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计划第一步
作者:曲玲珑   知青重生想消遥,扣个军婚被锁死最新章节     
    听到钱元飞的话,祝晓敏看他一眼,点头:“钱主任说的好,这些还真是问题。”
    钱元飞冷哼:“知青点一共三十五个人,现在已经有三个人拿满工分,这次你打算推举谁?你瞧瞧,我们整个生产队,几百号人,拿满工分的能有多少?”
    祝晓敏摇头:“这教孩子读书,就算是最小的孩子启蒙,也分语文和数学,再大一些的,还要有地理、历史、美术、音乐等,这些可不是一个人能教得出来的。”
    钱元飞笑的声音更大:“不是一个人能教得出来的,那你们知青点的人都不要劳动,拿着满工分教孩子读书好了。”
    黄美华听他无理取闹,皱眉说:“钱主任,祝知青也没这么说,这不是在商量吗?”
    谷满仓也点头:“祝知青,你到底怎么想的,都说出来,成不成的,我们再商量。”
    祝晓敏说:“这个想法,我也刚想到,还不成形,我是想着,反正我们每个星期都能轮到一天休息。这一天除去偶尔有事去县里或者镇上,其实也没有什么事,不如大家调开,每人用半天时间,来教这些孩子。”
    钱元飞问:“用休息时间,那就是不挣工分?”
    祝晓敏点头:“对,不挣工分。”
    “这个我看行!”黄小娟立刻赞成。
    她是大队的会计,当然知道这不挣工分意味着什么,再加上,她家里就有好几个熊孩子。
    谷满仓点头,又有点为难:“可是刚才钱主任说的也是问题,还有书本呢?纸笔呢?”
    “书不用担心,我们前期只是识字,根本用不到书,以后如果用得到,我们再想办法,至于纸笔……”祝晓敏低头,假装想了想才说,“嗯,这纸笔虽然是个问题,倒也不难,我们列个章程出来,能保证上课的孩子,我们来提供文具,可是要和家长说好,上课时间,孩子们的活动和课程得由我们安排。”
    黄小娟立刻点头:“当然当然,你们当老师,当然由你们安排。”
    钱元飞却不信,斜视着祝晓敏,上下打量,怀疑的说:“那你们岂不是白白出钱出力?”
    祝晓敏摊手:“不然怎么办?基地和果林可都是我们知青生产小队负责的,放那些孩子去祸害?我们把他们集中在一起管着,总比满山遍野的去撵容易一些吧?”
    说的也是!
    谷满仓连连点头:“这个可行,我们大队干部再商量一下,问问乡亲们的意见,具体的实施,祝知青也回去和别的知青商量一下。”
    毕竟,这是整个知青点的事,不是祝晓敏一个人说了算。
    祝晓敏点头,很快乐的答应。
    计划完成第一步。
    外边闹成一团,石美君始终捧着个茶缸在办公室里坐着,见祝晓敏脚步轻快的进来,撇一撇嘴说:“就知道收买人心,有你头疼的。”
    祝晓敏瞄她一眼,懒懒的说:“真不知道你招我干什么?又说不过我,回头气到了,动了胎气,这孩子不得早产?”
    不管是看她这样子,还是算时间,她这孩子都有七个多月了,村子里早已经风言风语,只有聂一飞不懂,也没有人给他点明,还蒙在鼓里。
    照这个趋势,到这个孩子落地,石美君必然是要筹划一场早产的戏码。
    石美君果然变了脸色,捂着肚子盯着她问:“你说什么?”
    祝晓敏眨眨眼,笑说:“你看,你明明听到了,也明明生气了,还非得假装没听清,非让我再说一回,是不是贱?”说完不理她,拿了自己的东西去了隔壁。
    隔壁,黄小娟正和夏春花说的热闹,见她进来,立刻眼睛亮亮的问:“晓敏,刚才你说的,真的可以?不知道要不要女孩子?我还正愁着,我家大丫看着不小了,还成天和一群小子乱跑?”
    祝晓敏听她一连串的问,忍不住浅笑,等她说完了,才点头说:“当然是女孩男孩都要,其实女孩子更应该读点书,以后不说为了工作,就是嫁了人,也不容易被人欺负。”
    文盲对文化人天生的敬畏。
    黄小娟自己就是受益者,听的连连点头,叹气:“以前我们村里有私塾,我就是在那里读的,可后来没有了。咱家是丫头,起早摸黑还是小事,可大野地的,让孩子走两个小时去镇上,还真是不放心。”
    祝晓敏听她说的顾虑也都是替女儿着想,点点头:“嗯,现在小,就先跟着我们识些字,我想着,如果能成,就找了小学课本,系统的教了,再在镇上小学立个学籍,等到了年龄,就去参加镇上小学的考试,拿个小学毕业证。”
    黄小娟听她一句话已经想到几年后,喜的连连点头:“对对,有了文凭,以后不管是回这里,还是嫁别处,也都不愁有个好点的活儿干。”
    这个时候的小学毕业,已经算是文化人,城里找工作都容易一些,更不用说文盲满地的农村。
    祝晓敏连连点头:“这件事,晚上回去我就和谢承志他们商量,也不用所有的知青都通过,只要有一半愿意就做得起来,只是最重要的我没有想好,还要琢磨一下。”
    “什么重要的?”黄小娟担心起来。
    祝晓敏叹气:“既然不是选一个固定的人出来教书,那就是我们这些知青轮着来,孩子们就容易松散,还是得有一个固定管事孩子的人。”
    黄小娟问:“不是教课的,就非有这个人不可?”
    祝晓敏无奈:“能教课当然好,就算不教课,总有一个做整体管理的人,就像学校要一个校长,班里要一个班主任一样。只是知青都要挣工分,显然是不行,可要说从村里选个人出来,又怕闹出别的矛盾。”
    黄小娟忙说:“当然不能从村里选,这家不服那家,不够打架的。”说完认真瞧她,试着问,“你真的不是想给谁争取一个满工分的?”
    祝晓敏笑起来,摇头:“不是,只是这一点我还没想到章程。”说完又抓住她的手摇一摇,“小娟姐,你回去把这事和乡亲们说说,实在是对孩子们是件好事,还有,让大家也想想,哪里找这么一个人?还有什么问题,又怎么解决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