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小走资派
作者:曲玲珑   知青重生想消遥,扣个军婚被锁死最新章节     
    第二天,是瓷窖口公社一大队小学正式开学的日子,别的社员领了任务后都上了坡,大队部院里留下一批号啕大哭的熊孩子和死拽着熊孩子又骂又捶的大人。
    今天是第一天,由谢承志和祝晓敏亲自过来带队,连谷满仓和几个大队干部也都留了下来,到八点的时候,看着人差不多到齐,就带着人出大队伍往知青点走。
    现在住在知青点的知青有三十五人,只是谢承志和祝晓敏有大队部的任务,不好跟着别人自己定时间调休,另外苗诗文每天要去基地,也没有完整的全天休息时间,所以这三个人就不在固定讲课的范围内。
    这样一来,一个星期七天,一天五个人不够,四个人有多,就又去掉要固定跑县里的陈旭东,然后又挑出张巧梅、王小雅和刘海山三人,剩下的二十八人四人一组,分成七组,没有成组的七个人成为机动组,随机给另外七组人搭手。
    而这个时候,临时小学的篱笆墙里,今天是第一组吴绪林、贺文华、郭大鹏、冯文明四个人,由于是第一天,机动组陈旭东也留下,加上罗氏父子,七个人听到有人过来,一齐从里边出来。
    三大队前次来过的人知道,罗亭渊来这里是为了这所学校,可是孩子们却不知道,看到两人,都瞪大了眼睛。
    三牛子不想来上学,哭的鼻涕泡还没擦,跳起来就指着罗烨嚷:“小走资派,他怎么在这里?”
    罗烨看看他,抿紧了唇,没有说话。
    陈旭东几个人愣一下,对视一眼,也只能当没有听到。
    祝晓敏在门口停住,先让着谷满仓几个大队干部进去,又指指里边的讲桌说:“带了孩子来的家长,麻烦先在那里登记孩子的名字。”
    “我们昨天不是登记过了?”一个大嫂提出质疑。
    祝晓敏温和的笑:“大嫂,昨天是给孩子报名,今天是报到,而且,以后每一天,孩子来了之后,我们都会登记,能每天上课的孩子,我们到月底会有奖励,不来的没有。”
    “什么奖励?”另一个大嫂惊讶。
    祝晓敏笑说:“或者是吃的,或者是玩的,要看孩子的表现,表现好的才有。”
    听说有吃的玩的,有几个孩子渐渐停止了哭声,祝晓敏说:“想进去的孩子可以进去了。”又向罗亭渊笑,“罗老师帮忙登记。”
    这是当着所有人的面,给他一个正式的称呼。
    罗亭渊明白,点点头,回去在讲桌前坐下,打开一个画好了格子的本,等着人领孩子进来。
    三牛子一句“小走资派”,其实孩子们不是很懂中间的含义,大人们却一下子迟疑,看看罗烨,再看看坐在里边的罗亭渊。
    他们可都是贫下中农,可不想和走资派扯上什么关系。
    祝晓敏说:“罗老师不负责讲课,讲课的事是由我们知青来做,只是我们也要下地挣工分,没有人能一直呆在这里,所以请了罗老师来打理学校一些别的事情,每天签到就是其中一项。”
    所以,他们的孩子不用那个走资派上课?
    大家还在迟疑,黄小娟已经一手一个,拉着自己的一双儿女进去,冲罗亭渊笑笑说:“丫头九岁,叫许小雨,小子六岁,叫许小刚。”
    罗亭渊点头,给两个孩子把名字写好,指指对面的一排排桌子说:“凳子是自己带,九岁以上的在中间这行,六岁的左边那行,先进来的可以自己选位置。”
    为了节省材料,石头和木板搭成的桌子都是一个个长条,可以并排坐三个人,一行有六排,所以每一行桌子最多都可以坐十八个人。
    只是现在孩子一共才三十几个,就按年龄段分成三行,每个年龄段倒都坐不满。
    “好!”黄小娟立刻答应,把背着的两个马扎拿下来,给两个孩子都选了第二排的位置。
    一早就问过祝晓敏,她说二三排的最好。
    黄小娟原本是柳树村的人,嫁在五里外许家屯的,也属于一大队,见她一带头,又听说先去可以挑位置,许家屯和柳树村的人虽然不知道这位置有什么不一样,可是先挑就能挑好的的心理,也立刻有人跟上,去罗亭渊那里做了登记,马上拖着孩子选位置。
    事情做了开头,就不怕后边的人再犹豫,见陆续有人跟上,陈旭东几个也进来,帮忙大人拿板凳挑位置。
    外边三牛子跺着脚大声尖叫:“我不要和小走资派一起念书,你让他滚了我才去。”
    三牛子的妈眼瞧着别的人一个一个的进去,生怕好位置都被人抢了,也急的跺脚,拽着三牛子在屁股上狠狠的踹了几脚,就听他哭的更响,就是不肯进去,忍不住问祝晓敏:“我说祝知青,他们走资派有什么资格识字,能不能让他们走?”
    祝晓敏摇头:“这里除了上课,别的事都要靠罗老师协调,没有他就办不成这个学校,罗烨是他的儿子,也要在这里帮忙,他们可是大队安排过来的,往哪走?”
    三牛子妈冷哼:“打杂而已,我都行,还非得他们?”
    “大嫂,罗老师有文化,字写的也好,你看到了,孩子们签到要找他,回头我们需要有人做什么记录,也得罗老师,大嫂做得了吗?”
    三牛子妈一噎:“你们知青不行吗?”
    祝晓敏摇头:“这上课又没有工分,我们也得挣工分吃粮不是吗?”
    听自己的话句句被她怼了回来,三牛子妈气结:“也不能因为他们不让我们孩子识字吧?”
    谁不让你孩子识字了?
    祝晓敏忍下翻白眼的冲动,只是不咸不淡的说:“我们公社所有的孩子,只要送来,就都能在这里识字,只是孩子来不来,肯不肯留下来,得你们大人做工作,我们只负责来这里的孩子学会识字。”
    她深知,这三牛子一个十来岁的小毛孩子,会这么排斥罗烨,和家里人平时在背后的念叨分不开,对罗家父子的轻视和欺压已经成了一个习惯,心里说不出的厌恶,反而盼着这母子两个赶紧走,别在这里碍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