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用工的章程
作者:曲玲珑   知青重生想消遥,扣个军婚被锁死最新章节     
    谢承志摇头:“他们一起打报告,也是想着申请打的多,可以引起社里重视的意思,现在社里还没有批,我想不会那么多。”
    祝晓敏点头:“很多乡村小学,老师只有一个,可是女知青单独到别的村里,实在不安全,他们怎么想的?”
    谢承志说:“我听他们商量,是想一个学校至少两个人。”
    “多少人有这个意向?”祝晓敏又问。
    谢承志无奈:“女知青除了方晴都想去,男知青也大多有这个意向。”
    祝晓敏想一想摇头:“就算不是正式编制的老师,也不可能用这么多。”
    不是正式编制,那就是计工分的,老师多孩子少,就会有老师成了白拿工分。
    谢承志点点头,也忍不住问:“你从公社过来,他们没有问你的意见?”
    祝晓敏苦笑:“办小学和扫盲班是两回事,我不负责教育。”
    也是!
    谢承志一脸无奈。
    陈旭东说:“既然不归晓敏管,那就由他们自己去跑,是谁去都一样。”
    陈丹青却说:“这么一来,我们自己的那所小学,大家都是做白工,恐怕会有人心里不甘。”
    祝晓敏点点头,又摇头说:“那所学校不一样,想拿报酬,那就是走老师的正式编制,需要县教委批准,队里说了可不算。”
    谢承志无奈:“就怕有的人不这么想。”
    比如方晴。
    想到那个女人,祝晓敏也有点头疼,决定把这个问题暂时抛开,一起研究后边建厂用人的事情。
    再之后的一天,祝晓敏又叫了三个人一起去了准备建厂的荒地,铺开规划的图纸,在那里竖了几个木桩,基本确定了工程的顺序。
    到第三天上午,不止各大队的生产队长和支部书记,连公社主任姜见成也一起赶了过来,听祝晓敏开会。
    知道这些人大多数只有小学文化,有一些只是粗粗认几个字,祝晓敏先把计划书念一回,又详细解释了用工的章程,这才问起各大队春耕的进度。
    大多数的大队,这两天已经进入扫尾工作,就是有几个慢的,差的也就是两三天。
    祝晓敏点头:“现在第一步工作,是要把那片地方围起来,再在那里盖些窝棚,这一步,由一大队完成,所以明天一大队做动员工作,后天就带人进去。”
    “盖窝棚干什么?”有人提出疑问。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去施工的社员晚上就不用回来了,口粮带去,那边安排人统一做饭。”祝晓敏答。
    “晚上不回来,那不得几个月?”三大队的牛队长立刻问。
    祝晓敏摇头:“厂子是大家的,所以我们希望所有的社员都参与劳动,每七天一换岗。”
    “第一天一大队去,我们呢?”七大队的生产队长忙问。
    祝晓敏说:“这部分工作,一大队的任务是一天完成,之后就是土地的平整工作,然后按图纸开建,顺序是,第二天,二大队三大队的人进入,第三天,四大队五大队,按这个顺序,每天两个大队进入,十二大队单独在最后一天。”
    十二大队的生产队长皱眉:“祝知青,为什么这么麻烦,大伙儿一起去不就行了?”
    祝晓敏说:“分开进入,是为了方便安排任务,大家一窝蜂的涌进去,人数多,会造成混乱。”
    “那,每次多少人?”四大队的李大山问。
    祝晓敏说:“这就是下一步的事,大家每个队还都有生产任务,我们厂子要建,植树造林的任务也要完成,所以大家回去就要计算劳动力,在能够完成造林任务的基础上,看能调出多少人手,明天报给我,到时候我们就安排多少人手的任务。”
    九大队的生产队长琢磨一会儿说:“我们一共十二个大队,这么一来,是分七天全部进入工地,七天一换岗,也就是说,第八天是一大队换岗?”
    祝晓敏微笑点头:“对,就是这个顺序。”
    这么看来,这个章程还很是顺畅。
    三大队牛队长问:“可是,一大队的人换岗,后边的任务谁安排?”
    祝晓敏说:“一大队进去劳动的,是普通社员,安排任务的是我们知青小队的人,知青小队的人换岗不按这个顺序,中间也会做好衔接,不会影响给大家安排任务。”
    所有的章程都已经理顺,大家再没有疑问,都各自议论,商量的大多是每个队能出多少壮劳力。
    祝晓敏由着大家议论,自己叫了黄小娟坐去谷满仓那边,商量的是运送和购买材料的事情。
    厂子的启动资金由一大队来出,这部分工作自然也就落在一大队身上。
    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从去年开始一大队的人就已经在商量,黄小娟说:“正要和你说这件事,石头我们自己采,基地那边就堆着很多,前几天种向日葵的时候已经都运了出来,现在堆在守林人小屋前边的空地上,等第二批的人换岗,我们让别的大队的拖拉机也跟着过来,一起把石头运过去就行。”
    祝晓敏点点头:“那个量应该已经差不多。”
    黄小娟又说:“还有石灰,之前我们建基地,都是从七大队那边山里买的,现在这厂子也有他们的份儿,说好了石灰由他们出,到年底我们分些羊下水给他们。”
    祝晓敏笑:“这个折算你算好,不吃亏就行。”
    黄小娟笑一下,又接着说:“另外就是砖瓦,我们找的是青瓦窑的,谈的价钱也合适,现在他们已经在加工,我们随时可以过去运过来。”
    剩下要用到木料,对于林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事,祝晓敏也就不再问。
    一个上午,建厂的事基本上讨论完,各人带着口粮,一大队负责热好,再多炖些菜,下午回去就要安排生产的事。
    进了食堂,几个大队的书记互相使个眼色,都坐去姜见成身边,四大队的书记李水根先说:“姜主任,我们申请办学校的事,社里怎么说?”
    姜见成从一进来,看到这么多位书记在,就知道要问这件事,无奈摇头:“社里讨论过,每一个大队办一所小学,就算队里自己能完成建设,可是还有老师呢,怎么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