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晦生平
作者:想做个好人   给皇帝们直播华夏发展史最新章节     
    自己能流芳百世,实现人生抱负,和陛下这个能被后世称之为“千古一帝”的天可汗那是完全脱不开的;
    【翻开李世民的所有知名战役,就能看到每一场李世民为主将的战役中都有杜如晦的影子;
    公元618年七月,陇西薛举进犯泾州,李世民率领自己的军队前往讨伐,结果因为病重休养被击败。
    而后薛举突然暴病而亡,他的孩子接任帝位,二凤陛下再次率领军队讨伐薛举之子薛仁杲;在这期间杜如晦也一直跟在李世民的身边,协助他处理军队后勤,安抚百姓;
    公元619年,刘武周与宋金刚因为愚蠢的李元吉占据了太原,也是杜如晦跟着李世民前去讨伐,击退刘武周的;
    公元620年,还是杜如晦一介文人跟着他的主公征战,击退了窦建德,王世充。
    杜如晦一直跟随着李世民征战的脚步参战军事;
    他为二凤陛下分析天下大势,分析敌军的特点判断军势,他是秦王麾下中最厉害的谋士之一;
    而二凤陛下则能够根据杜如晦的判断与信息准确出击,将各地反王一一消灭。
    君臣俩的合作实在是太厉害了,心意相通;
    李世民“天策上将”的名头背后,也有着杜如晦的大功劳;】
    “克明,哈哈哈哈,听到没,沐沐姑娘说我们心意相通。”李世民对每个忠于自己的谋士都是真心,他的一颗心分成了成千上万份,每个人都能得到,却也不是弄虚作假;
    因为当你单独的站在二凤陛下面前,你就是能真实的感受到自己是他最信任的人!
    长孙无忌听到陛下妹夫的话,眼里闪过嫉妒之色;
    不过那一抹嫉妒来的也快,走的也快。他只不过是想成为自家陛下面前最重要的那个人而已;
    但可惜....长孙无忌知道自家的能力,是有些许才能,但是不算是绝顶聪明之人;
    同时他也知道,若不是自己妹妹成为了皇后,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的位置那是肯定轮不到自己的;
    杜如晦啊,杜相啊....后世说起他来要比自己当时可真情实感的多,长孙无忌没办法不羡慕嫉妒;
    【公元621年,也就是武德四年,李世民因为战功赫赫被封为“天策上将”,他建立文学馆,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班子,并且用杜如晦为从事中郎,为十八学士之首;
    秦王府的十八学士,每一人的名字说出来都令人心生敬仰;
    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宁、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共十八人共同讨论时事政事;】
    被点名的人更加激动,跟着好上官那名气真的就是自己主动撞过来;
    秦王府十八学士竟然都能被后世之人所熟知;
    要知道,他们就相当于普普通通的谋臣啊,就是王爷身后出出主意的客卿啊!
    贞观臣子们看着自家的陛下那是十分的美滋滋,跟对了主公是真的爽,不是说很难青史留名的吗?怎么一两千年后的小辈们都知道自己。
    啧啧啧.....好爽好爽!
    真想和别的朝代的人见一面,炫耀炫耀自己,太爽了!
    主公,爱你哟!
    李世民:????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混进来了。
    二凤陛下比点到名字的臣子们还要更加的开心,有这么多的贤臣不就是能更加佐证自己就是独一无二的明君?
    夸奖的话不嫌多啊,李世民悄悄地算了算,发现自己竟然在天幕口中比秦始皇占的时间还多;
    更加重要的是,沐沐姑娘不仅讲了自己,连自己的大臣们都舍不得一一的掠过,好像每一位都是圣贤;
    这样的态度更加让二凤陛下快乐,恨不得亲自去狩猎打一只老虎给沐沐姑娘玩一玩;
    宋朝赵匡胤他实在是酸的不得了,沐沐在讲解自己所建立的大宋时,一口一个“大怂”就算了,自己这个开国之君完全没有李世民这个继位之君有排面;
    就像那什么打酱油的一样,自己就是为那个小老弟建立了宋朝,然后一蹬腿被毒死了;
    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哪有像自己这么丢人的,那一个个都是挥斥、指点江山的英雄啊;
    “官家,听沐沐姑娘的意思是,唐高祖好像被移除了开国之君的名头啊;”
    “咦?”赵匡胤突然被臣下提醒注意到这件事情,而后拍着腿疯狂的哈哈大笑,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他伸手摸了摸自己发痒的眼眶:“没错没错,有人竟然因为自己的儿子太能干,而被后世之人迁怒上了,哈哈哈哈哈,真搞笑啊!太惨了哈哈哈哈”
    有人比他更惨,赵匡胤心里就平衡多了;
    不过在大肆嘲笑过后,心里更加的空虚,他已经尽力的将自己的大宋朝变得更好;
    沐沐姑娘站在天下黎民的那一边,赵匡胤他已经十分努力了;
    明明是战场上的将领,高高在上的贵族,却硬逼着自己去体恤民生;
    他只是不想,心里有一把火,烧的赵匡胤实在太难受了,他不仅气愤而且特别无力;
    后世一说起什么朝代,都是强汉盛唐大明,而提起自己所建立的朝代就是“弱宋”“大怂”;
    天幕沐沐姑娘及其后世之人根本就不看当时的国情,他们只愿意看到结果,结果就是宋朝纳贡,和大傻子一样将钱成千上万的送出去,只为了偏居一隅;
    厉害的将军面对的敌人不是外部的威胁,而是国内君主和佞臣的陷害;
    一想到那什么秦桧夫妇的铜像一千多年后还跪在岳飞的身旁赎罪,赵匡胤头皮就十分的发麻;
    他是真的害怕,后世之人提起他们这些皇帝随意的态度,嘴里根本就没有半点的尊敬;
    赵匡胤可不愿意自己的铜像跪在后世,这比把他千刀万剐了还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