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兵围长安
作者:锦临公子   综武之我不是完颜康最新章节     
    “胡说?怎么可能会有十万金赤军?”
    闻言,李渊拍案而起,众人亦是面色惶恐,不知如何是好。
    “启禀陛下,真,真是金赤军,主将是一位满脸络腮胡子的中年大汉,看其模样,不像我们中原人。”
    “不像我们中原人?十万大军?”李渊口中呢喃,倏地想到了什么,“是汝阳王和镇守巴蜀的十万大军!”
    一直以来,大家的目光都放在中原,几乎都快忘记了巴蜀之地也是金国的领土。
    金赤军只需要经汉中北上,要不了几天便能长驱直入,兵临长安。
    这一刻,李渊终于有些慌了。
    三万骑兵他可以不惧,可再加上汝阳王的十万大军呢?
    长安城能不能守得住?
    李渊被自己突然冒出来的想法吓了一大跳。
    自己怎么能会有这种想法?
    长安城固若金汤,别说区区十几万大军,就是再来十万,也攻不下来。
    想到这里,李渊才终于稍微平静下来。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这一次,朕必让你十几万大军魂断长安。”
    李渊的眼光闪过一道寒芒。
    他可是大唐开国皇帝,有鲸吞天下之志,可突然半路杀出来一个金国太子。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更何况断的是人家一统天下的帝王路。
    所以说李渊心中对杨顶天、对金国是恨到了骨子里的。
    当即下旨,命平阳王李秀宁率领大军回援长安。
    可是李渊却忘了,既然报信的士兵进不了长安,那他的圣旨又怎么可能出得了长安呢?
    此时,远在上党的李秀宁心中更加不安。
    原本说好的她由南向北拿下延州、上党,元军自北向南拿下大同、朔州,再合兵一处,剑指太原。
    可如今呢?自己兵不血刃拿下了延州和上党,她本以为金兵对待大同和朔州应该也是同一策略。
    双方最终在太原直接决战。
    可是派出的探子传回消息,元军在大同打了一个多月,已经折损了三万兵马,却未能前进一步。
    难道是他下的命令么?
    他舍不得与我开战?
    他心里有我!
    只是这个想法一出来,瞬间就被浇灭了。
    那个男人的心狠手辣冷漠无情她又不是没见识过,怎么可能还会有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只是李秀宁不知道,一场针对娘子军的巨大危机正在悄然酝酿。
    大同城外,忽必烈再次扔下数千具尸体结束了一天的攻城。
    忽必烈心情很烦躁,这是他称帝建元后的第一仗,本以为应该很顺利,结果却打成了这个鸟样。
    他在心里将死去的蒙哥骂了一万遍,若不是蒙哥突然死了,平白多给了金兵几个月的准备时间,大同怎么可能这么难打。
    还有这个新冒出来的辽王,以前从未带过兵打过仗,自己还特意打听过,他以前就是一个乞丐头子,怎么打起仗来这么猛。
    尤其他那降龙十八掌,一掌轰下去,几十条人命就没有了。
    都怪国师,这个节骨眼上非要闭关,否则以国师的龙象般若功,必能跟降龙十八掌好好过过招。
    回到大营,忽必烈气得再次一脚踢翻桌案,这都快形成肌肉记忆了,每次攻城回来几乎都会这样。
    忽必烈的桌案上没有奏折和地图,而是放满了酒水和各种牛羊肉,搞得跟祭祀似的。
    此刻,牛羊肉混着酒水撒落一地,整个大帐里瞬间弥漫着酸爽无比的腥膻之气。
    不过蒙古人自幼闻惯了,忽必烈倒也不在乎,若是杨顶天他们在这里,八成会直接吐出来。
    没有大料,连盐巴都极少,就这种清水煮肉,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下得去口的。
    “来人……”
    忽必烈大喝,一名士兵闻声蹑手蹑脚走了进来。
    “陛下有何吩咐?”
    “唐军呢?朕五日前不就已经派人去求援了么?他们发兵了没有?”
    “回皇上,派出送信之人尚未回来,暂且不知唐军动向。”
    “废物,都已经五天了,还没回来,再派人去。”
    “是,皇上。”看着忽必烈暴怒的样子,那名士兵并未离开,几次欲言又止。
    忽必烈见状眉头一皱,不善道:”怎么,还有事?“
    “回皇上,军中今日不断有流言传出。”
    “流言?什么流言?”
    “流言说,唐军与我们盟好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目的就是为了将我大军引出中都,牵制于大同。”
    “此话何意?”
    “说如今我大元国内空虚,就连留守中都的兵力也不过区区万人,一旦唐军北上,犹入无人之境,中都危矣,大元危矣。”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皇上饶命,不是小人胡言,实在是军中都在这么传!”
    忽必烈脸上一阵青一阵白,难看至极。
    他与唐国合作已久,常理来说,唐国不至于这般背信弃义。
    可是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并无永远的朋友,这个道理忽必烈想得透彻。
    更何况在他掌权之前,他们蒙古背信弃义的事情做的还少吗?
    “前几日是不是有消息传来,说唐军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延州和上党?”
    “确有此事!”
    “从大同到上党,星夜兼程,往返只需要三日!如今过了五日,竟然还没有回来,必然已经出事!“
    “啊?”
    “不行,朕不能赌!传令,今夜兵不卸甲,马不离鞍,子时一过,我们撤兵。”
    “撤兵?”
    “恩?”
    “是,小人这就去传皇上旨意!”感受到忽必烈瞪过来的眼神,那名士兵立即察觉到自己的失态。
    忽必烈的双眸死死盯着上党的方向,口中呢喃道:“李秀宁啊李秀宁,你最好没有这番心思,可千万不要让朕失望!”
    此时的李秀宁完全不知道忽必烈早就派人来向她求援,因为她根本就没见到元兵。
    只是她虽然不知道元军那边的漫天流言,可自己这边的情况并不比元军好多少。
    没错,娘子军中也出现了流言。
    而且流言的内容跟元军的差不多,不同的是娘子军中的流言都是站在唐军的角度出发的,对唐军将士极富煽动力。
    甚至有不少将领都已经跑到李秀宁面前请战了。
    明明是唐国和元国联军攻打金国,怎么打着打着风向突然变了?
    李秀宁拧了拧微痛的眉心,挥手赶走了前来请战的将军。
    “这也是你的手笔么?你为何不能让我赢一次?你知道的,这一次,我不能输,也输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