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送别前的叮嘱
作者:许多米   姜榆的好日子是从和离开始的最新章节     
    从京城到汉口县这么远的距离都走了。
    从这汉口县到燕州最多两天的路程,怎么就非得停在她这里等人来汇合,直接去燕州见面不就得了。
    “不为何,就是累了,想在你这里歇歇。”燕忱的嗓音低沉,为姜榆解惑。
    姜榆无语....
    烛光跳动,房间内一下子静默了下来,姜榆的全部心神都在伤口上。
    她虽然很好奇这人是怎么受的伤,但也明白好奇害死猫的道理。
    这人可不单只是拥有侯爵,还是镇守一方的将领,这去京城一趟,还赶上了皇帝驾崩,她不相信这里面没有猫腻。
    燕忱端坐着,任由她给他上药包扎,他本就是个冷淡性子,本以为姜榆跟他待在一起会不自在。
    可她包扎的动作行云流水,呼吸也均匀,并没有半分拘谨,两人相对无言在这狭小的房间内也并没有半分尴尬。
    燕忱觉得两人像是相处多年又十分有默契的夫妻.....
    “好了。”姜榆最后给纱布打上结,退后一步道。
    “多谢。”
    “侯爷不必客气,天色不早了,你早点歇着。”她顺手收拾了一下桌面就要退出去。
    “等等!”
    “侯爷还有事?”
    燕忱穿好衣服,从桌上拿起一个信封,“这个明日大暑去府城的时候带着,到时候府城的人会带着他去拜访一位致仕归来的大儒。”
    姜榆习惯性的要开口拒绝。
    “我知道他乡试过了,成了大安朝最年轻的举人,这趟去府城不求拜不到名师,更甚则去了之后书院会抢着要他,可是姜氏你觉得这样对那孩子来是真的好吗?”
    姜榆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她何尝不知道那样不好,若是大暑再大上几岁也就罢了,可这孩子才十三岁。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你可懂,再说了这位大儒性情古怪,也不是全凭我这一封书信他就收下大暑这个学生的,如果大暑的学识和人品有一点瑕疵,这封信也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成与不成我都替大暑谢过侯爷。”姜榆不再矫情,大大方方的接过了信封。
    第二日,万叔送她去了码头。
    大年他们还没有来,姜榆就找了个地方坐下等着,“万叔,你把货卸到一边先去联系青石板吧,我一个人在这里等他们就想。”
    “夫人不急,时辰也还早,老奴在这里陪您一会,等大少爷他们来了,老奴再去也不迟。”
    她也就没再说什么,静静的坐在那里,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
    穿来马上两年了,她还时常会恍惚这会不会是一场梦,说不定下一刻自己的闹钟就响了,自己也就醒了。
    “娘.....”
    “娘.....”
    五福和大暑刚一到码头就看到了他娘。
    姜榆笑着站起来,过去理了理大暑的衣裳,“箱笼可都收拾妥当了。”
    “娘,周婶子帮我收拾的,什么也没落下。”
    “这次娘就不陪你去了,娘已经嘱咐过你大哥,他会把你安顿好的,记住要经常给家里写信,自己处理不了的事就让初三给你兴实哥捎信....”
    她把自己能想到的都一一嘱咐着。
    “娘,儿子都记下了。”大暑的眼睛微红,极力控制这自己情绪,不敢流露出半分自己的彷徨和担忧,他不想让自己娘再为他担忧。
    姜榆又看向初三,“你娘怎么没来送你?”
    “回夫人,我娘说我跟着二少爷去了府城就没人烦她了,落的清净,巴不得我赶快走,才不用来送我呢!”
    姜榆噗嗤笑出声。
    知道初三这是故意调节情绪。
    “哼!你们这些臭小子就是粗枝大叶的,你娘说不定现在就想你了。”
    “不会了,我爹娘说了,能陪着二少爷去府城求学是我的造化,是我们老周家的荣誉,也警告过我,让我务必要照顾好二少爷,若是我敢偷懒,他们第一个就饶不了我。”
    “你呀不止要照顾二少爷的起居,我这还有一个差事要交给你。”
    “夫人请吩咐,小的一定照做。”
    “二少爷晚上经常忘记时辰,你要提醒他早些休息,再有晚上看书时候要多点盏灯,不然对眼睛不好。”
    “小的记下了。”
    “娘,货装上了。”大年这时候走了过来。
    “大暑你们你去路口看看,康全来了没有。”
    “是!”
    两个小子走远,姜榆从怀里掏出了那封信,递给了大年,把昨晚燕忱给她说的话给他说了一遍。
    大年神情复杂的接过。
    “大暑的事就辛苦你了。”
    “娘,我是大暑的大哥,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又嘱咐大年些事,里正驾着牛车来了。
    康全从车上跳下来,“姑姑,大年。”
    “阿榆妹子,等急了吧,都是康全他娘,越是要出门了,她就越唠叨个没完,差点就耽搁了时辰。”
    “里正大哥,时间刚好.....”
    两人寒暄了几句,就送他们上了客船。
    “妹子,别看了,船都走远了。”
    姜榆苦笑,“让大哥见笑了,大暑年纪小,我就怕他在外面吃了亏。”
    “儿行千里母担忧,哥懂。”
    “里正大哥,既然来了,就跟着我去家里坐坐呗。”
    “不了,家里还有一堆的事,哥就不去了。”
    送走了里正,娘俩便往回赶。
    “ 娘,小舅跟初一哥去了城西,咱回家等他们一会呗。”
    “行,娘忘不了你的事。”
    一路向槐安巷走去。
    这老皇帝一死,对老百姓的影响不是很大,但还真苦了这些开铺子的生意人。
    百日内不让杀生,那就是让吃素的意思,吃食生意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还有布庄,首饰铺子等等。
    大街上显得萧条了不少。
    “榆妹子还真是你啊!”
    姜榆寻声望去,发现是秦夫人在叫她。
    笑着应道,“秦夫人好巧啊,您这是?”
    “我来街上买点东西,榆妹子,真是的早不如赶的巧,我还说这两日去找你呢,今个就遇上了,有没有时间,咱一块坐坐。”
    看出她这是有事要与自己说,就答应了下来,“行啊,刚好前面拐过去就是榆晚居了,咱就去自个铺子坐坐,也趁秋收前不忙,盘一下账。”
    “我也正有此意,榆妹子先请。”
    “秦夫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