不太够吃,我们就想着在那山地和岭子上面弄些果树啥的。”
    “由于那一片向阳,这些果树啥的长得也还不错,而且还印着长,现在领子下面山地里面全都是果树,其中最多的就是秋梨跟黄桃,那长势老好了,每年吃不完,送人也送不完,最后都只能烂在地里......”
    说到最后,周平安满脸期待的看着田向南。
    “田书记,这个东西,能算得上是你说的那什么......资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