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龙涎香
作者:煮酒笑余生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最新章节     
    张琛:“不知是何珍宝啊,让本相与韩大人也开开眼。”
    贾值:“绝非是下官自夸,此物确实称得上是难得一见的珍宝。也并非是下官所有,而是出海渔民所获,感念陛下隆恩,这才辗转送到了下官手中。”
    说话间,贾值掏出一个比巴掌稍微大点的小木盒。不是珍贵木材,极为普通的树木,上面的雕刻也粗糙简单。一看就知道这是普通人家女子用来装首饰的盒子,极为常见。
    看到这个木盒后,张琛与韩墨对视一眼,嘴上虽未言语,却看得出,两人都很好奇。
    木盒里面装的是不是珍宝暂且不提,进献给陛下,用这样的盒子也太说不过去了。
    在两人好奇的目光中,贾值小心翼翼的将盒子打开。木盒不大,里面的东西也不大,仅有拳头大小。
    韩墨:“贾大人,这是何物?该不会是一块被海水冲刷腐蚀过的石头吧?”
    张琛:“听韩大人此言,还真有些像。不过贾大人说此物是少有的珍宝,想必其中必有玄机啊!”
    听到两人的话,贾值笑道:“不瞒两位大人,本宫第一次看到此物时,深有同感,还以为是块海鱼的鱼骨。”
    韩墨:“我的贾大人啊,我与丞相甚是好奇,贾大人就别卖关子了,还是让本官长长见识吧。”
    贾值:“此物之名,书中早有记载,想必两人大人早有耳闻。据书中记载,此物乃是由龙的口水流到海上后凝结而成。”
    此话一出,张琛与韩墨对视一眼,同时看向贾值手中那个平平无奇的盒子,不由的深吸口气。
    “难道...此物便是...”
    “龙涎香?”
    张琛与韩墨的口中之语,组成了一句完整的话。
    “没错,此物便是书中记载的龙涎香。”
    得到贾值的肯定回答,两人弯着身子就凑了上去。仅凭贾值的一句话,就能不约而同的想到龙涎香,足见他们都是博览群书之人,纵使没有见过,也曾有所耳闻。
    “嗯,果真有香气扑面。香气似麝香之优美,微带壤香。”
    “除此之外,有些像海藻、木香、苔香,有特殊甜气和极其持久的留香底蕴,珍品,果然是稀世珍宝呀!”
    听到两人的轮番夸赞,贾值面露笑意:“二位大人果然博学多才,这龙涎香的味道独特而迷人,它散发着一种浓郁、复杂的香气。此生我也是第一次见到,更有传闻,龙涎之香,可飘十里。”
    张琛:“却有此等记载,只是我等无缘品味啊!”
    贾值:“呵呵,二位大人,不必惋惜。”
    贾值小心翼翼的将木盒收好,随后从袖筒内掏出一方蓝布手帕,裹得严严实实。
    韩墨:“贾大人,这又是何物?”
    贾值:“渔民返回之时,龙涎香上散落了些残渣,下官便要了过来。二位大人别误会,此物乃我花费十两纹银所购。”
    “就这...十两纹银!是不是有点贵了?”
    看到贾值打开手帕,里面散落的残渣,仅有指甲盖大小。
    “不贵不贵,这等奇珍异宝,能得见已是万幸,更遑论品尝了。今日得以与二位大人一同品鉴这龙涎香,实乃人生之大幸事!”
    “此言甚是有理,这十两纹银,本相出了。来人,取香炉来。”
    “丞相大人言重了,钱财乃身外之物,何足挂齿。”
    三人之中,张琛显然更有兴致。当即令家丁将香炉取来,亲自动手,小心翼翼的将龙涎香的残渣倒入,取来烛火引燃。
    香气弥漫而出,张琛深吸口气,毫不吝啬的夸赞道:“如登仙界,似游太虚,真真是令人沉醉其中,难以自拔啊!”
    初闻龙涎香时,可能会感受到一种深沉而神秘的香气,它如同一股轻烟,缓缓地飘散在空气中。这种味道常常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仿佛能带人进入一个静谧的世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龙涎香的味道会逐渐展开,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层次。它可能包含着花香、香料和香草的芬芳,这些香味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而诱人的香气图谱。
    龙涎香的味道持久而悠长,它能够在空气中萦绕许久。它的香气不仅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还能唤起人们的情感和回忆,让人沉浸在一种美妙的氛围中。
    总的来说,龙涎香的味道是一种独特而令人陶醉的香气体验,它的浓郁和复杂使得它成为稀世珍宝。每个人对龙涎香的味道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和描述,但都无法否认它那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没多长时间,整个后院被龙涎香的香气笼罩。
    雨越下越大,三人落座,品味着难得一闻的香气,频频点头,口中毫不吝啬的夸赞着。
    张琛无意中转头,看到矗立在身后的家丁,只见他欲言又止的模样,有些纳闷。他是前院的门房,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你有事情?”
    听到主人询问,这才急忙上前,低语道:“相爷,外面有人商贾前来拜会。”
    张琛闻言,眉头一皱,自从他来到梁都后,总有些当地的商贾乡绅前来拜会。开始也会见上一见,结果都是些前来巴结之人,目的也很纯粹,只是想抱住他的大腿。时间久了,他便定下了一条规矩。不再接受商贾拜会,若与公务相关,可直接到府衙办理。
    “本相已经说过多次了,这些商贾一概不见,有什么事情,可直接到府衙。怎么还敢到府上来,不见。”
    门房面露难色,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相爷,小的就是这样回复他的。可是来人自称是公孙世家的人,有要事相告,小的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才来请示相爷。”
    “什么公孙世家,告诉他,若是涉及到公务,可到府衙留底,本相看过之后,自会召见。”
    正在品味着难得一见的龙涎香,被人打扰,张琛心中自有不悦。
    见下人转身就要离去,韩墨突然开口道:“且慢。相爷,会不会是公孙娘娘的人?”
    有了韩墨的提醒,张琛如梦初醒,转头看向门房,询问道:“他可曾说是哪个公孙世家了吗?”
    门房面露难色的说道:“这...小人倒是没问。”
    贾值:“相爷,还是请来一见吧。下官听闻公孙娘娘掌管着一张情报网,说不定就是有什么急报送来。”
    听到两人的话,张琛也不敢怠慢,当即看向府内的管家,吩咐道:“你去一趟,将人请到此处。”
    时间不长,管家撑着油伞,带着一名四十来岁的男子,来到后院。穿过长亭,径直来到三人面前。
    “相爷,人带到了。”
    管家话音落下,只见来人上前,跪倒在地。
    “小人见过张丞相,韩刺史,贾刺史。”
    三人对视一眼,对他的身份基本已经可以肯定了。三人都是朝廷大员,即便走在大街上,绝非是普通商贾就能认识的,而他显然对三人身份了如指掌。
    “呵呵,快快请起。”张琛寒暄一声,询问道:“阁下是公孙世家的人?”
    “回禀相爷,小人负责公孙家在梁都的生意往来。今日收到我家娘娘的飞鸽传书。有一封密件转呈丞相,事关重大,小人不敢怠慢,故此前来冒昧打扰丞相。”
    “哦?不知是何事,如此紧急,还有劳阁下冒雨亲自跑一趟。”
    确定对方的身份后,张琛起身,亲自将他搀扶起来。
    只见他并未言语,而是掏出一根小竹筒,小心翼翼的送到丞相面前,这才开口道:“此为我家娘娘送与丞相的密件。”
    张琛见状,接过尚不足手指粗细的小竹筒,打开之后,将里面的小纸条抽了出来。
    纸条缓缓展开,看到上面的内容,张琛表情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片刻之后,张琛言道:“有劳阁下亲自冒雨跑一趟,请坐下喝杯茶。”
    “小人不敢,娘娘还有几句话,让小人转呈给丞相大人。”
    “请讲。”
    “朝廷最近不太平,张丞相多费心。”
    说完这句话,只见他又从怀中掏出一物,捧在掌心,送到张琛面前。
    “这是何意?”
    看着他捧在手中的那枚铜钱,张琛显得有些困惑。
    “这是娘娘送来的,至于何意,小人也毫不知情。”
    张琛抬手,稀里糊涂的接过他手中那枚铜钱,再次询问道:“娘娘可还有其他交代?”
    “只有这些。”
    “本相知道了,多谢。”
    “话已带到,小人不敢叨扰,告辞。”
    “好走,管家,替本相送客。”
    见对方要走,张琛也并未挽留,差遣管家代替自己将人送至府门外。
    “相爷,可是朝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在张琛看着手中铜钱发愣之时,韩墨的声音传入耳中。
    “娘娘这里只有一句话,陛下有旨,八百里加急,召本相一月之内返京。”
    “一月之内返京,这也太着急了吧!”
    “一个月的时间,确实有些仓促,恐怕相爷要一路快马北上了。”
    如何北上,张琛此刻倒是并没有太在意,只是送来的这枚铜钱,究竟代表着什么含义呢?
    “二位大人博学多才,不妨帮着本相想想,娘娘为何送来一枚铜钱呢?”
    张琛再次落座,将手中那枚铜板轻轻置于桌上。
    另外两人见状,小心翼翼的拿起铜钱,在手中反复观看。
    贾值:“相爷,娘娘此举,想必定是有深意,会不会是京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贪墨案,陛下想请相爷回京查察督办?”
    张琛闻言,轻语道:“有这种可能,不过京都有魏相坐镇,魏相为人刚正不阿,陛下不至于会召我回京。”
    韩墨:“相爷,会不会是魏相不方便出面,故此陛下才下旨召相爷回京?”
    张琛缓缓摇头,道:“京都可是第一国都,文武百官中更是卧虎藏龙,即便魏相不方便插手,还有其他大人。此事恐怕不简单啊,娘娘此举,必有深意。”
    贾值:“这一枚小小铜钱,能有什么深意呢?难道是国库缺钱,陛下想让相爷将梁都的银钱运送至京都?”
    韩墨:“贾大人此言也有些道理,陛下亲自南征平定南疆,而今塞北战事已经持续两年之久,虽说不久前已经停战,但战争造成的损失,势必会耗费大量银钱。”
    “相爷,人已经送走了。”三人思索之时,管家返回,一眼就看到了摆放在桌上的那枚铜钱,无意的插嘴道:“我朝铸造新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