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闻家浮出水面
作者:许多米   姜榆的好日子是从和离开始的最新章节     
    重生而来后,他作为闻家长子已经赌上了所有。
    这包括他的妹妹和闻家仅有的那点人脉关系,他把赌注都投到了燕州,这时候收手就成了废棋。
    不,也不是废棋,他提前预知了北疆两个州府的天灾和瘟疫,让少主相信了他是重生之人。
    现在把他弄走,就是想要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
    可接下来他也不知道要发生什么?
    会发生什么?
    上一世,燕家人死绝了,北狄长驱直入,二皇子带军镇压,立下大功,先皇驾崩后二皇子顺利成了新皇。
    后来他们闻家顺理成章的成了大安朝的新贵,父亲和他的官节节高升。
    可这样的好日子就过了十年,这十年间,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天灾,随之而来的就是义军。
    北疆的两个州也已割给了北狄,而他们还不知足。
    敌军,义军,民乱,匪患,海盗,天灾,十三年后,闭关锁国了一百多年的大安朝就成了筛子。
    又过了两年,大安朝灭国。
    付勋,也就是现在的汉口县县令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这是上一世的结果。
    他坚信这一切还会发生,哪怕有些事情已经不一样了,他也坚信付勋有这个本事。
    所以他不能被当成废棋就这么让人给剔出去。
    “我不能走,圣主教都是我的人,他们只服从于我,让我留下来,定能把燕州的水给搅浑。”
    温知许极力的把自己的价值说到了明处。
    可是没用!
    “姓闻的,既然你敬酒不吃想吃罚酒,那就别怪我们得罪了。”
    ......
    京城的皇宫中,大安朝最神秘的一股势力负责人单膝跪在殿中。
    “陛下,经过安排在各处的龙卫探查,大安境内果真有一股不明势力在谋划这什么,这不势力隐藏的很好,是京郊出现内涝后才有了迹象,不过从他们大批量的收购两个州的药材,到派出的高手截杀太医院的太医来判断,这股势力绝对不容小觑。”
    “那你觉着这股势力的幕后之人会是谁?”安帝神色冷凝的询问。
    龙卫顾名思义只听命效忠于一国之君,他们可以是禁军一员;可以是朝中大臣;可以是贩夫走卒;可以是一家主母;更可以是那青楼的姑娘......
    这些人出入于市井,任务是考察、监听、监视、暗杀等等。
    “回皇上,属下汇集了所有消息,觉得有一个人最为可疑!”
    安帝声音平静,“何人?”
    简单的两个字,让下面单膝跪地的人有股压迫感,如实答道,“回禀陛下,是闻家长子闻知许!”
    安帝摘下手腕上的檀香珠在手里摩挲着,淡淡的道,“你应该比朕清楚不可能是他,他的父亲也是龙卫一员,被你们清理门户前是摸透了的,闻家只是提前站队投靠了老二,闻九儒经营多年闻家多少也算有些底蕴,但以闻家的实力,不可能把动作搞这么大。”
    “陛下明鉴,属下等人也是这么认为的,可现在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他,就连镇北王密奏走私兵器之事,都是闻之许通过他妹夫罗青石的官职便利来运送的,属下请命抓获闻之许,在各种刑法下,不愁闻知学不招。”龙卫统领龙一抱拳请旨。
    按说以龙卫的特权,完全可以先拿人,但此事晦暗不明,慎重起见他还是来请旨了。
    “不急,敌人在暗,我们在明,闻知许是唯一的线索,先等等,燕州应该快传来消息了,先让人盯紧了闻家人。”
    “是,属下遵命。”
    “皇上,属下还有一事禀报,镇北王王妃怀孕了,现已近四个月。”
    “嗷!这是好消息啊,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是!”
    等人退下,安帝闭上眼按住了自己的太阳穴,把所有的情绪都掩在紧闭的眸子中。
    “皇上,皇后娘娘派人来请,说是有事与您商议。”寿公公在殿外唱道。
    安帝蹙眉,“就说朕还有公务要处理,没时间叫她。”了解安帝的寿公公听出了安帝的不耐烦。
    在殿外应了一声,就吩咐跟在身边的小太监去了正阳宫。
    皇后听后也不顾及母仪天下的身份了,一脚踢翻了离她最近的一个梨花木圆凳,“忙忙忙.......想搪塞我也不知道换个借口,我想把熠儿送去燕州怎么了,他为何就是不同意。”
    不愧是武将世家出身的姑娘,这一脚就把笨重的圆凳踢出了一丈远。
    皇后的心腹妈妈示意让宫女去把凳子扶起来,她自己上前劝道,“娘娘,您是燕家女,觉得去军营历练吃点苦不算什么,可皇上是大皇子的父亲,燕州的瘟病还没有彻底结束,那里冬日又是极寒,皇上拒绝您也是爱子心切,您就别动气了。”
    “熠儿是皇长子,即使去燕州那也是有护卫亲随跟着,还能让他冻着饿着,他就是妇人之仁,男孩子不从小历练,长了了也是个绣花枕头......”
    傅嬷嬷知道自己的主子不是个蠢人,有些事情她能想的通,只是一遇到跟娘家有关系的事,就容易失去平衡。
    她也不是没劝过,可皇后似乎并没听进去。
    燕静怡揉着自己帕子,满腔怒火不知该往哪撒。
    她想让自己的儿子去军中历练一番怎么了,这样一来既可以丰富长子的阅历,还可以让长子给燕家军助威,鼓舞士气。
    别以为她常年待在京中就不知道燕家军的情况。
    军中都知道四叔娶了个比他自己年岁还大的妇人,虽然嘴上不敢说什么,可都担心燕家断了香火,香火断了燕家的封地谁来继承,若是没了继承人和封地,那燕家军还是燕家军吗?
    猜测的多了,军心还能不涣散?
    可她提议了几次,想让长子前去燕北,但皇上总是找各种理由搪塞她,真真的是不知所谓。
    她这样做是为了谁,难道不是为了大安朝的边境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