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大唐:我要天下太平(47)
作者:昭昭我心   快穿之我为女帝最新章节     
    武则天病好了后,之玉带着大唐的良将 ,浩浩荡荡的离开了洛阳,往室韦而去。
    神功元年,唐军破室韦、契丹和靺鞨,大军凯旋。
    自此,大唐疆土,广袤无垠。
    班师回朝的路上,李隆基意气风发的扛着大刀,晃悠的骑在马上。
    看到两边景色越来越熟悉,他叹息了一声,对旁边的李裹儿感叹道:“感觉才出去没多久,如今就要回来了。”
    “唉。”
    “希望回去后,皇祖母大发慈悲,别把我们留在宫中。”
    一旁英姿勃发的李裹儿点了点头,“希望吧。 ”
    “我可不想整日被拘着学习。”
    “再继续当年的日子,我觉得我会疯的。”
    见李隆基和李裹儿这么惧怕进宫,旁边的李仙蕙心中突然生出了几分庆幸。
    幸好当年姑姑把她带出去了。
    她要是被留下来,可能下场和堂姐他们差不多。
    听说堂姐他们在宫里的时候,每日有七个时辰都是在学习.........
    李隆基有些心不在焉的感叹:“现在仗打完了,以后我们想出来,是不是就困难了?”
    “想什么呢?”
    “仗啥时候打完了?”
    “本王给你们的舆图,你们是没看吗?”
    “周边还有那么多国家没有纳入大唐的疆土,你就说仗打完了,怎么一点斗志也没有?”
    李隆基还没感叹完,之玉便一掌拍在他头上,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道。
    听到之玉的话,李隆基眼神亮晶晶的。
    “姑姑,您的意思是说,我们还能继续打仗?”
    之玉很不优雅的翻了个白眼,“不然呢?”
    “你以为让你们练这么多年的武,就是让你在这次的战场上走过场啊?”
    闻言李隆基瞬间松了口气,“有仗打就好,我可不想回宫。”
    之玉无语的摇了摇头,“你们还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这世间,想投身在帝王之家的人数不胜数,你们这么嫌弃皇宫,当初就该投胎去寻常人家。”
    闻言李裹儿俏皮的笑道:“姑姑,投胎又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之玉好笑的摇头,“行了,到宫中后,你们都收敛一点。”
    “要是让你们皇祖母知道你们的小心思,小心你们被罚。”
    闻言两人齐刷刷的点头,“知道姑姑。”
    储君归来,百官相迎。
    看到一身红色盔甲,英姿飒爽立于马上的之玉。
    周围的百姓只觉得心安。
    有太女在,大唐再无外敌环绕,再无外人敢欺。
    大唐如今之所以这么安宁,全靠太女骁勇善战。
    如今的大唐,比之史书上的强汉,更加强盛不少。
    他们何其有幸,生于这盛世........
    班师回朝后,之玉开始接手政务,虽然她和武则天偶有分歧,但总体来说问题不大。
    回来没多久,之玉给了李隆基和李裹儿两条路,一条是带兵穿过西北方向的沙漠,为大唐开疆拓土。一条是扬帆起航,漂洋过海与其他国家经商。
    还没考虑多久,两人商量了一下,纷纷选择去征战。
    毕竟他们从小到大,被压着学了不少武艺,要是不去征战,那他们这么多年的苦不就白受了。
    对于他们的选择,之玉自然没有任何意见,给了他们一些兵,便把他们两个赶出去了。
    洛阳城外,李仙蕙见两人满脸都是逃离皇宫的喜悦,有些无奈的交代道:“战场上刀剑无眼,你们千万小心一些。”
    李裹儿无所谓的摆了摆手,“你就别担心我们了。”
    “万一有生命危险,我肯定抛下你哥就跑,绝对不会把自己放到危险境地的。”
    闻言李仙蕙有些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目光放到了李隆基身上,“三哥,裹儿姐姐性子急,你平时看着她点。”
    李隆基颔首,“你在洛阳,自己也小心些。”
    “这洛阳城看着安全,其实比战场还要危险。”
    李仙蕙含笑点头,“三哥放心吧,有姑姑护着我,我不会有事的。”
    李隆基点头,担忧的道:“虽有姑姑护着,但你也要自己立起来,莫要让人欺负了。”
    李仙蕙颔首,“好,多谢三哥教诲。”
    转头看了一眼洛阳城,李隆基释怀般的笑了笑,朝李仙蕙道:“为兄走了,仙蕙你自己保重。”
    李仙蕙朝两人拱手,“三哥,裹儿姐姐,保重。”
    —
    玉门关外,李隆基停下马来,回头眺望远方,神情复杂。
    见李隆基如此,李裹儿策马走到他身边,“怎么?后悔了?”
    李隆基释然一笑,“有什么好后悔的?”
    “仙蕙虽和我们一样,称姑姑为姑姑,但她早些年,就被皇祖母做主过继到姑姑膝下了。”
    “她如今,是姑姑的孩子。”
    闻言李裹儿有些莫名,“那你干嘛露出这副半死不活的表情。”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对姑姑的位置有什么想法。”
    李隆基摇头,“我能有什么想法?”
    “洛阳城那个地方,不适合我这种普通人待。”
    “我还是安心征战,给姑姑开疆拓土吧。”
    “什么东西能肖想,什么东西不能肖想,我还是明白的。”
    说着,李隆基看向面前黄沙,感叹道:
    “姑姑的战绩,太过于耀眼,也不知我此生是否有超过她的可能?”
    李裹儿耸肩,“尽力而为吧。”
    “能打下多少疆土算多少,只要尽了我们身上的责任就行。”
    听到李裹儿只能说,李隆基有些意外的看了她一眼,“这话从你嘴里说出来,让人听起来怎么这么怪呢?”
    闻言李裹儿神色一阵扭曲,半天后才咬牙切齿的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李隆基耸肩,嗤笑道:“能有什么意思?”
    “你向来心高气傲,不像是能说这种话的人。”
    李裹儿翻了个白眼,“什么心高气傲。”
    “我承认,我是肖想过不该肖想的东西。”
    “但看到仙蕙在百官面前应对自如的样子后,我就死心了。”
    “姑姑选仙蕙,并非没有道理。”
    “我文不成武不就,真要坐上那位置,肯定没有仙蕙做得好。”
    “咱俩日日抱怨课业苦,但仙蕙学的东西,比我们学的多太多了,这么多年,我却从未听她抱怨过一句................”
    “明明她比我还小,可她,比我稳重多了。”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姑姑的眼光,那位置要是交到我们两个手上,怕是没几年就被败完了。”
    李隆基叹息了一声后,摇摇头道:“说来说去,就是咱们不如仙蕙优秀罢了。”
    “不过没关系,仙蕙是我妹妹。”
    “只要我这辈子不做造反的事情,荣华富贵就算保住了。”
    听到李隆基的话,李裹儿朝他拱了拱手:咱们可是一起长大的情谊,苟富贵,勿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