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白头鱼雷
作者:曦蓬堂主   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最新章节     
    黄宇栋几人商量对付海盗的对策,对于大家的疑问,议论纷纷。
    最后一致猜测是这些海盗和这些荷兰人有过接触,或者有些合作,否则海盗们不会对岛上的营地不去劫掠。
    还一种可能就是海盗们暂时不想动这些荷兰人,也是想等这些荷兰人打捞出沉船之后,再动手劫掠现成的宝藏。
    毕竟打捞沉船工程浩大,而且技术要求极高,不是这些海盗们的技术能打捞出水的。
    陈二爷对黄宇栋说:“我想去婆罗洲看看那边情况,现在如果婆罗洲乱套了, 也许潜在更大的商机。
    我们打捞沉船,这些海盗早晚是我们的劲敌,动手早晚的事!
    倒是也不急于一时,先等荷兰人打捞出来再说。”
    黄宇栋沉吟片刻,说道:“如果那些荷兰人回来开始打捞沉船,这些荷兰人也有几十人,武装力量庞大,还有政府保护他们的行为,我们不方便明着对荷兰人动手。
    荷兰佬和海盗们合二为一,聚集一起,我们的力量就很难抢来宝藏,寡不敌众,也许吃亏,功亏一篑……
    我认为,在目前荷兰佬没有聚在爪哇岛的时候,逐个击破,恰好是时机。
    我们如果有雅加达军队配合,出击海盗也许并不太麻烦,有战胜的把握。
    这几天我新买了一艘装甲船,也配备了两门火炮和最先进的鱼雷,还买了几挺马克沁机关枪。
    让军队打前锋,我们只要能跟踪出海盗行踪,就可以坐收渔利。”
    陈二爷听完,觉得从战略角度,黄宇栋分析的有道理,他不再坚持自己的决定,于是,大家开始研究如何跟踪海盗。
    最后,他们决定还是要再去一次野猪岛,和这个范迪克搞好关系,从他嘴里了解这些海盗的信息。这样的话,琼斯还是要继续施展美人计。
    琼斯今天不在庄园,她回了雅加达。
    黄宇栋说道:“我这几天给了这个洋妞不少钱算这次酬劳,虽然这个女人是我相好,上过床,这几天发觉我一提起这个荷兰佬,她有点言辞闪避……
    非我族类,必有异心,不得不防……
    这些洋人不可全部信任,我担心她和范迪克过于亲密,他们搞在一起,我们就成了傻子,一切都暴露了……”
    大家听完,倒是没想到这么复杂和深远,看来这个黄宇栋能有今天成就,在爪哇岛黑白两道几十年屹立不倒,心思缜密程度超过想象……
    黄宇栋对他的女人都并不完全信任……
    陈二爷和老李几人对视几眼,并没有说话,他们不方便发表意见,目前都是猜测阶段,琼斯还是黄宇栋的相好,他们觉得持保留意见为好。
    陈二爷说道:“我们以后再商议事情,避讳一点琼斯就好了,她也未必会做出对我们不利的事情,毕竟她还要在雅加达生存,要靠你庇护,估计她不敢,而且这个女人还要利用……”
    黄宇栋点点头,不再说话了……
    他们开完会,就坐着马车去四处景色优美地方游玩了一天。
    这几天,他们过的很安逸,只是等着装甲船的改装和武器到来。
    不知不觉两周过去了,这天,黄宇栋兴冲冲的来找陈二爷。
    “我们的装甲船都加固改装好了,机关枪也到了雅加达,大家去修理厂看看船只和武器装备,准备重返野猪岛!”
    黄宇栋有点兴奋,他兴奋的时候,一点也不像一个经商多年八面玲珑的中年人,倒是像一个孩子……
    陈二爷正在和老李喝茶,都站起来喊来梁风和张文龙,大家收拾一下,跟着黄宇栋去了海边一个修理厂。
    这个修理厂规模不小,是雅加达最大的船舶维修公司,那艘汽船已经修好了。
    老板也是个华人,看见黄宇栋,笑呵呵的说道:“你们真有办法,这个洞能补的这么牢固!费了很大劲才切割开,现在补的很牢固!”
    黄宇栋拍了拍这个老板肩膀,表示鼓励。
    “今天到你这里,我们是来看看另一艘装甲船改装的怎么样?还要多久能全部搞好?
    明天我有五挺马克沁机关枪运到你这里,你给我装在汽船两挺机关枪,装甲船两挺,枪前面两侧都做好护甲。
    另一挺就放在装甲船上,灵活机动的放着就行……”
    这个修理厂老板姓林,四十多岁,也是潮汕人。
    林老板说道:“好的,就听黄老板的吩咐安装,放心吧!我肯定把这船改装的无比坚固 !”
    黄宇栋看了看修好的汽船,很满意,他们又看了看新买的装甲船。
    这艘装甲船有三十米长,不算小,配备了最先进的蒸汽机动力,船身都重新加固了厚厚装甲,尤其蒸汽机和船舷薄弱位置,都安装了厚厚钢板,一般的子弹根本打不透。
    船上两侧还安装了四颗鱼雷发射管。
    鱼雷是一种能在水中自行推进航行并能自动导向攻击目标的水中兵器,素有“水下煞星”之称。
    鱼雷至今已发展了100多年……
    在现代武器日新月异的今天,鱼雷仍是海战的重要武器之一。
    它的攻击目标主要是战舰和潜水艇,也可以用于封锁港口和狭窄水道。
    鱼雷的前身是“撑杆雷”,诞生于距今约200年前。
    “撑杆雷”的形式是用一根长杆,一头固定在小艇的船头,另一头绑上炸药。使用时,小艇冲向敌舰,用撑杆顶着炸药撞击,引爆炸药将敌舰炸沉炸伤。
    这种“撑杆雷”有点儿像海战中的爆破筒。其缺点是小艇必须冲到敌舰肚子下面才能引爆,小艇很容易被敌舰击沉,也有被爆炸波及的危险。
    1864年,奥匈帝国的卢庇乌斯舰长在“撑杆雷”上装了发动机和螺旋桨,使得雷身可以在水中行进,撞击敌舰。
    这就解决了“必须抵近爆破”的缺陷,但自带动力的“撑杆雷”无法控制方向,基本一发射就打偏,所以并不实用。
    1866年,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成功地研制出第一枚鱼雷。
    该鱼雷用压缩空气发动机带动单螺旋桨推进,通过液压阀操纵鱼雷尾部的水平舵板控制鱼雷的艇行深度。
    当时鱼雷的艇速仅11公里,小时,射程180~640米,尚无控制鱼雷艇向的装置。因其外形似鱼,而称之为“鱼雷”,并根据怀特黑德的名字,他的意译为“白色”,而命名为“白头鱼雷”。
    “白头”鱼雷遂成为各国鱼雷发展公认的母型。
    陈二爷和老李他们在爪哇岛这一年,是1866年,这鱼雷刚刚发明出来不久,还处于实验阶段,没有正式投入军队和商业。
    可是黄宇栋信息灵通,就通过朋友从这个工程师怀特手里定做了四颗鱼雷。
    而且黄宇栋费了很大周折运到了雅加达。
    后来,黄宇栋说,他一直关注世界上的新式武器研发,他想以后做军火商。
    当时对于晚清的几次战争和现状,黄宇栋认为要接受和学习这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思想。
    这会改变战争结局,甚至改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果然,没多久,鱼雷就装备了各国海军。
    当时,海军战舰和特制的鱼雷艇普遍都装备数个鱼雷发射管,但两者的发射方式略有不同。
    战舰上的发射装置可以调整发射方向,鱼雷艇则因体积小,只能靠艇身的机动来调整发射方向。
    由于鱼雷只能自航数百米,作战时需冒险抵近攻击,故防护能力较弱的鱼雷艇,一般是在大舰的掩护下发动突袭,或乘夜雾时单独进行偷袭。
    尽管当时鱼雷的航程有限,但威力极大,所以一问世便很快成为欧美各国海军的新宠。
    几乎与怀特黑德同时,俄国发明家亚历山德罗夫斯基也研制出类似的鱼雷装置。
    1887年1月13日,俄国舰艇向60米外的土耳其2000吨的“因蒂巴赫”号通信船发射鱼雷,将其击沉。
    这是世界海战正史上第一次用鱼雷击沉敌舰船。
    现在是1886年,鱼雷已经出现了二十年,南洋爪哇岛上黄宇栋最先装备了刚刚改良过的鱼雷。
    这一年,不知道黄宇栋的装甲船能否击沉海盗船,只是历史没有记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