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4章 内卷
作者:袤一   娇妻二十八最新章节     
    听李哲这样说,李冬叹了口气:
    “哪敢呀……你不会不知道吧?这些早期移民过来的,专门喜欢欺负、坑骗我们这样刚过来的华夏人……我和女人刚到这里,在机场就被一个华裔中年人给骗走了二千美元,虽然不是很多,但现在还是不敢太相信这些华夏人的……不瞒您说,上一次在购物中心,开始的时候,我也不是十分的相信您的。”李冬看着李哲,不好意思的说道。
    “是这样的呀,我倒是听过这种说法,还好,我的运气不错,并没有遇到这种事儿。”李哲说道。
    “是呀,你在这里有琳达这样的朋友,一般人当然不敢骗您了,我就不同了,刚来的时候,两眼一抹黑,谁都不认识,英语又不是那么精通……看到我买的那辆车吗?现在才知道,多花了近二万米元……当时也是一个前期移民过来的华夏人帮我买的,我还好一通的感谢对方呢,现在才知道,竟然骗了我二万……”
    “那你没去找他算账吗?”李哲问道。
    “我一个孤儿寡母的,怎么敢惹……这样的人呢,时间长了,我才知道,那家伙就靠近欺负华夏过来的留学生和我这样后移民过来的同胞生活的,手下有一帮的人……还好,骗了我之后,并没有再纠缠,否则,我的麻烦就大了。”李冬说道。
    李哲倒是听说过这种事儿,说是有从华夏移民过来的人,专门从事坑骗同胞这种勾当的。
    当然了,并非所有华人都这样,不排除这中间真的有善良的。但确实有一大部分人,靠坑骗留学生或者来这里的华夏人生活的。从事这一行的人,移民时间越久,越没有人味儿,反倒是当地的米国人更有包容性,和后者多接触更安全。
    究其原因,那些已经入籍的华人,有很多原本在华夏的时候,虽然有钱,但素质就不是很高,就不是什么好人——因为这些人大多数的钱,并不是好道来的,早就失去了道德约束。到了米国,不可能一下子就变好了,反倒是变本加厉的把本性显露出来,没有了约束,所以,更容易对其它华夏过来的人进行欺诈行为。这些欺诈行为可能包括骗取钱财、提供虚假信息或服务等等。
    由于留学生和那些初到这里的华夏人,往往身处异国他乡,对当地环境和社会制度不够熟悉,这些人就利用对语言的优势,更容易获得初来者的信任,成为这种欺诈行为的受害者。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老移民,很多的时候,是通过不正当龌龊手段留在当地的,如偷渡或虚假政治庇护等。这些手段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和风险,偷渡者往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等待 “大赦”的机会,给予他们合法的身份。
    而这个等待的时间,很是漫长。在这个漫长期间,这些人只能住在潮湿的地下室,拿着当地人三分之一的工钱打黑工。
    那些靠虚假政治庇护留下的,虽然比前者容易,编造一个你在国内被政府迫害的故事,再假装成“民运”,天天去大使馆、领事馆门口举标语、喊口号即可。比如那个第一代网红的风姐就是这么拿到的绿卡。而这些留下来的人,更加倾向于采取不道德的行为来获取利益——对他们这些人来说,原本就没有什么道德的概念。
    这部分人除了在经济方面对留学生或者后来者欺诈外,这里的部分华人社群,还存在着对留学生和后来者的歧视和排挤现象。他们可能因为自己的移民经历或社会地位而感到不忿,从而对很轻易就过来的留学生和后来者,进行贬低或排斥。
    “老子费了这么大劲儿才上船,你这么容易的就过来了,不踢你几脚,心里怎么可能平衡得了呢?”
    正是这种欺骗行为,不仅会让留学生和后来者感到孤立和无助,还严重的影响他们在当地的学习和生活。
    李冬的这种困惑就是一个例子。
    正是因为这种困惑,让李冬觉得,就算在难找工作,也不会在华裔上司手下工作,不到华夏人所开的公司找工作。
    这么一想,李哲也能理解李冬的选择了。
    华裔人欺骗留学生或者后来的,远还不止是这些呢,更有甚者,这些先来者不仅会踩你,还玩上车锁门那一套,千方百计的阻碍其他华人留在美国。
    就在上一次米国大选,当地很多华人更支持特朗普。他们觉得特朗普收紧移民政策,是在保护他们这些老移民的权利,而且会有更多的就业岗位向他们倾斜,虽然这些岗位大多不是技术岗。
    所以,留学生和后来的,还没等过来呢,亲朋好友就警告说,到了米国,在选择与老华人社群交往时,需要保持警惕和谨慎。不能轻易的相信任何同胞,要通过了解当地的社会环境、官方活动等方式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建议。同时,也需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利益,遇到不良行为时及时报警或寻求法律援助。
    以前,在没有听到李冬说这些的时候,李哲还只是听说,并没有当真。当亲耳听到她这样说的时候,李哲知道,李冬是不会对自己说谎的,心里还是相当的震撼。
    仔细的一想,华夏人喜欢内卷的性格,这种事儿,还真的做得出来,别说是普通的移民了,有很多仕途里的大佬,不也这样吗?踩起同事来,不择手段。最近火得一塌糊涂的老“狗”,当年一上位,为了打压专业的同行,不是把如日中天的国球队伍搞得差一点没分崩离析吗?如果不是当时那些队员们集体罢赛,掀起国际影响,可能现在的国球,早就以足球为伍了。
    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这样的人物,竟然能得到升迁,而且一直把控行业近十年,如果不是码头和老铁出事儿,估计还翻不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