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魏延的想法
作者:黑千羽   三国之夏侯弃子最新章节     
    江陵城,魏延接到了曹叡的诏书后。
    “呵呵呵,子义这个人,即便是他的谋划,却还要假借陛下之口,不过这诏命,咱可不敢原封不动的执行。”
    魏延将这诏书扔在了边上,召集了麾下的诸将开始议事。
    “你们都说说,我这要是率大军离开这江陵城,谁会第一个来攻打?”
    魏延极为笃定,自己若是率领大军离开了江陵城,必然会有人前来攻打。
    “将军何以如此笃定,只要我等率领大军离开江陵,就会有人前来攻打?”
    一名副将立刻就开口问。
    “你们且看看,这江陵城的位置,控扼长江,又能够驻扎水军,如今我等从秭归而来,不断的操练水军兵马,目的不就是增强水军实力,到时候能够集结大军,顺江而下,破了孙权的屏障?这长江天堑一旦突破了,江东之地,还不是随我等驰骋?”
    魏延铺开了地图就说了起来。
    “将军是说,只要我等离开,这江东必然会有人前来破坏水军?”
    “兄弟你可不知道,这些年来,江东对江夏和江陵可是虎视眈眈,我们这边还好,江夏文将军那边因为靠近柴桑,这江东的士卒经常骚扰,至于我们这边,只要防住对岸的兵马就行了。”
    这人是老江陵了,在江陵城待了近十年,对江东士卒的动向极为了解。在关羽死后,江东占据了长江南岸长沙衡阳,时不时的就会过来骚扰一番,不断破坏江陵城及其附近的水寨。
    “所以,我意,即刻率领大军前往秭归,德达守城,我军到达宜都后,由你打起我的旗号,继续前往秭归,我则率领3000精锐士卒返回。这大半年来,我也受够了这些江东鼠辈了,总是不痛不痒的来骚扰一番,这回定要狠狠的插他一刀。”
    魏延说完,拔出了长剑,将自己的谋划说了出来。
    “文长,你这么做,怕是不妥,擅自改变陛下诏命,可是要。”
    “德达,只要你我能够立下军功,便是稍稍改变一下诏命又怎么了?陛下知道江陵城的重要,定然不会怪罪,说不得还会对我等封赏也说不定。”
    魏延毫不在意的摆摆手,自从到了江陵之后,这一年里面,对岸的江东兵马时不时的就来骚扰一下,实在烦不胜烦。自己正可以借着这次假意支援秭归的机会,将对岸的江东兵马打残,以此换来江陵城一段相对较长时间的安宁。
    “你慌什么?我又不是不去支援江陵城,只是晚个几天而已,再说了,这不是已经派遣兵马去支援仲权了么?仲权有了兵马支援,虽然拿不下秭归城,可是两军相持想来问题不大。”
    魏延估算着双方的兵力,而且对于拿下永安城并不抱太大的希望。不是魏延没有胆气,而是为将者,当知道一座城池有没有必要攻下,以及能不能攻下,还有攻下之后,能不能守得住。
    眼下李严虽然抽调了一半兵马走上庸,攻打宛洛,可留下的兵马足够守住江陵城,甚至于,只要自己这边一动,成都的诸葛亮就会率领大军前来,到时候又是一场消耗战,不值得。
    最后,魏延强势决定,就按照他的方案来,并且要孙礼要始终装作守不住的样子,又刚刚好能够坚持住,让对岸的江东兵马不断的渡江,让他们以为只要增加兵马就能够拿下江陵城。
    当天夜晚,江陵城打开,一支大军开始出城,朝着西面进发。无论怎么隐瞒,这么多人马的调动,又怎么可能瞒得过别人,即便不打火把,这么大的动静,足够让江陵城内附近的江东探子知道。
    但对于这样的调动,探子心中还不够确定,只能将江陵城兵马调动的消息传过江对岸。
    ————————
    “哼,魏延这家伙,又在玩什么花样?”
    潘璋得知了对岸兵马调动的消息,心中起了疑心。这魏延到了之后,就会不定时的拉出自己的兵马调动一番。自己虽然经常过江骚扰劫掠,可这魏延也不是什么善茬,也会时不时的调动兵马,自己若是不在意,这魏延就会立刻渡江,到自己的地盘上还以颜色。
    但是这次,魏延调动的兵马数量实在有些多,这又让潘璋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
    “将军,江上抓住了一个奸细,说是从蜀中来,想要见陛下和大都督。”
    嗯?
    这算不算是瞌睡送来了枕头?自己心中的疑惑没准这人就能够解开。
    “带进来,态度好点。”
    潘璋对这士卒吩咐了一句,这人就下去了,不多时,就带了一个文士进来。
    “原来是子敕先生,在下潘璋,久仰先生大名,恨不能和先生长谈,沾些文气。”
    潘璋一见这人,就记起来眼前这人了,之前秦宓就出使过江东,自己跟随在孙权身边,曾经见过。
    “见过文珪将军,若是能够和将军盘桓,自然是好事,可如今在下使命在身,还需要沿江东下,将消息告知吴主和陆都督。”
    和这么一个贪鄙无赖之人有什么好盘桓的,可作为外交家,秦宓却丝毫不显。
    “嗯?先生要出使我国,不知可是有什么要事?”
    “在下此来,是奉我家丞相之命,请吴主出兵的。如今我家李尚书策动上庸城申家弃暗投明,如今我大军已经攻下了宛城,兵锋直指洛阳和关东,那夏侯尚必然会调集兵马重夺宛城。”
    什么?李严居然直接攻下了宛城?
    那魏延调集兵马西去是干什么?增强秭归城的防守么?
    潘璋思来想去,这魏延去增援秭归的可能性很大,往日里调动兵马,都是大白天进行的,而且调动的数量都是千人以内的数股兵马,像这样一次性调动这么多兵马行动,必然是去增援秭归城,或者是去增援宛城?
    不,以魏延的性格,他必然是去秭归城,伺机截断李严的退路。
    一想到这里,潘璋的心头就热了起来。
    “哈哈哈,秦先生,贵我两家本就是同盟,前番江上巡防严密了些,可既然是秦先生,我自当亲派人马护送先生前往建邺柴桑,只是我这边却有一事拜托先生,我这正好有些公文要送往柴桑和建邺,到时候可以和先生同行。”
    潘璋打定了主意,将魏延调动大股兵马的事情报给陆逊孙权,并且将自己的想法也一并附上,就怕这一来一回,迁延时日,错过了战机。
    “区区小事而,再说,有将军派人护送,这沿途之上还能保证安全,是在下劳烦将军才是。”
    潘璋立刻就叫来了随军的书吏,带着他到了另外一处,自己口述,书吏动笔,将这些信息写成书信。
    “记住了,此信不见大都督和陛下,绝对不能为外人知晓。”
    “将军放心,在下定不辱命。”
    ————————
    “将军,你说咱们违背了李尚书的军令,进驻南乡,到时候追究起来,李尚书会不会怪罪咱们?”
    “恐怕事情不是那么容易啊,上庸城里应外合之下拿下,不是难事,可如今曹魏放弃了宛城,就有些不同寻常了,若是后方增援不足,恐怕李尚书孤军深入,不是什么好事情,相信李尚书事后不会追究我等的。”
    宗预站在了南乡城城头,在自己占据了南乡之后,就立刻向诸葛亮和李严两人都送去了信报,告知自己目前的位置,以及所带领的人马。
    “将军是说?”
    “别乱想,事在人为,丞相天人之姿,妙算无穷,此番定然能够一战而胜。”
    宗预目光看向了东方,荆州,那是自己的家乡,若是有可能,自己这些人定然是要打回荆州,打回家乡的。五年前,若不是江东鼠辈在背后插了二将军一刀,如今关中都说不定已经光复,大汉又怎会落到如此地步。
    “传令下去,谨守城池,然后和景山方向的陈将军联系,就说粮草军资可以从上庸取,我南乡也会供应。”
    “诺。”
    宗预安排完了这一切,目光又看向了武关和散关方向,如今曹魏集结大军在两地,却迟迟不动,到底在等什么?
    这些事情,也应当报知丞相,让丞相知晓。
    ————————
    赵云率领大军进入了永安城,全面接受了永安的防务,看着江面对面夏侯霸的驻军答应,心中一丝冷笑,若不是眼下要等诸葛亮率领大军前来,自己便出城马踏联营。
    可是看到上庸方向源源不断的军报传递回来,赵云的心中又起了疑惑。
    曹叡亲征,那夏侯信在哪里?
    这种手法,让赵云总感觉有些熟悉,就如同先前关中一战那般。
    夏侯信说不定就会从什么地方钻出来,又给自己狠狠的来上这么一下。
    “去后面看看,丞相大军到哪里了,顺便将这些军情全部都送过去。”
    赵云目前最重要的是守住永安,对夏侯霸军队进行威慑,牵制行动。
    “将军,对面大营里面今日进入了一批援军,看旗号打着魏字。”
    魏?看来是魏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