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另一首诗
作者:一灯阑珊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最新章节     
    殷鸣:“那我们过去找他。”
    身后一帮国子监出品的街溜子应声跟上。
    李弘安采着鲜花,立刻拔腿去找父母。
    柳三郎认命跟上,人海茫茫,一时不知道胜业坊的大部队在哪儿。
    但李弘安不知的从哪个人群缝隙中,看见了王宝琼的身影,直奔过去。
    一只手举着刚摘下来的金菊,献宝似的举到王宝琼跟前,另一只手着急忙慌地摸着自己的头顶,并盯着王宝琼的头发看。
    林婉婉笑道:“他想为你簪花?”
    王宝琼:“哪有簪菊花的。”
    长安女子簪花多用牡丹芍药,金菊和她今日的衣裳发髻都不搭。
    倒不是忌讳菊花有祭品之意,长安的菊花没有这一用途,反而象征长寿。
    王宝琼低下身,以商量的口吻问道:“娘的头发今天簪不了,给爹好不好?”
    李弘安没有表示反对。
    王宝琼从儿子手里,将没有被糟蹋透顶的菊花抽出来,斜插到李君璠耳后,问道:“好不好看?”
    李弘安:“啊!”说完拔腿便跑,小孩子未必懂什么是对称美,只觉得哪里差一点。
    李君璠连忙将人捉回来,“别去,一朵就够了!”
    李弘安这个年纪去摘花,旁人不会多说什么,但罪证明晃晃挂在耳边,旁人只会指点“不懂事”的大人。
    儿子的孝心他认了,虽然是王宝琼看不上才漏他手里,但最好别来下一回。
    杜若昭在一旁逗道:“安儿,我们去那边看粉色的菊花,好不好?”
    李弘安猛地一跺脚,拉上王宝琼的手就往那边拽。
    王宝琼“顺从”道:“看可以,别再摘了!”
    其他人纷纷跟上,原地只剩两人。
    李君璠就着耳朵上一朵“孝心”具象化的金菊,说道:“左骁卫的人选定了一个。”
    段晓棠暗道杜松做事雷厉风行,好奇道:“谁?”
    李君璠言简意赅道:“监门卫的。”没展开说,代表这个人段晓棠不认识。
    左骁卫有不少缺额,杜松不能一气全填满了,得给元宏大留出一点操作的空间,万一他从并州大营带回了人呢,万一以后本卫有人升迁呢……各方面都要考量到。
    从其他卫挖人容易产生矛盾,当初范成达将窦鸿云引入左武卫,南衙里头打了不少官司。
    招新,杜松来不及一个个排查底细。
    宫中四卫是最有效的补充渠道之一。
    如外人猜测一般,右武卫和左骁卫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右武卫不可能干涉左骁卫内部人事任命,杜松也不允许。
    他若是个脾气软立不起来的,吴岭不可能把人推出来。
    李君璠继续道:“我们都以为会是于备身拔得头筹。”结果石沉大海,没得消息。
    李君璠那日没有去左骁卫,但对里头发生的故事知道的不少。
    段晓棠人之常情地问道:“监门卫那位走的谁的路子?”
    李君璠:“说来也简单,和孟将军喝了一场酒,请四表哥和薛八当陪客,杜将军考校了一番兵法武艺,事情就定下了。”
    段晓棠微微挑眉,“正式调令还没下,大喇喇嚷出去……”
    万一有人眼红,从中作梗搅黄了怎么办?
    李君璠不以为意道:“不都这样吗!”
    在正式任命前,风声传的满世界都是,比如段晓棠将要去剿匪的事,多少人比她本人都先知道。
    对有志于左骁卫的人而言,杜松孟章这几天见了谁,根本瞒不住。
    如果从中作难,雁过留痕,露出马脚遭两方记恨。
    段晓棠长吐一口气,世界果然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照她受到的人生教育,这种重要的人事任命,不到的尘埃落定那一刻,决不能向外透露一丝一毫。
    李君璠:“于备身还问我,能不能牵线介绍四表哥认识。”
    冯睿达当初在监门卫当孙子似的看了大半年的皇城门,没捅出大纰漏。证明自己确实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才被范成达提溜到左武卫去。
    他在监门卫时,别管本职工作做的如何,团结同僚这一条确实做的不错,毕竟只要舍得花钱,吃喝玩乐就是最好的交朋友手段,至今被前同僚当做人脉。
    另一个陪客薛恒是薛曲的儿子,两个陪客都很有意思,和监门卫有关,所在卫属都是吴岭的铁杆支持者,但都和杜松原来待的右武卫没关系。
    这么一看,监门卫都是妙人啊!
    段晓棠玩笑道:“不怕起到反效果?”
    冯睿达的性格是一个大坑,至今让范成达不敢完全放心。
    两人全无交情,冯睿达若忽然起性,把人架到火上烤。他拍拍屁股就走,谁也不能把他怎么着,徒留于阳煦在原地,被架在火上烤。
    李君璠眼看徐昭然如何和于阳煦一步步疏远,听段晓棠话音,恐怕其中真有点故事。
    李君璠:“我说前一阵和四表哥吵过一架,现在拉不下脸来,给推了!”
    李君璠是个好性,冯睿达可说不准了。两家关系复杂,你说他们关系好,那是打断骨头连着筋;若说关系差,逼债都闹到大牢里去了。
    反正他们是薛定谔的亲戚关系,该好的时候好,该坏的时候就坏。
    李君璠找借口推脱,于阳煦拿他也没办法,说到底他们只是普通同事。
    锦上添花爱做不做,别落井下石即可。
    南衙尽知徐昭然和段晓棠相熟,但两人熟到哪个地步,是不是面和心不和,不为人知。
    于阳煦不敢找徐昭然牵线搭桥,他“做贼心虚”,知道那点虚无缥缈的恩怨,而且早知徐昭然想脱离千牛卫去建功立业,两人理论上是竞争对手。
    段晓棠将目光从实务转向眼前的美景。
    分布最广的金菊与翠绿交织,将周边装点得如诗如画。
    一朵朵菊花,或傲立枝头,或低眉含羞,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玉立仙子,亭亭玉立,风姿绰约。
    它们的花瓣层层叠叠,犹如细腻的丝绸,在秋阳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金黄、雪白、淡紫……各种颜色的菊花竞相绽放,犹如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让人目不暇接。
    漫步在乐游原上,仿佛置身于一片花海之中。淡淡的菊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秋风轻拂,花瓣随风飘落,如同漫天的金色蝴蝶,翩翩起舞,让人陶醉其中。在这片花海之中,人们仿佛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只愿沉醉在这美好的时光里。
    菊花是长寿的象征,是隐士之花,最知名一句该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只有三个异乡客才知,还有另一首菊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