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吸收小行星的能量
作者:张穆九   天灾末世,我带着空间重生了最新章节     
    阎老望向李冰,眼神中闪烁着激动:“李冰,你立刻将这颗小行星纳入空间之中,它的内部蕴藏着海量的能量。”
    他紧握的双手微微颤抖,仿佛能透过空气感受到那股即将喷薄而出的力量:“这股能量,足以支撑华夏基地的幸存者在我们的空间内安稳地生活一年半之久,为我们争取到更多的时间与希望。”
    李冰眉头微皱,心中有些迟疑,但看着阎老坚定的目光,她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
    她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打算将那颗体积庞大的小行星牵引至华夏大陆。
    然而,就在她意念触及小行星的瞬间,一股强大的阻力如同狂潮般涌来。
    小行星仿佛有着自己的意志,它并不愿意被轻易束缚。
    它的表面开始泛起淡淡的蓝光,那是内部能量在躁动的迹象。
    李冰的眉头紧锁,她感受到自己的意念在与这股神秘力量进行激烈的较量。
    她加大意念的输出,试图突破小行星的抗拒。
    但小行星似乎更加狂暴了,它的蓝光越来越亮,仿佛要挣脱一切束缚。
    李冰的身体开始颤抖,她的体力在迅速消耗,额头上渗出了豆大的汗珠。
    她咬紧牙关,调动起自己所有的力量,与小行星进行最后的较量。
    她甚至召唤出了一批力量型异能者,让他们在小行星的后方助力推行。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小行星终于被成功地引入了空间之中。
    它悬浮在华夏大陆的上空,如同一轮银色的巨月,洒下柔和而明亮的光芒。
    整个夜空仿佛都被它点亮了,而那之前困扰众人的奇怪脉冲也在此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虽然肉眼无法看见能量的流动,但人们都能感受到那股磅礴的力量正在被华夏大陆缓缓吸收。
    它融入了这片土地之中,滋养着万物生长,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带来了希望与力量。
    从此,这颗小行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月行星。
    与此同时,另一个好消息传来——另一支异能者队伍成功归来,他们带回了漂亮国储存在北极深处的黄金储备。
    这些宝贵的资源被迅速纳入空间之中,使得华夏基地的能量储备更加充足。
    如今,预计足以支撑华夏基地在空间内生存长达三年之久。
    解决了眼前的燃眉之急后,华夏基地的高层与科学家们齐聚一堂,共同商讨人类的未来。
    聂老、姜老、阎老和李冰,也一起参加。
    基地长率先发言,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我们面临的形势严峻,小行星群的撞击已迫在眉睫。我们必须迅速做出决策,为人类的未来找到出路。”
    他环顾四周,鼓励道:“请各位畅所欲言,将心中的想法和建议都提出来。”
    华夏基地研究所的院长何老首先站了起来,他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目光深邃:
    “我建议我们将李冰送往月球。月球作为离我们最近的自然卫星,其环境相对稳定,我们可以在那里建立基地,为华夏基地的幸存者提供一个新的家园。”
    “三年时间,必定能够建立一个可以容纳所有幸存者的基地。”何老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一位年轻的天文学家提出了质疑:“月球的环境是否适合人类生存,我们还需要进行详细的考察和评估。万一在三年内,月球的基地并未建成,我们该如何应对?”
    这一问题让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但紧接着,又有一位科学家提出了另一种方案:
    “我认为我们可以先不去月球,而是去寻找类似月行星这样的小行星。如果我们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比如三十年,那么即使犯错也有机会弥补。即使月球基地的计划失败,我们也可以在太空中慢慢寻找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然而,这一建议立即遭到了反对:
    “寻找小行星固然可行,但为何要舍近求远?即将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群,其成分必定与月行星相似,蕴含着强大的能量。我们可以利用李冰的空间能力,将这些小行星纳入空间之中,为华夏基地争取更多的时间。”
    何老听到这里,眉头紧皱,忍不住怒斥道:
    “你是在让李冰去徒手抓住那些高速运转的小行星吗?这种提议简直荒谬!你究竟是谁的学生?赶紧回去好好反省!”
    会议室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每个人都明白,这是一个关乎人类未来的重大决策,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经过短暂的沉默后,基地长再次发言:
    “我理解大家的担忧和顾虑。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害怕失败而停滞不前。月球作为离我们最近的自然卫星,其稳定性是我们目前最好的选择。同时,我们也不能放弃寻找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的机会。”
    他看了何老一眼。
    何老也站起身看向众人说道:
    “关于月球的环境问题,我们可以组织专家团队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利用我们手中的资源和技术,对月球的环境进行改造,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同时,我们还可以开展其他计划,如寻找类似月行星的小行星等。这样即使月球的基地建设出现问题,我们也有备选方案。”
    一位生态学家站起身补充道:
    “我完全同意基地长和院长的观点。我们可以在月球上建立生态循环系统,模拟地球的生态环境,为幸存者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生活空间。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月球作为跳板,继续向更远的太空探索。”
    一位天文学家也点头表示赞同:
    “月球的环境虽然与地球有所不同,但我们的技术已经足够先进,可以克服这些困难。而且利用月球的跳板作用,我们未来还有可能发现更多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那么关于时间的问题呢?”有人提出了疑问:“我们只有三年的时间啊。”
    “时间确实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另一位科学家站起来说:“但我仍然建议我们优先考虑月球计划。同时,我们也不能放弃寻找其他小行星的机会。这样既可以确保我们的生存空间得到拓展,又可以为我们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还有人提议:“为什么一直把目光聚焦在月球上,火星也是一个可以建立基地的星球。既然所有的星球都要考虑重建氧气系统,我建议去火星,毕竟火星的直径越是月球的两倍,可塑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