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预兆
作者:黑千羽   三国之夏侯弃子最新章节     
    诸葛亮见自己大军阵势已经乱了,立刻就指挥关兴等人朝着前面杀去,至于身后杀来的徐晃姜维,根本就顾不得了。
    “杀出去,和吴将军汇合!”
    “老师,你怎么样了?老师?”
    “你这样,可让我怎么和师娘他们交代?怎么和陛下交代?”
    姜维看着夏侯信胸前不住的往外冒血,双手尽力的想要捂住伤口。
    “军医!军医在哪里?”
    姜维没有继续追击诸葛亮大军,而是留在原地,不停的呼喊军医过来救治。
    “卫将军?”
    徐晃带领人马上前,看到夏侯信的样子,心中也是惊恐不已。虽然自己军中资历老,可夏侯信是宗室将领。
    “快,快找个干净的帐篷。”
    徐晃立刻就喊了起来,让人将夏侯信抬进大帐。
    “伯约,眼下陛下还在谷中,为防止诸葛亮狗急跳墙,还是应当率领兵马追击,让诸葛亮无暇顾及,只能是不断的朝着吴班的大营卷过去。”
    就这样,山谷中乱了一个晚上,诸葛亮大军杀退曹叡兵马,自己的后军又被徐晃姜维的大军追赶。
    ————————
    曹叡还在不停的厮杀,到了这种时候,自己就算是帝王,也只能拔剑上前厮杀。可到了后来,蜀军都只顾着朝前面杀去,根本就不理会自己等人,曹叡索性就指挥人马靠边,让出一条道路来,火光摇曳中,甚至还看到了文士打扮,手拿羽扇的诸葛亮。
    人群中,诸葛亮似乎也看到了曹叡,目光中满是遗憾。
    当诸葛亮大军全部退去,曹叡悬起来的心终于放下了。
    “伯约,今日若不是你率军前来护驾,朕还不知道要被困多少时日。”
    曹叡见到了姜维,立刻就站了起来,双手死死的抓住了姜维。
    “陛下,来不及多说了,如今还是请跟随臣前来,老师的情况,怕是不太好。”
    什么?姑父怎么了?
    一听说夏侯信居然出了状况,曹叡又立刻就放下了姜维,直接夺过了一匹战马,朝着后面而去,姜维见状,立刻跟上。其余文武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夏侯信到底如何了,也立即跟上。
    “见过陛下。”
    “如何了?朕的姑父如何了?”
    曹叡到了一处大帐外面,立刻就要强闯,却被护卫拦在外面。
    “陛下,如今军医正在救治卫将军,陛下还是不要进去打扰的好。”
    姜维立刻跟上。
    “好,你去和那军医说,若是治好了,朕重重有赏,可若是出了什么差池,那,就等着给朕的姑父陪葬吧。”
    曹叡在大帐外面说出了这话,这让守卫在外面的士卒不由得担忧。这两人将夏侯信抬进去的时候看过,胸前一道伤口不知深浅,可血却不住的往外面冒。
    可这时候,这种事情不是自己这等人能够置喙的,于是守在帐外的士卒保持了沉默,更加兢兢业业的守在帐外,看着来来往往的军医将许多的物资送进去,又端着一盆盆的血水出来。
    曹叡阴沉着脸,看得守门的士卒内心忐忑,生怕自己哪里没有做好,惹到了之后,自己成为撒气桶。在听完了曹叡的话后,对里面还在处理伤口的军医心中默哀,这么严重的伤势,恐怕真的是凶多吉少了。
    诸多随军的文武全部赶来,心知此刻战事还未结束,根本就不是悲伤的时候,可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上前劝说。
    陈群将姜维找了过来,低声耳语了几句。姜维听完之后,心中虽然悲伤,可心里明白,眼下不是悲伤的时候。可心中却在骂陈群老狐狸。
    怕自己开口之后被迁怒,就将自己顶出来。
    “陛下,如今诸葛亮大军还守在谷口,还请陛下以大局为重,将诸葛亮大军留在荆州,即便老师有个万一,也能为老师报仇。”
    姜维开口劝说。
    “对,眼下战事还未结束,伯约,你告诉我,是谁伤了姑父?”
    曹叡似乎是被这话拉回了神,立刻就想着找出是谁伤了夏侯信。
    “动手之人,是赵云。”
    姜维硬着头皮说。
    “赵云?哼哼,他自然跑不了,可首恶诸葛孔明,一样跑不了。”
    曹叡想着,赵云是动手的人,可指使者还是诸葛亮,眼下双方交战互有胜负,可绝对军力还是自己这边占据上风。
    “传令,各城留足兵力严守城池,不得出城交战,其余兵马,只要能找到的,全部朝着长坂坡靠拢。”
    曹叡终于想明白了,在自己的绝对军力面前,根本不需要理会诸葛亮大军的分兵攻击,只要集合军队,抓住一支,消灭一支就可以了。
    先前这样分兵追击,自己的大军就被诸葛亮牵着鼻子走,若是再这么持续下去,恐怕自己的大军就会被诸葛亮一支支的吃掉,到时候,整个荆北的局势就将彻底的糜烂,也不再会为自己所有。
    “在命夏侯尚严守长江一线,绝对不能放任诸葛亮大军就这般轻易的逃脱 。”
    贾逵见曹叡开始采用夏侯信的建议,就开始查漏补缺。
    “陛下,如今我军虽然取得了永安,可秭归守备空虚,还请陛下派遣大将前往驻守。”
    曹叡听贾逵说起这事情,又问了问其他人,才知道夏侯霸和王平两人如今都在永安城,秭归城内已经没有大将驻守了。
    此时,若是被诸葛亮找到机会,恐怕包围圈就会被拉开一个巨大的口子。诸葛亮完全可以凭借秭归城,将剩余的两万多大军安全撤回成都。
    ————————
    “元雄,如今局势危急,你率部先行,去与叔至汇合先渡过长江。”
    “子龙,殿后之事,就交给你了。”
    诸葛亮和吴班汇合之后,立刻就安排撤军的事情,这次撤军不是之前的转战,所以粮草辎重不能都舍弃了,能带回去的要尽量带回去,不然下次出征要备齐这些兵器铠甲,不知道要花费多少了。
    众人领命散去,诸葛亮又将赵云留了下来。
    “子龙,如今军中将士,都已经归心似箭,而伯苗那边带着百十号人,说是控制着潘璋所部,可时日一久,恐怕也会生变,如今让你殿后,还需你尽可能为我大军拖延时间。”
    “丞相放心,云必然拼死抵挡。”
    赵云却知道,诸葛亮想要说的不止这些。
    “亮昨夜夜观天象,原本北方帝星依旧明亮,可边上的将星暗淡,又见有一将星落于荆州,主有大将阵亡。”
    一说到这里,赵云心下黯然,今日自己一剑将夏侯信重伤,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诸葛亮似乎猜到了赵云的想法。
    “只可惜,那颗护卫在北方帝星边上的将星虽然暗淡,却始终不坠,此象当不应在夏侯信身上,如今子龙殿后,可要记得,一定要回来。昔年五虎上将,如今也仅剩子龙一人了。老人故去,新人未起,蜀中人才青黄不接,局势怕是要更加艰难了。”
    “关兴、宗预、狐笃、张翼、张嶷都心念汉室,只是如今年轻资浅,还需历练,假以时日,必然能成为大汉的栋梁之才。”
    赵云静静的听着,这些话听到一半,他心里就明白了,那坠落的将星恐怕应在自己的身上了。
    赵云和诸葛亮看着喧闹的大营,士卒们来来往往的整理行装,可两人之间始终保持着沉默。
    “子龙,”
    “丞相不必多言,云心中明了。”
    赵云接受了自己的命运,自己从黄巾之乱带着乡中壮勇参军,又孤身流浪天下,最后拜入刘备麾下,如今已经三十多年。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自己从北到南,又从东到西,再从西到东,征战了大半辈子。
    长坂坡是自己的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七进七出,杀得数十万曹军望风披靡,虽然最后被夏侯信威胁,再加上自己力尽被擒,可从此天下间都知道了常山赵子龙的名号。
    第二日,诸葛亮给赵云留下了2000人马阻挡曹叡大军。
    “子龙,且战且退,一定要回来。”
    诸葛亮握着赵云的手,依依不舍。
    “丞相放心,云必然护着诸位安然撤退。”
    说完,又转向关兴等人。
    “尔等皆是大汉后起之秀,假以时日,必然会是大汉栋梁。云征战半生,为光复大汉而战,如今我老了,能为大汉,为百姓做事情的时间,越来越少,能做一件,就做一件吧。”
    关兴等人听赵云居然说出了这样不吉利的话。
    “老将军?!”
    “将军?!”
    “你等且安心撤军,他日未必不能卷土重来,日后这光复大汉的担子,就交到你们的手中了,好好护持丞相。”
    赵云说完,就躬身一拜。
    其他人见状,立刻回礼,可心中却明白,这一去,这军中的定海神针恐怕是回不来了。
    诸葛亮率领大军先行两日,赵云则率领人马死死的守住谷口,如此,即便曹叡想要派遣大军堵截诸葛亮,就必须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