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可以在沿海画一个圈
作者:蚍蜉   四合院:秦淮茹摸错门,能怪我?最新章节     
    虽说国家在强调共同富裕,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杜绝了有能力者晋升的途径,
    无论是你种田种的好,还是工作完成的非常出色,
    又或者具备为政者的能力,
    在如今这个社会,都不愁没有出头的机会,相反,国家会给予你极大的肯定和奖励。
    所以,对“能者”不公平这句话,本身就值得商榷。
    “但是,换一种方式呢?”
    程治国说道,“让有能力的人得到他应得的报酬,哪怕比别人多,
    然后让这位有能力的人,带动那些能力不足,或者没有能力的人。
    我觉得,这才是通往‘共同富裕’正确的路线。”
    这是什么说法?
    张宁珊面露不解,却知道程治国说的,绝对不符合党的方针:“马克思理论……”
    程治国打断了她的话,问道:“张记者觉得,我国为什么会取得抗战的胜利?”
    不等张宁珊回答,他接着说道:“是因为领导人将马克思理论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路线。
    但经济上呢?
    大熊国的经济建设,并不算成功,
    甚至很可能在不久的未来,他就会被米国彻底拖垮。”
    “治国同志未免太悲观了……”
    “并不是悲观,而是基于很多条件进行的推测,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程治国毫不客气的道,“事实会证明,大熊国的经济政策,是失败的,是没办法带领社会主义走向共同富裕的。”
    “是等到行不通的时候,才去寻找正确的方法,还是及早剖析我国的国情,制定出适合的经济政策?”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
    主题?
    张宁珊迷茫了,
    他们讨论的不是技术革命的事情吗?
    注意到主编气的想要杀人的眼神,她连忙说道:“治国同志,咱们还是回到技术革命的话题来吧。”
    “都是一样的。”
    程治国说道,“刚才你问我,我国的基础那么差,为什么我觉得咱们能把握住这次机会。
    是因为我站的足够高,
    我的理论站的足够高,
    所以哪怕基础稍显薄弱,也能起到拔苗助长的效果。
    当然,这里是褒义的。”
    “一个工厂的制度如此,
    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同样可以作此考量。”
    “就像刚才我跟你说的,追求集体公平,就必然会有损个人公平,追求个人公平,那集体公平就难以实现。”
    “但有没有一个折中的办法呢。”
    “集体公平没有确定可行的路线时,咱们为什么不先追求个人公平,再实现集体公平呢。”
    “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最大的区别,在于谁参与宏观调控。”
    “资本主义注重个人利益,个人利益甚至可以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他们的发展,都是以个人为中心,朝着周围进行辐射,被动的带动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发展,
    这种方式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就是,某个行业一个兴起,会有大量的人涌入进来,造成这个行业爆炸式的增长。
    坏处就是,一旦某个行业支撑不住,很可能会引起连锁式反应,引发经济危机,
    而这种危机,大概率会平摊到老百姓的头上。”
    “共产主义则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因为是国家在进行宏观调控。”
    “在这个前提上,其实发展经济的手段就会更显多样化一些。”
    “以前的人们是泗水而居,因为有水可以存活,有水可以种植,这一点放在现在,依旧是有用的。”
    “区别在于,生存的意义减小,交易的体量增大。”
    “科技发展如此迅猛,国家与国家的联系也变得更密切,
    往后几十年,国际贸易会成为一个国家重要的经济产业,而沿海地区,是明显具备优势的。”
    “单纯的强调全国性质的共同富裕,不仅会破坏这种优势,而且还会大大延长‘共同富裕’实现的时间。”
    “所以我们不妨先将公平性放在一旁,让沿海地区凭借自身的位置优势发展起来,然后由先富带动后富,再将国家的扶持力度,放到中部和西部地区。”
    “这种方式,也是可以的。”
    程治国的话说完,
    采访室内陷入了安静,
    这家伙疯了!
    这是所有人内心同时冒出的想法。
    如果是说车间的新规定,是忽略了集体利益的话,那刚才那番话,就是忽略了整个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利益,
    那会牵扯到多少人?
    如果这么做,
    将中、西部地区置于何地,
    将“共同富裕”这四个字置于何地?
    这家伙敢说这样的话,就不怕成为全民公敌?
    就不怕真的祸从口出?
    张宁珊感觉采访不下去了,扭头看向主编。
    然而主编此刻虽然脸黑的不行,却没有叫停采访的想法,
    程治国的话已经说出来了,
    现在制止又有什么用,
    顶多这期白录,回头压着不播放呗。
    “治国同志的策略……听上去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却忽略了我国的国情。
    不过我对经济不是太在行,就不和您讨论这个了。”
    张宁珊果断放弃争执,但又忍不住告诫道,“但是我相信,国家有很多聪明的人,
    治国同志能想到的,他们可能也能想到,治国同志想不到的,或许他们也能想到呢。”
    所以说,这种大事还是交给上面的人头疼吧,
    你就别瞎掺和了。
    “比我想的多的人未必有我想的对,
    比我聪明的未必有我看的远。”
    程治国咧嘴说道,“我知道在场的各位,都觉得我是胡说八道,但时间会证明我是对的。”
    “我也相信,时间是检验一切的标准。”
    张宁珊笑道,“不过未来的事情,谁又能说的准呢?”
    程治国笑了笑,道:“这一点,很快就能得到验证了。”
    采访到这里差不多就算结束了
    在程治国说出他的惊世骇俗的“一家之言”后,剩下的就是垃圾时间,
    采访的人无心采访,
    录制的人无心录制,
    张宁珊说了几句没营养的话之后,就赶紧草草结束了。
    再不结束,
    程治国说不定不仅在经济上指手画脚,还要抨击制度了,
    他们可不想被连累。
    亲自将程治国送到门外后,张宁珊马不停蹄地赶回了采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