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提亲
作者:许多米   姜榆的好日子是从和离开始的最新章节     
    次日,大暑的任命也下来了,宣政院,一个在京中并不起眼的衙门,负责管理本土番邦的一个衙门,职位俸禄倒是挺好,领从六品俸禄,比状元郎的都高。
    又过了两日裴家二公子裴明镜,因出老千被春宵楼切断了两根手指的消息在京中传开。
    紧接着因裴家主母在并淮两州放印子,好几户因利息太高无力偿还被活活逼死,这些人的家眷不知怎么来到了京城,披麻戴孝的堵在裴府讨要说法。
    京中官员世家都明白这是裴、燕两家在斗法。
    裴家主母冯氏被京兆尹传唤至京兆衙门。
    在大家都以为裴家这次要完了的时候,事情来了个大反转。
    几日后,宫里传来消息,皇后娘娘刺伤了宸妃后不思悔改,连带着三皇子一块被皇上下旨送到了皇陵山庄。
    这和打入冷宫没有区别。
    京中有人觉得这是皇上在维护裴家便忙着站队。
    也有敏锐之人察觉出不寻常在静观其变。
    这日是刘院政来给姜榆针灸。
    针灸完以后,递给了姜榆一个小纸条。
    姜榆打开,上面只有一个“安”字。
    他看向刘院政,刘院政对她颔首。
    刘院政离开后,姜榆让人叫来了周伯,“周伯,你看。”
    周伯疑惑的打开,“王妃,这是....这是皇后....是大小姐的笔迹。”
    姜榆点头,“刘院政交给我的,周伯这下你该放心了吧!”
    “老奴真是老糊涂了,竟然没有王妃看的透彻,老奴懂了,那咱接下来该怎么办?”
    “嗯.....你帮我给户部尚书家的宋太夫人递个帖子,明日我要请她喝茶。”
    “是,老奴这就让人去办。”
    宋家书房内。
    宋老夫人把请帖递给了自己的儿子,“老大你看,镇北王王妃这时候请我去喝茶是有何意图,为娘到底要不要去。”
    最近朝堂剑拔弩张,她一深宅妇人都察觉出了火药味,若是换做以前收到镇北王王妃的请帖,那她铁定高兴,可现在不同了,她不敢随便应约,怕给家里招祸。
    宋大人却面露喜色,他作为户部尚书,知道的比别人深一层,那就是姜榆曾经把燕州所有作坊的九成利润都给了皇室。
    这件事皇上没让公布,燕州的账册也就只有他和皇上能看到,利润之丰是皇室不可忽视的一笔收入,以后对百姓,对社稷的益处是巨大的。
    他觉得燕家,乃至燕家的这个主母在皇上心目当中的意义都是非同寻常的,他不觉得皇上会猜忌燕家,最起码现在不会。
    他其实早就想结交燕家了,只是太多人盯着燕家,他的官职也敏感,怕惹皇上猜忌也就没敢妄动。
    前几日下面的人来报,说镇北王王府的小厮在打听他女儿妙然,他还暗自高兴了一把,以为镇北王王妃看中了他闺女。
    可后来出了皇后的事,他以为这事要耽搁下来了,现在又有了希望,他当然高兴。
    “母亲,镇北王王妃有请,您当然要去。”
    “儿啊,可现在的局势娘去了会不会给你招祸。”
    “母亲,不会的,皇后虽然去了皇陵山庄可燕家还是燕家,姜锦修也是个好的,咱家妙然若真得了这门婚事,那是她的造化。”
    “好,我儿说的对,明日为娘就去赴约。”
    神仙居,姜榆先一步到了。
    宋太夫人入了雅间后,姜榆离席给宋老夫人行了个半礼,“太夫人安。”
    宋老夫人赶紧避开,“老身见过王妃,王妃金安。”
    姜榆亲自扶住了宋老夫人,“太夫人不必多礼,快入座,这神仙居掌柜说这是昨日刚送来的新茶,您快尝尝。”
    宋太夫人年近六十岁的年纪,出身也并不高,跟姜榆以前在宴会上碰到过两次,也是能说上话的人。
    “好好好....老身就喜欢闻这清茶味。”
    两人寒暄了几句。
    姜榆亲自又给宋老夫人斟茶开口道,“太夫人,您也知道我的出身,学不来京中那些大家夫人的做派,我说话喜欢直来直去,今日请您来呢是为了儿女婚事,不知贵府的表小姐可有婚配。”
    “表....表小姐,王妃说的是南兮?”
    “对,不瞒老夫人,我家二子当年在外游历的时候已然见过您府上的钟小姐。”
    “是三年前吗?”
    “对 ,三年前在寿州府下面的岱县,当时两人略有交集。”
    大暑和钟氏南兮的事是初三打听清楚后,姜榆从大暑那里诈出来的,这小子三年前就春心懵动,只是不自知。
    直到在赫连家大门口,看到钟南兮上宋家马车失态才察觉自己或许找到另一半了。
    这才有了姜榆跟宋太夫人的这次会面。
    “老身明白了,王妃现在提及怕是已经查清楚了我这侄孙女的境况,老身再多句嘴。”
    “南兮是我亲弟弟的孙女,她的父母在她十二岁那年就因意外早亡,南兮姐弟俩后来就一直跟着我弟弟过活,我弟弟是个举人,家里有些薄产,平时教书育人日子在县城也算富足。”
    “可因南兮这孩子父母双亲皆故,都说她命硬,亲事也就耽搁了下来,后来我弟弟染了风寒,临终前把两个孩子都托付给了我,我有责任看顾好南兮,王妃怎就觉得南兮这孩子堪配您家二公子,他可是探花郎。”
    “老夫人说的没错,我派人去岱县调查过钟家,钟家清流人家,南兮姑娘也是个顶好的,只是命运不公,让她自幼便失去了双亲,我喜欢这个姑娘是因为他是个孝顺有担当的。”
    “钟家老太爷病重数月都是她伺候在旁,这期间既要照顾病重的祖父,还要看顾年幼的弟弟,更得防着钟家旁支谋了家中祖产,太夫人您把她接来京中,疼她甚至比自己的亲孙女都多两分,难道不是因为这孩子身上的这股不像命运低头韧劲。”
    宋老夫人发自内心的笑了,唇角眼尾的褶子挤在一起,“能得王妃高看是南兮那丫头的荣幸,不过我答应过那孩子,她的婚事得她自己点头才可,王妃可容我回去问问。”
    “当然,若是太夫人不放心的话,改日您组个局,也替您的侄孙女好好相看一下我家锦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