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见好就收
作者:中更   鹅的三国最新章节     
    “擂鼓!”
    袁尚勒马持戟,对着左右呼喝,身边只剩下二百余重甲亲兵。
    参战部队持续推进,后续一些轻甲部队靠近战场后开始脱卸伤兵或敌兵的铠甲。
    随行鼓车擂响,鼓点齐整,越发急促。
    不时有箭矢落在袁尚附近,或扎破他的大纛。
    佩戴面甲的袁尚不为所动,他没想到,黑熊给出的小小战术改进,竟然能收到奇效。
    也就接战之际伤亡比较大,但接战后,就能立刻拉平、反超伤亡!
    前线甲兵厮杀,拼的是勇气和耐力;当短时间内伤亡超过承受底线后,哪怕是历战老兵为主的曹军,也难以支撑。
    “主公!”
    李孚勒马抵近,猛拉扯缰绳,战马前蹄扬起,李孚对着袁尚呼喊:“高蕃来报,左翼攻入敌阵!赵威孙亦率黎阳守军夹击,兖州兵大溃!”
    袁尚扭头看左边的东线战场,就见过半兵力已经突破栅栏防线,视线远处的黎阳城已经燃起烟火,守将赵威孙开始焚城。
    他又扭头看右边的西线战场,双方依旧在弓弩对射。
    深吸一口气,袁尚对身边驻马持戟的魏越说:“右翼战事,就拜托将军了。”
    “大将军放心。”
    魏越拨马调头,轻踹马腹,提方天戟向右翼移动,外围等候的二百多名骑士驱马追赶。
    其中捧着一面金鹰大纛,这是黑熊从匈奴人那里缴获的单于鹰旗;大纛之外,还有一面伪造的‘汉寿亭侯偏将军关’战旗。
    这二百余骑靠近右翼战场区域,立刻引发张绣的警惕。
    此刻张绣手里还有近千骑机动力量,很想绕行出阵去试探一下。
    但曹操始终没有下令,所以张绣不敢轻举妄动。
    就在他焦虑之际,看到了传说中的‘太史文恭’,更是不敢轻举妄动。
    就在他精神备受煎熬之际,身边军吏呼喊:“君侯,乐校尉率部向东!”
    张绣扭头去看,看不清楚,就调转马头去看,就见阵后督战的乐进督率本部变阵,第一阵五百余人已经向曹操大纛所在增援而去;紧接着是第二阵五百余人。
    顺着增援方向,张绣就见袁军已经突入,与曹操的卫队厮杀起来。
    袁军没有什么阵列配合,曹操大纛前方,双方吏士混战。
    张绣眯眼凝视,看到曹军吏士更吃亏一些。
    袁军弓弩手都是抵近射击,别说普通甲士,就是曹操身边精锐的虎士,面部中箭也是当场毙命!
    他们脸部的骨骼,并不能阻挡箭矢贯入。
    随着乐进全力驰援,曹操本阵得以守住。
    但袁军攻势毫无停歇的趋势,张绣看着更感焦虑,又觉得有些理所当然。
    张辽、徐晃已经调到黄河南岸,这两个人若在,就算袁军战术诡异,但怎么也有反攻、对攻的机会。
    而现在呢?
    张绣自己是很难独力发动反攻的,没有可靠的友军拖住、搅乱对方的步兵,自己这不到一千的骑兵,就算冲杀出去,又能起到多少作用?
    何况,他不想去赌对面那个太史文恭是真是假。
    相距遥远,他还不清楚十里外东线战场已经崩了。
    东线战场,兖州兵溃退的早,退入了营寨固守。
    而程昱收编、督训的三千济阴兵苦战不退,除了程昱被左右亲兵拉扯着退入营寨外,所部嫡系济阴兵就被河北兵、黎阳兵夹击、包围、搅乱,仿佛丢入沸水里的冰块。
    浮沉翻滚之际,形体越来越小,趋于消亡。
    河北兵进展顺利,可曹军依旧顽强抵抗,死战不退。
    一个两难的选择立刻摆在袁尚面前,到底是集中兵力攻破东线营寨内的兖州兵,还是抽调力量,猛攻当面的曹操中军。
    只要拿下曹操,或者迫使曹操溃退,那营寨内的兖州兵就插翅难逃。
    就在他为难之际,李孚带来最新战报,就反问袁尚:“主公,以我河北之血仇,兖州兵岂敢投降?”
    不存在击溃、擒斩曹操后,兖州兵就顺风而降的说法。
    哪怕程昱要请降,兖州兵也不敢听从。
    曹操官渡一役杀了八万多降军,兖州兵怎么敢向河北兵投降?
    袁尚很难割舍战阵、擒捕曹操的机会,可见李孚神情焦虑,也知道河北兵的战场承受能力远不如曹军。
    能坚持到现在,全靠血仇在支撑,以及不错的战况。
    只要处于上风,那河北兵的士气、攻势就能得到保持。
    保持攻势,那曹军被动挨打,就无法组织出像样的反击。
    所以现在最稳定的就是中路拖住曹操,等东线战局发生巨大变化。
    只要全歼兖州兵,那么就算最后无法击溃曹操中军,河北兵也能从容后撤!
    其实,从赵威孙率领黎阳守军突围,与东线袁军汇合的时候,袁尚就已经赢了一半!
    只要带着军队从战斗中脱离,那就赢了!
    战斗持续到了正午时分,双方士卒体力衰竭,战斗频率下降。
    东线战场,黎阳西城驻军的校尉严敬率领所部勃海兵率先突入营寨,营寨内固守的兖州兵心神未定,更是直接炸营,不顾一切开始突围。
    他们比谁都怕!
    怕战死、受伤,更怕落在河北兵手里!
    有的时候,死亡反而是解脱。
    程昱失去本部济阴兵,已难以控制兖州兵,溃兵裹挟,程昱混迹其中,开始向南突围。
    兖州兵的大溃退,使得中路袁军士气再次高涨起来。
    奈何乐进所部三千余人抵达后,中路袁军体力衰竭,已经无法抵近射击。
    弩手体能尚好,可弓手臂力酸困,已经无法配合弩手有效杀伤曹军精甲。
    曹操已经稳定心神,但也明智的离开战车,骑上了一匹神骏宝马。
    他观察各处战斗,已经学会、弄明白了河北兵的弓弩战术。
    弓兵射击频率高,弩兵平射近距离能轻易洞穿盾牌、铠甲。
    当弓弩手结成三五人的作战小组,都是抵近攒射曹军精锐甲士,这些军中骨干接二连三被狙杀,普通甲士士气低靡,作战毫无积极性可言。
    曹操自己不退,集结在他附近七千余曹军顽强抵抗,反倒渐渐稳定、适应了河北兵的新战术。
    但曹操、曹仁也清楚,这只是暂时的适应。
    等对方弓弩手体力恢复,再次进行高频率的小组狙杀,曹军基层什伍长遭受狙杀后,基层依旧会失控!
    相持到午后三点左右,双方体力衰竭,脱离白刃战,后备的甲兵上前进行警戒,有序开始收治伤员。
    而这个时候,东线战场的河北兵解放出来,粗略打扫战场后,分成两股。
    一股主力来夹击曹操侧翼,另一股原黎阳守军则绕远路做出袭击黎阳码头小城的架势。
    这时候袁尚登上栅栏防线内的一座哨塔,从高处观察战场各处:“可惜牵招未至!”
    牵招已经在路上了,牵招没赶上;曹操的主力中军也没赶上。
    这一战,自己河北精锐尽数压上,正面击溃、重创的只有兖州兵罢了。
    袁尚又观察曹操中军所在,见整曹军阵地依旧气势雄厚,许多曹军吏士还在眺望自己。
    从最初的不适应,到现在,曹军大概只想找回场面,再打一场。
    袁尚不由想到了鹬蚌相争,黑熊是渔夫,刘备也是渔夫。
    重创、擒斩曹操,河北能取得什么?
    袁尚思考撤退时机以及要不要撤退之际,东线的部队抵达,率先发动进攻。
    不需要袁尚下令,正面休息的河北兵也自然响应,再次围上去,两面夹击。
    这种时候已经不需要近距离射击,弓弩手从两个方向吊射,曹军密集阵列顿时就苦不堪言。
    曹操身中数箭,但都被铠甲弹飞。
    曹操又去看西线战场,那里张绣三千多人依旧与三倍多的河北兵进行弓弩对射。
    因为张绣的忠诚,曹操忍不住长舒一口气。
    不等他轻松,迂回的赵威孙、严敬率领黎阳二城驻军终于对码头小城发动攻势。
    小城内守军积极反抗,曹操观察之际,就见河北兵推着弩车终于跨过栅栏、堑壕,出现在了曹操视线范围内。
    曹操瞪大眼睛之际,他身边的曹仁扬起马鞭狠狠抽在曹操坐骑屁股上。
    马儿长嘶,许褚引着人快步跟上。
    曹仁也调转马头要撤,十几辆弩车已经提前瞄准、擅自发射了。
    一枚短矛一样的弩矢扎裂曹仁身边一名骑士的头颅,几乎一瞬间,曹仁狠踹马腹,马匹恣意冲撞,搅乱步兵阵列。
    本就密集的防守阵列乱了后,更是密密麻麻。
    曹仁狠抽马匹,马匹发疯了一样冲撞人群,载着曹仁成功破开人群。
    不等曹仁庆幸什么,更多的弩车发动射击,强劲、沉重的弩矢抵近射击后,更是威力无穷。
    这第一轮弩车齐射,二十几名骑士被击落马下。
    眼看曹操、曹仁先后破围向南而走,可曹操的大纛还立在这里。
    史涣、乐进还在阵中呼喝传令,也不敢投降的中军士兵只能咬牙坚持。
    面对河北兵的两面夹击,七千余曹军虽摇摇欲坠,但还是保持战斗阵群,缓缓向南撤离。
    见曹操中军败而不溃,袁尚忍不住长叹:“敌军战意顽强,等荀攸、韩浩所督之兵抵达,我军疲惫,恐怕难以撤离。”
    跟在身边的一名负伤校尉马延抬头:“主公的意思是就此撤军?”
    “我们的目的已经达成,带着黎阳守军撤回邺城,我军就已经赢了!”
    袁尚略有遗憾,他是真的很想送曹操最后一程。
    “撤吧!”
    再拖下去,到了天黑,他们本就有伤兵,想要撤军的话,要走很长的路程,这段路程太危险了。
    把现在的这些军队带回去,稍加训练,就是可以跟曹军对抗的精锐!
    还有就是,这一战的威望,足以让他坐稳河北!
    没必要再冒险了,杀死曹操,对河北又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