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冯卡门线
作者:曾经心动Zzz   脑变最新章节     
    众人转移到刚开始集合的会议室,这里有投影仪,飞碟下方的监控画面直接投影到幕布上,大家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冯武拿出一个对讲机,喊话道:“洞拐洞拐,我是洞两,你那里雷达有什么发现吗?完毕!”
    过了一会,对讲机里传来回话:“洞两洞两,我是洞拐,雷达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完毕!”
    “洞拐洞拐,我是洞两,注意监视,有异常马上汇报!完毕!”
    “现在高度和坐标是多少,取消隐身,看看雷达能不能发现!”冯武结束对讲,对林玖说道。
    林玖在笔记本上敲了几下键盘,投影幕布左上角显示出高度和经纬度信息,同时右上角出现一个画中画景象,是飞碟自身的全景图像,下方和上方同时出现一圈红色光芒,看上去格外醒目。
    “啊~!四万七千米,可以飞这么高吗?”刘然看到海拔信息疑惑的问道,这个高度已经超过了绝大部分飞机的高度,一般的防空雷达难以监控到这个高度。
    少数军用侦察机和战斗机可以在一万八千米以上的高度飞行,超过三万米高度的只有狐蝠和黑鸟等少数机型,民用客机的飞行高度通常在一万米到一万两千六百米之间,部分公务机可以达到一万五千米左右。
    当前飞机的最高飞行记录是灯塔国的x-15a试验机,该机型安装了两台火箭发动机,需要由运输机带到高空起飞,在一九六三年的一次试飞中,创造了十万零八千米的飞行高度记录。
    一般来说,超过十万米,也就是一百公里高度,就已经算是进入太空了。
    十分钟过去,冯武的对讲机始终没有传来声音,倒是他的手机来了电话,接通后说了几句挂断了电话,有了这个消息,他让林玖重新开启了飞碟隐身功能。
    飞碟的高度一直在持续上升,重新开启隐身后,高度已经超过了六万米,仍然在上升中,只是上升速度变慢了一些,在投影幕布上,燕京市夜晚的灯光已经变成极小的一块区域。
    从画面参数和视频图像看,飞碟一直在垂直上升,但是为了保持与地面相对位置,上升的同时也在向西飞行,以抵消地球自转带来的位置漂移。
    以飞碟的当前高度,想要保持和地面的相对位置不变,现在向西飞行的速度必然已经突破了声速,继续上升的话,速度必须还要不断提升。
    在座的观众除了冯武都是相关领域专家,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对他们来说都是常识,从现在的情况看,飞碟进入十万米以上的太空也很有可能,大家都在期待那一时刻的到来。
    如果真能以这种方式进入太空,那绝对是航空航天领域颠覆性的技术突破,现在的化学火箭推进方式有可能被彻底淘汰。
    “空气密度不足,九零一需要加速向西飞行以保持足够动力继续提升高度!”林玖的声音打破了会议室的安静。
    “距离太远会不会导致通讯中断?”刘然问道。
    在他看来,这么高清的视频信息回传必然需要足够高的带宽,电磁波频率越高,通讯带宽也越高,与之对应的是通讯距离会迅速下降,以飞碟的速度,可能很快就会失去联系。
    “不会,我们有特殊的电磁通讯方法,不借助卫星和地面站,一样能实现全球高带宽通讯,只是会有最大不超过二十毫秒的时间延迟!”林玖解答道。
    “林玖,你的笔记本可以连通公共互联网吗?”冯武问道。
    “现在没有连通,如果有需要的话随时可以!”
    “我给你一个邮箱地址,你把预定的飞行航路图发过去,按照你的需求继续试飞!”冯武拿出钢笔,掏出一个小本子,在上面写了一行字给林玖看,然后又收起来放进兜里。
    投影幕布上的视频画面开始变换,燕京市的灯光渐渐消失在屏幕的边缘,整个画面大部分陷入黑暗之中,偶尔才有零星的小片灯光出现,那是地面上城镇的灯光。
    随着飞行速度的提升,飞碟的高度数字又开始快速增长,短短五分钟时间,高度已经突破了八万米。
    按照这个趋势,最多不超过十分钟,飞碟高度就能突破十万米的冯卡门线,进入外太空了。
    这个时候飞碟的速度已经突破了十马赫,还在高速增长之中,这个速度已经超过了所有大气层内飞行器。
    “林玖,刚才的飞行器全景视图还能显示吗,现在飞行器表面温度是多少?”刘然提问道。
    机器人没有回答,在笔记本上操作了几下,投影左上角增加了飞行速度和表面温度两个参数显示,右上角又出现了飞碟全景图,只是漆黑一片的夜景中,黑色的飞碟不仔细观察实在难以发现,怪不得开启隐身后他取消了这个画面。
    比众人心中预计的速度还快,飞碟的高度突破八万米后用了不到三分钟,就再次突破了十万米,按照现在的业界标准,这就算是进入太空了。
    不过这个分界线只是人类自己的认定,实际上八万米和十万米的高空回看地球,差别并没有多大,至少众人看的投影画面感觉不到明显变化。
    飞碟的高度提升并没有停下来,速度和高度仍然在持续增加,这个高度的大气密度相比地面已经稀薄到不足百万分之一。
    空气密度低意味着阻力变得更小,飞碟可以用更小的能耗达到更高的速度,随着速度的增加,飞碟吸入的空气总量并没有减少,太空的各种宇宙射线增加,飞碟的能量补充速度反而更快。
    有了足够的速度抗拒地球引力,飞碟的离子喷射量同样可以大幅度减少,当飞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的每秒七千九百米,也就是二十三点二马赫以后,它就已经相当于一颗地球卫星,只需要很小的能量保持速度,就能维持高度不变。
    超过这个速度继续运动,达到第二宇宙速度的每秒一万一千二百米,才可以逃脱地球引力的束缚,进行更远的航行。
    飞碟的飞行加速度没有火箭那么厉害,直到高度提升到十五万米,也就是距离地表一百五十公里的时候,才刚刚突破第一宇宙速度。
    这时候,投影幕布上的画面左侧边缘突然出现一道亮光,跟着迅速扩大,很快就布满整个幕布。
    “进入光照区了!”一个专家情不自禁的说道。
    以往他们参与的火箭发射大多都是向东飞行,这还是第一次反方向进入太空,并且还有这样高清的观看视角。
    人造卫星的运转方向通常是自西向东,这样做是为了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这样的轨道称为顺行轨道,这样做的主要好处是可以利用地球自转的动量,减少卫星进入轨道、保持高度所需要的能量。
    对于运载火箭来说,可以用相同的燃料发射更大的有效载荷,除了极少数特殊用途的卫星,大多数火箭发射后都是自西向东飞行。
    采用特殊动力的飞碟则不同,逆行轨道可以让它吸入更多空气,单位时间吸入的空气量越大,对它来说越节省能量。
    投影幕布上已经完全是太空看地球的视角了,阳光照射下,云层掩映下的山川湖泊,大片的荒漠戈壁,大片绿色的森林草场,连绵不断的群山。
    “林玖,你预计飞碟最终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如果不加干涉,它可以还可以飞行多长时间?”一直在默默看着大屏幕的冯武忽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