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谁去瓷窖口公社
作者:曲玲珑   知青重生想消遥,扣个军婚被锁死最新章节     
    祝晓敏笑:“我们大队的支部书记,是个老好人,大队长也是一个愿意做实事的,我刚提出来的时候,他们也是有顾虑的,好在有市里的支持,也有知青点的一帮人愿意和我一起分担风险。”
    “怎么个分担风险?”二科的刘壮志忍不住问。
    祝晓敏仔细解释:“我们队里劳动,是要记工分的,工分越多,到了年底分的粮食越多。我们那个养殖基地,出工是另外记工分,和大队部的工分是分开的。也就是说,去基地干活的,就挣不到大队的工分,如果基地失败了,那部分人的劳动就白白付出,换不到粮食。”
    “你是说,基地干活的,都是知青?”杨义亮惊讶了。
    祝晓敏摇头:“不全是,建设最初,有一部分还是大队安排的任务,只是初步建成之后,基地的基本维护和后来的扩建,大多是知青在做。”
    “那是不是说,如果基地失败了,那一年所有的知青都没有粮食可分?那你们吃什么?”焦香兰也忍不住问。
    祝晓敏摊手:“这就是问题了,如果失败了,我们只能找大队部借粮,或者找家里支援买粮了,幸好我们是成功的。”
    “所以,就因为你们成功了,你们公社别的大队才也想跟着依样学样?”刘壮志问。
    祝晓敏点头:“是这样。”
    张玉杰吁一口气,看看周围的几个人,低声说:“恒阴县已经做出这样的成绩,就是打开了第一步,往后的工作要好做很多,谁争取到是谁的福气啊。”
    祝晓敏笑着摇头:“不要说整个恒阴县,就是只一个北山林场,就有五个公社,每一个公社下边又分十到十五个生产大队不等,我们那里,只是其中一个公社的一个生产大队而已。”
    “不是别的大队已经想要效仿?”杨义亮立刻问。
    祝晓敏点头:“想效仿的只是我们公社的几个大队,别的公社还是要做工作,还有,林场和普通农村的条件还是不一样的,林场已经长成的林子和还没有开发的荒山就是放养牲畜得天独厚的条件,普通农村可没有那个条件,就只能另想办法。”
    “所以,还是要说服他们使用新改良过的种子。”杨义亮又把问题绕回原处。
    “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发展饲养业。”祝晓敏提议,“不知道别的县,我曾经听恒阴县供销社的书记说过,每年他们的任务猪是完成不了的,让他们对猪肉的供应一直捉襟见肘,要不然,去年我们的羊肉也不会那么抢手。”
    确实是个思路。
    大家又都纷纷点头。
    刘壮志向祝晓敏诚恳的说:“之后要是能说通大队的工作,种子的事恐怕得请你帮忙,不敢说送,好歹提供一下资源。”
    “这个好说!”祝晓敏点头,“专家的研究,也需要实践来支撑,这个谈不上谁帮谁的忙,应该是互相成就。”
    “没有你,我们也没处找专家去。”张玉杰也接口。
    祝晓敏笑笑,这一点算是应下。
    很快就要过节,每个科每个人原本就有定点下乡的乡镇,只有以前也有没有顾及到的,这一次又做一次调整。
    郑建业看了两边送来的材料,惊讶的问:“怎么这次都在申请瓷窖口公社?往年可没有人去。”
    瓷窖口公社多山,进去一回往往要翻几个山头,往常大家都是躲着走的。
    丁励飞抢先说:“郑局,这骨头就要拣硬的啃,瓷窖口公社多山,我们打算在上冻前,整个走一遍,例一下详细的发展计划,做为典型。”
    吕海根倒是说的实在:“瓷窖口公社做出亮眼的成绩,我们是都想去学习先进的经验啊。”
    郑建业想一想,向祝晓敏问:“祝晓敏同志,那就是原来你下乡的公社吧?”见她点头,就问,“依你看,那里能做为典型吗?”
    祝晓敏如实的摇头:“那里直到今年,做的有一些成绩的,也只有一大队,一大队可以做为全公社的典型,却不足以做整个林场的典型,更不论说整个县,整个地区了。”
    郑建业另外拿份资料,微微点头说:“看到恒阴县的报告,现在瓷窖口公社好几个大队要求建基地,不知道你怎么看?”
    祝晓敏沉吟一下,摇头:“有的大队不具备做养殖基地的条件,不是说他们的成林不够利用,实在是建养殖基地需要很大的占地面积,那样可能会毁掉部分农田,并不划算。”
    “那你认为,哪些可以?”郑建业追问。
    祝晓敏无奈:“郑局,虽说我在那里呆了七年,可是来来去去,也只是附近的一些地方,并没有全部去过,这个可不敢下结论。”
    郑建业点点头,手指在报告上轻敲,沉吟一会儿问:“那……如果把这个工作交给你呢?能不能完成?”
    交给她?
    不止祝晓敏,剩下别的人也都有些吃惊。
    丁励飞立刻说:“郑局,祝晓敏可是行政科的人。”
    郑建业点头:“可是最了解瓷窖口公社的就是她,而且一大队的基地可以说是她一手建起来的,那里的事,她最有发言权。哪个科的不要紧,要紧的是对那里有没有想法。”
    祝晓敏在短暂的错愕之后,瞬间就激动了,立刻表态:“郑局,对一大队,我原本就有成熟的规划,至于别的大队,我也大至了解那里的人,地形我可以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去走,我想我可以完成这项任务。”
    郑建业欣赏的点头:“祝晓敏同志的工作热情很高,值得我们学习。”
    丁励飞没想到祝晓敏毫不犹豫的就接了任务,微微一愣,问:“只有祝晓敏一个人?或者派个助手。”
    他这话说出来,郭红桃立刻举手:“郑局,祝晓敏来的时间短,对我们的工作估计不是完全了解,我申请和她组队,帮她一起完成这项任务。”
    好嘛,这一句话,就成了她来帮忙。
    祝晓敏几不可见的笑一下,低头掩去眼底的一抹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