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行署大院
作者:曲玲珑   知青重生想消遥,扣个军婚被锁死最新章节     
    轿车要快一些,长途汽车小四个小时的路程,轿车三个小时就到,出山半个小时,穿过玉河大桥,不久,就进入行署大院。
    行署大院是一式德式的二层建筑,灰色的墙体,倾斜的楼顶,一共三十余座,除去地区各单位的办公楼,绝大多数是房产的公房,分给了各单位的职工。
    行署机关在一处单独分开的小院子里,一共两幢小楼,小楼中间还有一个连廊。
    轿车就在两幢小楼中间的空地停下,很快,东楼楼门就有几个人出来,为首的就是杨浩中,代表整个机关对祝晓敏表示欢迎:“祝晓敏同志,可把你盼来了。”
    祝晓敏含笑招呼:“杨秘书客气。”
    杨浩中指指身后的人:“让小何先带你去安排住宿,之后再带你认认食堂,休息一下,我们下午有一个欢迎会。”
    还挺隆重。
    祝晓敏点头:“那就麻烦何干事。”上次在一大队见过,倒不陌生。
    小何忙摆手:“我不是干事,我叫何兰芳,你就叫我小何吧。”见赵干事已经拿了祝晓敏的行李下来,忙过去接。
    赵干事笑:“虽说祝晓敏同志的东西不多,你也拿不了,我跟着一块送过去。”
    祝晓敏忙说:“我来拿吧。”
    赵干事忙躲开:“都来这里了,哪能祝同志自己动手。”
    祝晓敏不好意思,硬是抢了一个装着脸盆的网兜出来,跟着两个人又出了小院,去了旁边的一座小楼。
    这是一幢筒子楼,两边分布着单独的房间,楼道里光线很暗,地面和墙壁都有一股陈旧的味道,倒是收拾清爽,并没有多余的东西堆积。
    “这座楼都是单身宿舍,哪个单位的都有。”何兰芳解释,带路上了楼,到214门口停下,取钥匙开门。
    赵干事解释:“怕你刚来不习惯,小何你上次见过,就给你们调在一起。”
    门打开,是一间大约十二三平米的屋子,窗户两侧靠墙两边摆了两张单人床,对门的一张连着床尾放了两组木头柜子,另一边连着床尾是一张大书桌,之后墙角放着脸盆架和一张小桌子,桌子上放着两个暖壶。
    何兰芳指指向里的一张床说:“你想来会加班写材料,我就把这张床给你留下了。”
    很显然这张床要比对门的床舒服一些。
    祝晓敏接收到她的好意,冲她笑笑说:“谢谢何姐。”
    何兰芳看着比她大几岁,既然不是干事,就是没有任何职务,就只能叫姐。
    何兰芳冲她笑笑,接了赵干事扛着的行李,先放桌子上,又说:“床板我昨天擦过两次,你瞧瞧,不行再擦一次,我给你找了张牛皮纸,铺在下边,不会伤褥子。”说着打开一个柜子,取出两张整张的大牛皮纸。
    祝晓敏在床板上摸一下,看着确实干净,也就把牛皮纸直接铺上,再把行李包打开,把被褥铺上。
    何兰芳见她拿的是简单的一个被子一个褥子,褥底虽然是碎布拼接的,但被子里外倒是新的,整体还是齐齐整整,就说:“一个褥子怕是太薄,再过段时间恐怕也还会冷,回头再买一张吧。”
    她拿的是旧棉花重新弹过的被褥,结婚的两套还留在知青点。
    祝晓敏冲她笑笑:“我刚刚来,先安置下来就好,慢慢再说。”
    赵干事见两人收拾,又嘱咐一回下午的欢迎会,也就走了。
    后边是私人物品,何兰芳再插不上手,坐自己床上看着她收拾,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儿。
    等祝晓敏收拾好,何兰芳看看时间说:“走吧,刚好吃饭,吃了饭回来再收拾,不然还有晚上呢。”
    祝晓敏答应,见她从柜子里拿了饭缸,自己也取了饭盒跟上,身上还揣了五块钱。
    何兰芳看到,笑说:“我们食堂用饭票,现在来不及了,你先用我的,下午开完欢迎会,我带你去换。”
    祝晓敏点头道了谢。
    两个人说着话已经下楼,原路回到小院,进了东楼,顺着楼道右拐,走到顶端再左拐,就进了两幢楼中间的连廊,连廊另一侧有两扇对开的玻璃门,里边是一间不小的食堂。
    打饭窗口有四个,菜只有两种,主食倒是有大米、馒头和窝头三种。
    何兰芳介绍:“大米和馒头要粮票,一个馒头二两,大米你要几两就给几两粮票,窝头不要,饭票一次一毛,你要哪个菜都行,有肉的菜会给的少点。”说着,带她去一个人少一点的窗口排队。
    这属于是职工福利了。
    祝晓敏点点头。
    不管是以前在河东市,还是在村里,大米都是不容易吃到的东西,两人来的较早,祝晓敏排到的时候,果断选了大米,又要了带肉的菜。
    何兰芳帮她付了饭票和粮票,带她找了张没人的桌子坐下,笑说:“饭量不大,确实是肉菜更划算,反正都一毛钱。”
    祝晓敏倒是很坦然:“我们在村里,平时吃肉不容易,不止是没有肉票的问题,割肉要去镇上,也不方便。”
    何兰芳跟着去过一次,知道镇上到一大队的距离,微微点头。
    两人吃着饭,食堂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桌子也不够用,就有两个女同志过来拼桌,看看祝晓敏,向何兰芳笑说:“小何,这小姑娘新来的啊?”
    何兰芳立刻介绍:“这位是祝晓敏同志,行署专门从下边要来的人,就是要安排去你们农业局的。”又向祝晓敏说,“这位是胡闰月胡科长,这位是郭红桃郭干事。”
    地区行署是整个地区的最高行政部门,下边又分为大小不同的几十个职能部门,地区级的都是在行署大院办公,一部分在这两座楼里。
    胡闰月听到“祝晓敏”这个名字,立刻睁大眼睛,一脸惊喜:“你就祝晓敏?我们可是听说,你们大队种果树,办养殖基地,都是你的建议,短短两年时间,盘活了整个大队的经济,是不是?”
    传言是在哪里泡了水?
    祝晓敏只能如实解释:“不管是果林还是养殖基地,其实还处在起步阶段,两年时间,也只算是站稳了脚跟,算是初步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