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宋:开万世之太平(35)
作者:昭昭我心   快穿之我为女帝最新章节     
    “夫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不得为我谋划一番?”
    晏殊淡淡一笑,清冽的目光落到了之玉身上:“我如今不站出来公然反对官家立你为储,已是对你最大的支持。”
    “再说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个说法,放在我们身上可行不通。 ”
    “我不仅做过你的夫子,还做过你爹的夫子。”
    语罢,晏殊缓缓起身,淡然道:“走吧。”
    之玉眨眼,“夫子,我们去哪?”
    “我这些年,收了不少弟子,是时候该让他们见见你这个小师妹了。”
    闻言之玉眼前一亮,立马起身殷勤的扶着晏殊,“夫子,我们先去哪个师兄的的府上?”
    眼神淡淡的瞥了一眼兴致勃勃的之玉,无奈摇头道,“你这脾气,和你爹倒是相差甚远。”
    之玉嘿嘿一笑,“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我的脾气和爹爹不一样这不是正常的吗?”
    晏殊笑而不语。
    “你这性子,倒是块做帝王的料。”
    听到晏殊这么说,之玉笑呵呵的道:“谢夫子夸奖。”
    晏殊摇头,“但凡你爹爹的脸皮能有你厚,也不至于压抑这么多年。”
    之玉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不高兴的道,“夫子,我脸皮应该没有我爹爹的厚吧?”
    晏殊淡淡摇头,“这可说不准。”
    —
    立储的事情僵持了半月后,赵祯和朝臣达成了某种默契。
    每日上早朝时,赵祯必然要提一句立储的事情,而群臣必然反对。
    虽然立储没有成功,但京中的人,都重新考量了之玉一番。
    这些时日,主动结交她的人不在少数。
    就连之前不愿意做之玉夫子的范仲淹,这些日子对她的印象也改观了不少。
    当然,这其中少不了他们共同的夫子————晏殊,日日指着范仲淹的鼻子骂他食古不化。
    在赵祯的坚持下,之玉虽没有被立为储君,但她的身影,却时时出现在朝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臣对之玉接手政务的态度,已经变得习以为常了。
    毕竟官家坚持,他们再怎么反对也没用。
    再说了,只要不立公主为储君,其他的都好说 。
    八年后。
    “哇.......”
    婴儿强有力的哭声,在几年没有新生儿的出声的宫里显得格外的响亮。
    听到屋里传来婴儿的啼哭声,赵祯目光定定的盯着头顶的天空,目光满是祈求。
    希望上天看在他这些年还算勤政爱民的份上,赐他一个健康的孩子吧。
    他不想自己百年之后,安儿在这世上举目无亲。
    自从四公主也去世后,赵祯就没打算要孩子了。
    这些年,他不断看着自己的孩子离去,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仙人都说,他命里无子,他现在再怎么强求,也没什么用。
    可他经不住张娘子的一再恳求,所以还是再要了一个孩子,只希望,这个孩子是个健康的。
    “恭喜官家,张娘子成功诞下了八公主。”
    不一会,稳婆怀着忐忑的心情,出来给赵祯报了喜。
    听到是个公主,守在门外的人面色各异,不过这只是一瞬间的事,众人片刻间便调整好表情,一脸高兴的对赵祯道喜。
    “恭喜官家,喜得公主 ”
    听到是个公主,赵祯倒是没失望。
    毕竟他命中注定无子,就算生了儿子,可能也养不活。
    是个公主也不错,是个公主,以后能伴在安儿身边陪着她,只盼这个公主是个健康的。
    “吴御医,来给公主看看。”
    早就候在一旁的吴御医闻言,立马应了一声,“是,官家。”
    “张公公,去通知安儿,给她说她有妹妹了,让她来看看她的妹妹。”
    “对了,让她顺便想个好名字,八公主的名字,由她来取。”
    闻言张公公笑呵呵的点头,“官家,老奴这就去通知公主。”
    苗昭容闻言,立马便忐忑的站了出来,“官家,安儿和八公主是平辈,安儿怎能给八公主取名。”
    赵祯心情颇好的摆手:“安儿她........,是有个大福气的人。”
    “八公主的名字,就由她来取。”
    说完,赵祯把目光放到了从里面出来的吴御医身上:“八公主身体如何?”
    吴御医抬手摸了把汗,毕恭毕敬的答道:“回官家,八公主的身体比寻常孩子弱了一点,不过问题不大,只要好好将养着,定能平安长大。”
    闻言赵祯大喜,当即高兴的道:“赏,今日在场的人通通都有赏。”
    “吴御医,往后调理八公主身体的事情,吾就交给你了。”
    “你定要尽心尽力。”
    闻言吴御医恭敬的拱手,“是,官家。”
    赵祯看向旁边站着的皇后,满脸笑意的道,“皇后,我进去看看公主和张娘子,这里就交给你了。”
    皇后颔首,温柔的的答道:“好。”
    听到张公公带来的消息,之玉倒没有惊讶。
    毕竟御医说了,张娘子的产期就是这几天。
    不过赵祯让她给八公主取名这事,着实让她有些讶异。
    她一个当姐的,给妹妹取名字,这不是找御史参吗?
    此时头发已经花白的晏殊笑眯眯的摸了摸胡子,对着下面亭亭玉立的之玉道…“公主,今日的课就上到这里吧。”
    “我这几日有事,就不来宫里教学了,有什么事,你自己解决。”
    闻言之玉有些疑惑的打量了气色红润的晏殊一眼:“夫子,你有什么事,要不要我帮忙?”
    晏殊很不优雅的白了之玉一眼:“这么多年我教你的东西,你都忘狗肚子里去了?不该问的别问,这个道理都忘了?”
    闻言之玉无语的摇头:“我这是关心你,你这老头怎么一点都不领情呢?”
    晏殊打开折伞摇了摇,满不在乎的道:“你要是关心我,记得以后做皇帝了,让史官多夸夸我,让我名垂千古。”
    “现在我好得很,不需要你关心。”
    之玉哦了一声,起身道:“那我走了。”
    “老头,别想我哈。”
    晏殊嫌弃的摆手,“赶紧走吧,看到你就烦。”
    闻言之玉朝晏殊笑嘻嘻福身行了个礼,“知道你老人家烦我。”
    “我过些日子就离开汴京,好叫你耳根子清净清净。”
    闻言晏殊摸胡子的动作微微一顿,语气略带担忧的问道:“要去战场?”
    之玉颔首:“是。”
    得到肯定的回答,晏殊看之玉的眼里,藏着极深的担忧色。
    半晌,他闭了闭眼,轻叹道,“孩子........,出门在外,万事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