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该启程了,护航新使命
作者:灰空遇雨   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最新章节     
    “校长好!!”
    陈钧听到身后传来的动静,转身看到是丰宏毅进来,他急忙立正打招呼。
    “嗯。”
    丰宏毅点点头,并没有多作其他回应,而是大步走向办公桌的位置。
    都是老战友了,过来之前老丰可能不清楚陈涣然这么晚打电话的用意。
    但过来后,看到办公桌边沿放着的稿纸文件,再看看陈涣然仰头示意,还有身后站着的陈钧。
    他怎么可能还会不清楚呢。
    顺手拿起报告,从头到尾又是认真的看了一遍。
    期间足足二十分钟内,整个办公室没有任何交流。
    陈钧杵在那等着,首长不发话,他这也没法有别的动作啊。
    陈涣然继续看其他导师的报告,看这些人写的内容,速度就比较快了,因为写法和见解都是千篇一律,格式倒是很严谨。
    一点毛病都没,但固定的思维,也只能让内容显得更单调。
    这些对于陈涣然来说没什么,导师嘛,任务是教学,是传达新时代作战的思维。
    千人千面,学员学到多少,能够应用多少看得是学员的能力,他只需要保证这些导师的报告是真有所收益,明白了信息化的核心竞争力就行了。
    不能真指望所有导师,都像陈钧这样以学员的角度,去大谈特谈未来,去分析当下的局势。
    那就会乱了章程。
    在其位谋其职,都跑去畅想未来了,拼劲满满的迎接新时代,那当下的教学工作,培养更多优秀的指挥官,又有谁来做呢。
    一代军人有一代军人的使命,一代军人有一代军人的担当。
    像他们这一代,那就是要为未来国防发展,为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培养更多优秀的军人。
    护他们成长,让他们为国防发展持续护航。
    等丰宏毅看完全部的报告后,他深呼一口气,转头了眼仍旧站在远处身如标枪的陈钧。
    而后将报告重新放回到办公桌上。
    “怎么样?”
    注意到老丰的动作,陈涣然随口问道。
    “可能我们真的是老了吧。”丰宏毅苦笑了一声,声音低沉的说着。
    “孩子们对未来规划,对以后的局势判断,有些时候远比我们更要有远见。”
    丰宏毅说的这些话,还真不是无的放矢,更不是护犊子故意去这样讲。
    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建设,先驱者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建设。
    群狼环伺,八方皆敌的环境下,每一步的决策都会伴随着危险,也曾走过不少弯路,也有不得不屈服的时候。
    但先驱者的脚步从未停止过。
    有无数的“面壁者”,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专注于一项研究,只为让自己的民族不再受欺负。
    发展没有路,那就趟出一条路,环境不给发展的机会,那就顶着压力,咬紧牙关的去硬抗。
    其过程中有被老大哥翻脸不认人的时候,也有被亲密合作伙伴背叛,将联合研究的武器私下打包卖给敌方的时候。
    一路走来没有谁是真的盟友,靠得也都是自己自强不息,不服输不认输的拼。
    拼了几十年的老一辈,看到后继有人的那种心情,外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就如眼前的丰宏毅,他当校长也有不短的光景了,陆院出现过优秀的学员,每年都有,每届都有。
    但还从来没有碰到过像是陈钧这样,对未来时局判断,以及各种发展走向,这么宏观的学员。
    “是啊,可能我们的确是老了。”
    听到丰宏毅的话,陈涣然并未讲太多,但是能当着一个学员的面说这些。
    已经足以说明一切了。
    “去吧,把他带回去吧,忙完这阵子陈钧也该大四了,后面我会着手安排。”
    “老丰,你培养了一不错的孩子。”
    陈涣然挥了挥手,下达了逐客令。
    而丰宏毅则是点点头,随后转身带上陈钧,离开了办公室。
    隔壁正坐着无聊的杨传州,他瞪着眼珠子,先是瞧见陈钧进去送报告,而后又看到丰校长过来。
    半个小时的功夫,又看到两人一块出来。
    这可把老杨给整迷糊了。
    “首长好!!”杨传州看到丰宏毅从门前路过,急忙立正敬礼。
    而后目光瞄向陈钧,他蠕动着嘴唇,似乎是想问问到底怎么回事。
    可眼前这情况,明显不合适啊。
    丰宏毅还在跟前站着呢,哪有他们两个人私下说话的机会。
    陈钧只得摊了摊手,表示一下目前没办法跟你详说。
    然后紧跟着校长的脚步,从楼上下去。
    丰宏毅作为军事院校的领导,他有单独的住处,不会住在协会的招待所中,所以和陈钧回去的途中并不顺路。
    从协会大楼下来,二人一前一后,又一次跨入寒风冷冽的过道上。
    呼呼的冷风伴着清冷的月光,静下心来看,似乎也不是那么糟糕和难熬,别有一番不同的感受。
    丰宏毅没吭声径直的迈步朝着远处走,陈钧也没吭声,就在后面跟着。
    哪怕回去的路偏了,他也没有讲话。
    一直走到远离协会大楼,周围几乎没什么人路过的地方时。
    丰宏毅才止住脚步,陈钧也随之止步,站在丰校长身后三米远的地方,立正身躯。
    “陈钧。”
    “到!!”
    “继续努力吧,忘记给你介绍,刚才你见过的那个人,是军部总参谋部下属主管军改信息化,和各部队装备方面的副参谋长。”
    “他叫陈涣然。”
    “对你讲这些,不是让你因受到副参谋长的重视而心有庆幸,而是让你明白,在迎接新时代的征程上。”
    “你,我,他,都是军人,肩上都挑着责任。”
    “刚才在的报告中,我也看出了你对国防发展的见解,没错,以前因为我们穷,因为我们落后。”
    “遭受到过不少的嘲笑,也有质疑,甚至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不怀好意的人,在虎视眈眈的盯着我们。”
    “军人,天生就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于我们而言,没有什么和平年代,只有战争年代和准备战争的年代。”
    “今天你不用把我当做校长,就当做是一名老兵吧。”
    “国防建设是一代又一代军人前仆后继,不畏艰辛,不怕辛苦,勇于面临挑战投身奋斗在第一线。”
    “你们这一届学员,可以说是迎上了最好的时代,也可以说是迎上最难的时代,我们这一批老兵都老了,没多大拼劲了。”
    “你们作为新时代的军人,切记要继承强国的意志,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怎样的绝境,都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祖国的未来,国防的未来还有人民的未来,都要靠你们这一代人,用脊梁撑起来。”
    “陈钧。”
    “到!!!”
    “我在你的身上,看到了很多以前老战友的影子,在你身上我也看到了身为一名军人的精气神。”
    “讲这么多,不是为了要给你忠告,那些只会限制你们新时代的思维,我能给你的帮助也很有限。”
    “一切都要靠你自己,靠你们这一代人撑下去。”
    “记住,强军之路就在脚下,只需要用军人坚定不移的信念,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
    “总有一天,我们要用我们民族的吼声,用我们足够摆在世界面前的镇国重器,来告诉全世界。”
    “我们站起来了,今日的我们,永远不会再受往日的屈辱。”
    “军人的使命,更会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强军强国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就在今天,我们前所未有的接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一代军人有一代军人的使命,一代军人有一代军人的担当,你们这一代军人的使命和担当,就是继承我们这些老兵的心愿。”
    “继续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你,能明白吗?”
    “是,校长,我明白。”
    陈钧目光望长前方,眼神坚定的立正身躯,校长的话给他了无限的动力。
    自从穿上这身军装,还没有人对他说过类似的话。
    家里的爸妈不懂这些,他们只有对孩子满含担忧的细碎叮咛。
    新训时候的班长王恒,也不懂这些,但他会不知疲倦的提醒着新入校的学员,要好好训练,好好表现,以后毕业了能有个好点的成绩。
    陆院的导师,负责体能训练的大队长他们,也会叮嘱学员好好学习,勤于练习,不能偷懒。
    以后毕业分配到单位,要做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指挥官。
    副院长也时刻告诉他,要接触新事物,要学会把优秀的思想,过硬作风,传给更多的学员。
    也许这些都没想过这个问题,但也正是他们这些人不断的督促,不断的教导,才能教出一批批投身国防的优秀军人。
    而今天,校长说,他是新一代的军人,要为民族复兴保驾护航。
    人的观念,总要在一步一步当中开阔,以前陈钧从来没有听到过这种言论。
    哪怕他两世为人,也没有接到过类似的嘱托,人总是在认知当中一步一步成长,观念之外的事情很难接触。
    接触了也很难去理解。
    陈钧也是一个普通人,他需要一步一步成长,一点一点的认清自己的前路。
    而刚才校长的话,无疑是让他有那一种全新的认知,但同样,肩上的担子似乎也更重了。
    他知道丰校长为什么要说这些话。
    很多时候表面的风平浪静并不代表相安无事,说对于军人而言没有什么所谓的和平年代,只有战争年代和准备战争年代,这种说法一点都没错。
    很多人或许以为,我们的敌人真的没有心思打仗,没有兴趣侵略,也不会侵略什么的。
    可事实真是如此嘛?
    还是他刚才的那份报告中写的事件,从那次把飞机给拆了之后,这场战争就已经来了。
    若非对方被其他事情拖住精力,无暇分身他顾,十几年前仗就打起来了。
    如今对方已经处理了全部的事情,转过身才发现十几年没怎么太过关注的对手,如今已经成长到不能随意拿捏的地步。
    但这并不意味着危机解除,恰恰相反的是,群狼环伺的局面再度重演。
    形势更加危急。
    这也造就了新时代的强军脚步,必须加快,快到让敌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地步。
    陈钧懂的这些,也正是因为他懂,所以才更能理解校长刚才把自己比作一名老兵的心情。
    那是一种期望,也是一名老兵对一名新兵,在使命上的交接,和细碎叮嘱。
    丰宏毅听到陈钧那坚定的回应,他转头看了一眼,随即点点头,语气放缓了些许。
    “好了,回去休息吧,明天回学院。”
    “到时候我会安排人去通知你,回去吧。”
    “是,校长!!”
    丰宏毅说完,径直朝着前方大步的离开。
    陈钧则是站在原地,看着校长越走越远,直至身影消失不见的时候。
    他才转过身朝着协会招待所走去。
    说实话。
    他没想到今天的一份报告,能够惊动校长,起初的想法也只是给总参的首长,留个好点的印象。
    抓住这次的机会,好好表现一下而已。
    陈焕然他当然认识,哪怕校长刚才不介绍他也认识了。
    毕竟有杨传州那个大嘴巴在,刚开始关系不熟的时候,他的确不知道那位首长叫什么,具体负责哪些工作。
    后来这不是认识的时间久了,他都不需要问,老杨自己就给叭叭叭的全说了。
    至于刚才校长的叮嘱,陈钧作为经历过后世的人来说,他知道以后的发展会怎么样。
    也知道刚才校长说的那些话,绝大多数都已经成为了现实,我们真的站起来了。
    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碰到事情为了谋求发展的机会,只能忍让退步。
    忍让换来的发展,让敌人变本加厉,也让一部分民众非常不理解。
    但还好,正是老一辈扛住压力的这种选择。
    才有了更好的发展,为以后挺直腰杆,发出怒吼,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后世的我们不需要再去向任何人道歉,我们的运输机跨越海域,不需要所谓的申请,出发前。
    也仅仅是通知他们而已。
    无需再征得别人的同意。
    但这些事情,眼下的陈钧没办法去开口说。
    当然了,就算是他没有经历过那些,回望这些年的发展。
    陈钧也有足够的理由,和充足的信念坚信,这支曾经经历过血与火考验的人民军队,从胜利中一路走来。
    哪怕过程中会有许多磨难和挑战,但最终,一定可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整行装,在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新征程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对于军人而言,信心和信念从来都不是盲目的。
    一切都源于陈钧看到的,所接触到的。
    包括刚才校长给他讲的那番话,更是如同为他开启了一扇崭新的世界大门。
    原来,军人从来都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
    军人,是对这群人的称呼。
    同志,是一群军人志同道合,为了新征程共同努力,为了同一个目标,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
    而陈钧也更加坚信,新时代的军人,就像是一颗颗冉冉升起的星星,快要释放出璀璨的光芒了。
    回去的路上。
    陈钧心里正琢磨着刚才的事情,新的认知,老兵的嘱托。
    对他来说,这都是一种激励。
    可能是太入神了吧,都没注意到他重新路过协会大楼时,从五楼“咚咚咚”狂奔下来的杨传州。
    主要是这家伙太闲了,首长在工作他又不能离开,要随时照应着。
    这大晚上的,他站在五楼办公室,外面过道上没啥人,自然是大老远就看到陈钧从楼下路过。
    那把他给急的,硬是电梯都没坐,从步梯奔下来,一直等他从协会大楼出口跑出来时。
    陈钧才听到动静,侧目瞅了一眼杨传州,有些无语的说道:“你跑那么快做什么?”
    “靠,能干什么,你写报告的时候我好歹还算出了点力吧?”
    “快说说,首长看完你写的东西,怎么评价的?”
    杨传州满脸带着八卦之色,反正俩人这关系自从熟悉了之后,陈钧就再也没有从他身上看到过“身为中校的威严”。
    “没怎么说,夸了我几句,还叮嘱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陈钧如实的说着。
    其实这份报告就算杨传州没有提出建议,陈钧写的内容,也不会太过一般。
    无非是表达的方式不同,但引起的震撼仍然不会小。
    因为他站的立场,以及拥有的思想,就注定在这种事情上,不可能没有足够吸引人的见解。
    但老杨不管那些呀。
    对于陈钧所说的,还交代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自动就被他给忽略了。
    主要就听见一句被夸了。
    那就足够了,陈涣然作为首长,平日里虽说对下属很和蔼,没啥架子,但也不会轻易的去夸一个人啊。
    陈钧被夸,对他来说,自己多多少少也算是占点参与感不是。
    当然了,杨传州也知道陈钧的能力。
    很清楚就算是没有自己的帮忙,陈钧也不会差。
    从楼上蹿下来,杨传州也不单单只是为了八卦,询问清楚报告的事情后。
    他从口袋摸出一张纸随手递给陈钧,随即笑道:“小陈,回去睡觉吧。”
    “我明天可能要陪着首长回单位,没时间去找你告别了。”
    “上面是我的电话还有办公室的座机号,平时没事的时候,可以找我聊聊。”
    “走了。”
    “好。”
    陈钧笑着接过纸张塞进口袋,看着杨传州走进协会大楼。
    来京都的时间不短了,明天可不止老杨要回去。
    他也要回学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