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给恢复高考做准备
作者:曲玲珑   知青重生想消遥,扣个军婚被锁死最新章节     
    吴绪林点头答应。
    丁立宏问:“事实上,管理层已经定了是吗?只是等工人岗位决定后,再办管理层的手续?”
    “不是!”祝晓敏摇头,“第二步,是从已经通过招工的工人中间选择基层的管理,之后你们再换另五个人,来完成这第二步的考核。”笔尖点的已经是邢庆生几个。
    丁立宏错愕:“基层管理,是从已经招到的工人里选,那还是各队的社员?”
    祝晓敏点头:“不止基层的管理,连中层的都是。”
    “祝知青,你说中层的管理也是由各大队的社员担任?那……那……”始终没说过话的杨俊清开口。
    那知青还能用到几个人。
    这话说出来,就连老知青也面面相觑。
    祝晓敏摆摆手,又接着说下去:“这两层管理,说的都是生产车间,之后除去高层管理,还有其余的业务、职能部门的工作,需要的文化水平要高一些,就是要从我们知青中产生。”
    “那……一共要多少人?”丁立宏问。
    祝晓敏摇头:“具体多少人,还要等把工作细分之后决定,只是我们还有基地的工作,我想是逐步增加,不会一次性选定。”
    “那由谁来决定?”丁立宏又问一句。
    祝晓敏回头看看他,笑一笑指自己:“我来决定。”
    大家一愕,都相顾默然。
    是啊,她抓的就是瓷窖口公社的生产,而食品厂是瓷窖口公社的乡办企业,还就是在她的手里逐步建立起来的,当然是由她决定。
    郭星琪向苗诗文看去一眼问:“食品厂……只要男的?”
    “不是!”祝晓敏摇头,“基层的工人,面案车间,刀工车间,男女都有,管理层也一样,至于别的部门,像财务、后勤也可以是女知青来担任。”说完冲她笑笑,“如果郭知青有兴趣,也可以常去看看,熟悉一下环境。”
    郭星琪向江星宇看一眼,咬了唇没有说话。
    王丽婉问:“也是会从去食品厂干活儿的多少来定人?”
    这个王丽婉,还真不愧是能和方晴住在一起的。
    祝晓敏有点不耐烦,可还是答:“用人当然是挑踏实能干的,管理层还要看能力,没有能力约束手下的工人,就是天天泡在食品厂,我也会劝退。”
    见大家都不再有疑问,祝晓敏向陈丹青说:“食品厂不急,到选管理层,怎么也得年底了,先把学校的课程重新排一下,不竞岗的老知青退出来,插新知青进去。”沉吟一下,又向苗诗文说,“现在罗老师不在,最常在知青点的也就是你了,中间的衔接工作你先搭把手。”
    苗诗文和陈丹青同时点头:“好!”
    祝晓敏向几个新知青示意:“就是这些事,大家考虑清楚,来和丹青说一下就好。”
    也就是说,一个小会议结束了。
    几个新知青互视一眼,都犹豫着起身要回内院,还是史智国问了一句:“如果我们先竞争老师的岗位,没有选上的话,食品厂那里……”
    “不影响。”祝晓敏答,见几个人松一口气,又笑着补一句,“闲着的时候,不妨多看看书,补充一下。”
    内外院住着,也知道她有一个督促别人学习的癖好,倒没有人对她这话有意见,有几个人答应,低声议论着回去了。
    见几个新知青走远,宋志安终于问:“晓敏,你这么安排,能进食品厂的最多也就二十多个吧?”
    祝晓敏半开玩笑:“是啊,要是不能全进,你怎么办?”
    宋志安一愕,摸摸后脑勺说不出话来。
    办食品厂之初,先有王小雅的上大学名额,后有张巧梅的招工名额,她都劝大家放弃了,说食品厂给大家托底,现在说不能全进。
    城里来的年轻人,就算不能真正回城,又有几个愿意成天在锄头黄土里扎下去?
    见他傻住,杨爱军推他脑袋:“你呀,没听明白吗?食品厂的管理层和生产车间之外的部门,都是逐步加人,就是说,第一批不进,还有第二批的机会,如果厂子做大,用人也会越来越多,我们还能没有机会?”
    祝晓敏笑:“还是爱军脑子好使。”向谢承志说,“还有基地,包括向日葵那里,都是一大队的副业,现在都已经做稳,忙过这阵子,你和夏队长商量,从队里选几个人,上手接替你们的工作。”
    “我们全部放手?”邢庆生惊讶。
    祝晓敏点头:“基地那里我们不放手,之后怎么进食品厂?”
    苗诗文问:“所以你让食品厂逐步进人,也是为了基地不是一下子放手,总要带带人?”
    是为了给恢复高考做准备。
    祝晓敏笑笑,点点头,算是认可。
    不管是高考,还是食品厂招人,知青们总是有一部分人要走的,到时候措手不及,不如现在把人带出来,也好接手。
    知青们的事安排过,祝晓敏叫了何兰芳过来,开始安排下各大队视察副业的事情,视察完毕就回城。
    听她这么突然,大家错愕。
    不是说各大队在忙,她不下去吗?
    祝晓敏回他们一脸的坦然:“我在村里住了快一个月了,各大队的工作都已经理顺,应该没什么问题。”
    好吧,你说了算。
    大家无奈。
    用了几天时间,知青们重新调整了课程,祝晓敏找公社调了拖拉机,带着何兰芳往各大队去视察了一圈。
    大多数大队的副业发展稳定,只有三大队,她去的时候,牛队长一脸沮丧,不再提养鸡的事,只是问现在再养骡子来不来得及。
    祝晓敏点头:“你们先自己做基本的建设,要引进牲口,只能等秋收后我来看过再说,或者你们自己想办法配种。”
    牛队长的大儿子大牛跟在旁边,听到她的话瞪起眼来,吃惊的问:“祝知青,这养牲口是你让我们养的,之前养鸡你就没管,搞的都喂了黄皮子,现在养大牲口,怎么还要我们自己想办法配种?”
    之前因为羊羔的事,祝晓敏和他有过接触,知道是个愣头青,也不生气:“就是别的队有我帮忙调集的资源,也不是白给的,到年底会以成本价略高支付那部分费用,自己配种的牲口反而要节约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