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调转方向
作者:黑千羽   三国之夏侯弃子最新章节     
    “这?怎么可能,诸葛孔明哪里来的底气?”
    众人对于钟繇的这个推测不敢相信。
    “哦?去,取陇西和汉中的地图来。”
    曹叡立刻下令,让内侍去将地图取来,自己要对着地图好好看看,诸葛亮的出兵意图,到底是怎么样的。
    很快,地图就被拿了过来,巨大的地图被打开,曹叡带着一群人开始对着地图看了起来。
    “若是拿诸葛亮真的率军攻打武都阴平,那我方应当如何应对?”
    “大王不必调动张合进入汉中,只需要派遣张合进入武都,占据郡治下辨就可以了,若是武都已经被诸葛想所得,则率军驻扎上珪和临渭,则诸葛亮也无能为也。”
    曹叡对着地图看了看,对于这个建议也觉得十分的中肯,想着钟繇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好,立刻派人传书,让张合率领兵马从陇西进入武都。孤随后率领大军便到。”
    “大王,此等事情,派遣一上将前去便可,打完还是在洛阳等候消息的好。”
    不管怎么样,只要曹叡一提起亲征,士族文官就提出反对意见。曹叡将目光投向了武将集团。
    “大王,此战乃是大王继位之后的第一战,至关重要,老臣以为,大王还是应当居中指挥,统筹四方才是,毕竟如今诸葛亮出兵汉中,已经拿下了阳平关,估计此刻已经在攻略阴平武都了,若是江东得了消息,恐怕也会出兵合肥、濡须口,若是大王去了陇西,那东面出了战事,那大王又该如何?”
    曹叡没想到夏侯惇居然也会反对,这让他觉得有些沮丧,虽然内心知道,曹叡还是有些不甘心。
    “大王,居中统筹便是,关键是在于用人,陇西汉中,地形复杂,非能征惯战,熟悉地形之人不能抵御,还望大王能够慎选大将,同时,派遣信使,提醒荆州和合肥,提防江东来袭,如此,方为王者当做之事,不应一隅之地而失全局。”
    夏侯惇不管曹叡的想法,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建议,顺带还轻轻的教育了曹叡一番,这就让曹叡更加的难受了。
    论公,夏侯惇这话是正确的。
    论私,他还是自己的祖父辈,在这个以孝治天下的环境下,自己还真不能怎么样。
    “关中督杜袭,文武兼资,我以为乃是最好的人选。”
    一提到这个,立刻就有人跳出来,提议让杜袭前去平乱。
    “大王不知可否听老臣一言?”
    夏侯惇看了文官中跳出来支持杜袭的人一眼,王朗。但并没有理会,只是说着自己的想法。
    “大王,此刻我大魏就有一人,曾随先王攻下汉中,夺取阳平关,又驻守陇西汉中多年,如果大王用此人为帅,想必汉中之事,不足为虑,若是用此人,想必百官也不会有太多的反对。”
    这话听到一半,钟繇的内心不由的一跳,朝中确实找不出比他更合适的统帅了,可这样一来,又等于是将他放了出来,想不到,就连老天爷也要给他机会啊。
    “叔祖是说?”
    曹叡想不到,意外居然来得这么快,心中更是想起了那句话:“姜,果然还是老的辣啊。”
    “正是,老臣保举夏侯信为帅,率领兵马前去汉中,必然能够马到功成。”
    众人还想着要反对,却不妨曹叡的话语更快。
    “传召,夏侯信为征西大将军,假节钺,截止雍凉兵马,负责击退诸葛亮,令到之日,即刻出发,另,将方才朝议的意见,也一并传达,不得有误。”
    王朗原本还想站出来反对,可曹叡已经将话说完了。
    而再想反对的时候,夏侯惇又立刻带领着曹洪等武将立刻回应。
    “大王英明。”
    钟繇看了看,知道事情已经成了定局,只能附和。
    ————————
    诸事议定,众臣散去,王朗追上钟繇,拉着钟繇走到一边。
    “元常,为何不与大王据理力争?”
    王朗心中有些不高兴,没想到钟繇居然会附和,这和之前上朝的时候,说的不一样啊。
    “景兴,杜伯侯如今年近花甲,再让他出征,他能否吃得消呢?”
    “那也不能让那绝户子领兵,若是此时他再立了战功,那哪里能够再压得住他?”
    “老天爷都在帮他,和老天爷斗,你,我,都不够格啊。”
    钟繇摇了摇头,这种情况下,怎么都不可能反对了。
    “其实,那汉中就算放弃了也没什么?”
    “景兴,你若是再说这话,恐怕武将就立刻会打上门去,此事莫要再说了。”
    钟繇摇了摇头,自顾自的离去,只留下王朗在那边叹息。
    ————————
    “若不是叔祖提醒,孤几乎忘记了还能这么办。”
    没想到诸葛亮率领大军前来,居然还能有这样的效果,在众人散去之后,不由得有些开心。
    “不过是区区小计罢了,大王如今也是为政日浅,且这些时日为称帝之事所扰,在这事上面自困也是难免,老臣不过是在边上为大王稍作提醒罢了。”
    夏侯惇陪曹叡在王宫内走着,很自觉的落后的半个身位,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
    “如此,此番出征的人马,不知叔祖可有人选推荐?”
    曹叡转过头,朝着夏侯惇问计。
    “不知大王可有想用的人?”
    “孤身边的姜伯约,少年英杰,喜好军事,若仅仅只做一护卫,实在是屈才了,想要让他去历练一番,还望叔祖能够成全。”
    曹叡这话,让夏侯惇看向了远远的跟在身后的姜维,对于他的能力,夏侯惇自然也是听说过,他和邓艾两人号称是双璧。洛阳城内诸多世家子弟对其多有不服,屡次挑战,却每次都被姜维轻松击退,一时之间,声名大噪。
    “大王既然有此想法,自然是好事,猛将起于卒伍,当年我随先王起兵,还没他年轻呢。”
    能够提携一把年轻人,夏侯惇自然极为高兴。
    可惜了,那小子就是那么桀骜不驯,与世俗格格不入,不然的话,又何必到如今的地步?
    夏侯惇心里想着其他的事情,在和曹叡又聊了几句之后,就转身回到自己家去了。
    很快,洛阳的命令就发出,夏侯信在收到诏命之后,立刻调转方向,直接快马追上大军。至于大军,由吕麒和姜维率领先行,许仪、夏侯衡暂领中军,陈群统领后军,负责粮草后勤。
    ————————
    “丞相,武都已经拿下了。”
    诸葛亮在中军大帐内听着外面传来的消息,总算是出了一口气。
    如今,赵云拿下了阳平关,和郭淮隔沔水对峙,时刻保持对汉中的威胁,调动曹真的兵马进入汉中,自己则是让张苞关兴等人出兵,攻打武都郡。陈氏、廖化等人攻打阴平。
    结果传来,武都郡已经拿下,阴平则是被夏侯尚看破,陈氏身死。
    “另外,得到消息,曹魏大将张合,正率领兵马从陇西出发,正在向武都进军。”
    诸葛亮得知消息,并没有露出任何的异样神色,只是对着地图开始看了起来。
    “去叫大家准备一下,大军准备驻扎到阳平关,另外再通知马谡前来大帐议事。”
    诸葛亮继续看了一遍地图,面对气势汹汹的张合,自己还是应当有所准备,至少要稳住武都的局势,再想办法拿下阴平,再夺取汉中,如此一来,自己出巴蜀的道路就变得更多了。
    很快,马谡便赶了过来,见到诸葛亮召见自己,当然心中欢喜,如今的马谡刚刚三十岁,对于建功立业更是极为渴望。
    “见过丞相。”
    “幼常,你来了,这是今日刚刚接到的军报,你且看看。”
    诸葛亮将几份军报递给了马谡。
    “子龙将军真神人也,居然一举夺下了阳平关,可惜了,没能全歼阳平关守军,还让郭淮跑了。”
    “什么?阴平方向受阻?”
    “二位少将军真乃将门虎子,初战便能够拿下武都,不过张合乃是曹魏宿将,久历战阵,怕是不好对付。”
    马谡看着军报,对于上面的信息评论着。
    “幼常以为,我军下一步当如何?”
    诸葛亮带着考校的神色,对马谡问出了这个问题。
    “丞相,在下以为,此战还是应当拿下桥头谷,桥头谷乃是阴平走剑阁的要道,若是这里不能控制在我军手中,则我军后续北伐必然要派遣一路兵马防备,使我军不能全力北伐,占据桥头谷,则我军北伐可以多一条选择,而且下一步攻打汉中也无后顾之忧。”
    “正是此理。”
    诸葛亮点点头,让马谡继续说下去。
    “至于张合大军前来,只需让两位少将军据城而守就好,而且此番北伐的关键,不在武都,而在沮县和阳平关,在汉中。”
    “好,便是如此,可如今攻打阴平受阻,我打算将大军前移到阳平关,可是我军后路却不能不防备,我打算让你去前关驻扎,保证我军后路和粮道,不知道你以为如何?”
    马谡听说要让自己领兵,心中高兴,可知道让自己去守退路,心中又有些不甘。
    “丞相何必大材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