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作品被美术馆收藏,新技法
作者:齐东野老   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最新章节     
    姜哲一边听汪真的介绍,一边翻看这家美术馆的资料。
    史密森美术馆最早由私人建立,后来转交给基金会运作。从规模和知名度的排名来看,在米国排不进前20,但能排进前40名,有一定知名度。
    姜哲看着资料,已经明白,这必然是系统所说的特殊机遇,否则,自己的作品想被这个级别的美术馆收藏,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想到自己的作品,能与那些大师的作品,一起被珍藏、展览,他已经动心。
    按照汪真所说价格,的确不高,但是,这个机会非常难得。
    “我同意你的意见。作品被美术馆收藏,是好事。”
    汪真听到姜哲同意,也很高兴:“我马上联系对方。以后,你可以在自己履历上写明,作品被史密森美术馆收藏。”
    谈好事情,姜哲和几位同学回到学校。
    姜哲打开系统,看到任务页面显示,特殊机遇的奖励已经收到。
    他越发期待这件事的结果。
    周四,油画专业大一班的学生,再次聚集到班级画室。
    课前,胡老师只是简单说了课程内容,没说如何准备材料,只能等主讲老师上课后,才能知道。
    大家只是带来了听课的笔记本,也不用做课前准备,都在聊天打发等待时间。
    “知道主讲老师的情况吗?”有的同学打听。
    有喜欢打听的人,就有消息灵通的人。
    “听说,这位路老师擅长色彩教学,绘画意识很现代。”
    “路老师画的也好,但是,听高年级学生说,她的课有时让人听不懂。”
    听到老师擅长色彩,很多学生对课程有了更多期待。
    色彩课比其他课程更有趣味儿。
    因为色彩的知识和运用非常丰富,很多学生即便是通过艺考进入高校,对色彩的理解,依旧是一知半解。
    一位打扮很朴素,留着短发的中年女老师,走进画室。
    姜哲仔细打量,这位路老师,鼻梁高挺,眼睛有神,缺点是略有点胖。
    路老师自我介绍,她最擅长的是综合材料绘画。
    介绍完毕,她很快进入正题。
    “本节色彩课程,要求大家在写生和练习、创作中,推进色彩训练,大跨度色调的变调演绎。”
    她从如何在周围环境中去发现、提取并进行色调、色块的组织,开始讲起,一直讲到色彩的借鉴,以及处理好形色结合关系。
    “大家对于色彩的认识应用要加强,另外,也要认识、掌握多种材料。”路老师边讲边打开投影,展示第一幅作品。
    “这副画,大家熟悉吧?”
    老师看向学生们。
    学生们都点头。
    姜哲看过这幅画,凡艾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画面左侧,是带黑色帽子,穿深色衣服的男人,男子牵着他的妻子的手。
    路老师说道:“这是凡艾克在1434年创作的肖像,属于世界名画,尺寸是81.8厘米x57.9厘米。
    画面的美感,咱们先不谈,我想请大家看一个细节。注意这幅画的中心线?”
    切换幻灯片。
    此时展示的是画面的局部。画面上半部分,有一个多灯头的吊灯,吊灯下方的墙壁上镶嵌着一面镜子,镜子中能倒映出这对夫妇的背影以及室内的景象,非常有趣,这也是西方画家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
    姜哲在马奈的画上,也看到过这种手法。
    路老师指着吊灯和镜子中间的位置,说道:“这是一排签字。”
    因为投影质量的原因,画上签名并不清楚。
    路老师换了一张局部图片。
    学生终于看清楚,墙壁上的签名。
    这种流畅的线条,大家觉得,用的是什么材料。”
    老师耐心等待,让学生们思考。
    等了片刻,她继续说道:“你们回想一下,在创作油画的时候,能不能用你们的油画笔和油画颜料写出这么流畅,边缘犀利整齐的签名。”
    很多学生想起自己用油画颜料时的状态,纷纷摇头。
    “对了,我用油画颜料,哪怕是用松节油进行稀释,也很难做到这个状态。
    这个种材料既不是水彩,也不是油画,而是一种被称为丹培拉的技法画。”
    路老师看向学生,慢悠悠的说道:“有的同学听过这个名字。
    丹培拉绘画,是用蛋液加亚麻油或其他调和油,再加水,制作成的一种调色剂。”
    路老师看学生们记得很认真。就说道:“很多书上,把丹培拉绘画,称为蛋彩画,是不对的。丹培拉的制作材料,并不是只有蛋液一种。
    类似这样,把多种材料混用的绘画技法,称为混合计划。咱们再看一幅。”
    这幅范画,依旧是学生熟悉的作品。荷尔拜因,在1536年创作的女子肖像。
    “大家看,女子的帽子有复杂的花纹。衣服有花边和服饰纹样,
    画中还有一些细节问题――这些内容,很难用油画材料完成的。
    这些画家都是擅长用自己独特的颜料技法,来完成这些看起来非常细腻的作品。”
    看完荷尔拜因的作品,接着看丢勒的作品――男子肖像。
    “男子精致的胡须和发丝,只有用水质的丹培拉颜料,才能画出。
    今天我们说起油画,很多同学都知道往画框上绷画布。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油画载体,被称为木板油画。木板表面,仍旧会有一层画布。”接下来,路老师和学生们,一起观摩意得利画家,乔凡尼贝里尼的男子肖像,和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
    “今天我们在学习绘画的时候,除了欣赏,还要知道古代画家们是如何做的。
    他们在学徒阶段,就娴熟的掌握了各种材料的制备和挑选使用方法。
    有了这些基础,他们的创作也会更灵活。”
    路老师讲课,并不像传说的那样难懂。
    同学们聚精会神的听讲。
    姜哲听到一些有趣的新知识,生出一些感慨。
    虽然有系统帮助,他有信心成为知名画家。但是,学院的课程,是集合了众多老师的智慧,也非常重要。老师们各施所长,学生们就能接触更多的好作品和理念。
    考入艺术学院,的确是明智的选择。
    “这是我们本学期的色彩课,要介绍的第一种材料――丹培拉材料。”路老师进行了总结:“这种方法有效的弥补了油画材料自身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