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是个懂变通的
作者:曲玲珑   知青重生想消遥,扣个军婚被锁死最新章节     
    祝晓敏笑着向她眨眼:“是嘛,尝尝就知道好不好了。”说完,拉一下陈旭东往外走。
    出了农贸市场,陈旭东回头去看,已经有三个女人称了桃子,佩服的说:“亏你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祝晓敏笑笑,才又说:“一会儿我们悄悄回来,看看售货员懂不懂给大家免费品尝,如果她还不懂,我们得找严书记提醒一下。”
    不是说怕售货员脑子太死板,实在是这个时候大家的思想被桎棝,没有人敢擅自动集体的东西。
    陈旭东看看她,有点新奇,问:“那……我们就在这里看着?”
    她这已经不是思维方式的问题,做法已经称得上大胆了。
    “不用。”祝晓敏摇头,拎起网兜向他晃晃说,“叫上拖拉机,我们去县玻璃厂看看。”
    去玻璃厂干什么?
    陈旭东不懂,只得回去叫上拖拉机,载着两人直奔县玻璃厂。
    县玻璃厂是在城郊,就在接近北山后山的山脚,拖拉机过去大约二十多分钟。
    仍然让拖拉机手在外边等着,两人拎着桃子进了玻璃厂大门。
    有几个车间传来机器的轰鸣声,祝晓敏直接就走了过去,到了门口却被人拦住,一个老师傅模样的人客气的说:“小姑娘,这里危险,外人不能进。”
    祝晓敏忙说:“师傅,我们是想进来找水,一路没看到人,对不住,能不能帮忙指个路?”
    老师傅看看她手里拎着的桃子,指一指车间另一边:“那边有水管。”
    “师傅,能不能带下路。”祝晓敏又忙赔着笑说。
    老师傅无奈,只得带路往过走,好奇的问:“你们是干什么的,怎么会来我们厂?”
    祝晓敏立刻说:“我们是北山林场的,去县里办事,走错了路。”
    老师傅诧异:“你们这是走反了,县城还在西边,你们怎么走来这里?”
    祝晓敏忙点头:“是啊,我们坐的驴车半路断了轴子,想着不远,走几步就是,哪知道走错了。”
    说几句话,已经找到水管,老师傅指给两人看,说:“你们一会儿沿原路回去就行,可别再乱走,我们车间烧玻璃,那可是高温,很危险。”
    祝晓敏忙跟着问:“师傅,这玻璃厂只生产普通玻璃?还是也有别的玻璃制品?”说着话,开了水管洗桃子。
    老师傅只当她是闲聊,随口答:“大多数是普通玻璃,装窗户的,别的玻璃制品不多。”
    “能生产瓶子吗?”祝晓敏问,“比如罐头瓶。”
    听她问的具体,老师傅顿时警惕:“小姑娘,打听这个干什么?”
    祝晓敏笑:“这不是想打点水,又没拿水壶,就想起罐头瓶子?”桃子洗好,给老师傅一个,“师傅尝尝,这是我们林场的桃树结的桃子,今天早晨才摘的。”
    老师傅一下子去了疑心,连连摆手:“这怎么好意思拿你们的。”
    祝晓敏把桃子塞他手里,笑说:“我们林场正是桃子成熟的时候,多的是,师傅不用客气。”
    老师傅还是有点不好意思,可清甜的桃香传来很是诱人,又见她很是热情,只好拿了,回答她的问题:“罐头瓶我们也能做,市里罐头厂就是从我们这里订货,只是每年量不大。”
    做罐头就需要大量的水果,应该也是物资缺造成的。
    祝晓敏心里有数,点点头,桃子洗好,假装让老师傅指了路,这才又出来。
    这一下,陈旭东大约知道她想干什么,问:“你是想着,万一明年我们的桃子县里销不动,自己做罐头?”
    祝晓敏冲他笑笑,点头说:“也不止是罐头,别的食品也用得上。”
    “山楂酱吗?”陈旭东问。
    去年的山楂酱,她用的就是罐头瓶,不过是他们吃罐头留下的。
    祝晓敏点头:“嗯,只是我们吃还好,如果做的多,就要专门订瓶子。”
    “我们自己订?”陈旭东问。
    祝晓敏笑:“当然是要通过大队。”
    陈旭东这才放心,点点头。
    出了门,两人上了拖拉机,祝晓敏给两人各分一个桃子,笑说:“我们一大早忙到现在,自己都没有好好吃一个呢。”
    知青点的人分享食物惯了,陈旭东没有在意,随手接过来,拖拉机手却有点不好意思:“祝知青,现在我们山上桃子多的是,你这还自己买。”
    祝晓敏笑:“远桃子不解近渴啊。”自己咬一口,点点头夸,“嗯,真是很甜。”
    拖拉机手也没吃过,也跟着咬一口,连连点头。
    不急着回林场,三个人回到县里,祝晓敏趁机把县里的几个店都逛一回,又买些日用品回去。
    中午,三个人在国营饭店吃碗面,这才又往农贸市场走。
    这个时候,中午下班买菜的那一拨已经过去,农贸市场里的售货员有的在吃饭,有的在慢条斯理的理柜台。
    桃子的摊位后,售货员正把桃子往上摆,看到祝晓敏,难得的笑笑。
    祝晓敏站住,笑着问:“怎么这桃子还有这么多,大家都嫌贵?”
    售货员立刻摇头:“一共三百斤,这才中午,已经二百多斤没了。”说完给她比个大拇指,“小姑娘,还得多谢你。”
    看来这售货员是个懂变通的。
    祝晓敏笑笑,又奉承几句,这才出去,等到上班时间一到,直奔供销社。
    说了是下午,没想到这么早。
    严一民见了,只好打发一个人去农贸市场问桃子的销售情况。
    这一问,居然意外的好,忙说:“那就明天再送三百斤,不行再加。”
    “好。”祝晓敏笑着答应,三个人这才打道回府。
    第二天,仍然是部分社员起个大早,上山把桃子采下来,直接装筐送走。
    半上午的时候,陈旭东带回来消息,桃子加到五百斤,队里又立刻安排后一天的任务。
    再之后,桃子又再加到八百斤,连续几天都很稳定。
    谷满仓大松一口气的同时,又说不出的欣喜,赶着找苗诗文拿了果林种植的数据,计算桃子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