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再聚(二)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度韶华最新章节     
    “年轻人就是热血冲动。”冯长史今晚喝了不少酒,酒意上涌发了一通牢骚:“明知不可能的事,还来做什么?”
    “他这一来不要紧,我们王府上下都跟着麻烦受累。郡主要出面招呼,走的时候还要备一份礼物。”
    “还有,这么多人,吃住几日也是不小的开销。我们南阳郡粮食虽多,也不能这般浪费。”
    陈长史被逗乐了,伸手拍了拍老友肩膀,调侃道:“你这掌管户房内务的右长史,可是越来越抠搜了。连这一点口粮也计较上了。”
    冯长史瞪眼:“我怎么就不能计较了?三位钦差去赈济抚民,粮食大半都是我们南阳郡出的。现在走都要走了,还来南阳郡打秋风,我心里窝火得很。”
    陈长史哈哈大笑。
    冯长史酒劲一过,也笑了起来,自嘲道:“给郡主当家管粮管银子,实在太难了。我以前也不这样的。”
    “能者多劳。”陈长史笑着哄道:“这差事,除了你,也没别人做得来。王府离了谁都能转,唯独不能缺了你。”
    冯长史笑着呸了一口:“你当我是不懂事的小姑娘不成,张口就是不能少了我。我都这把年岁了,还能再干几年?”
    “最多再干五年,我就得致仕养老了。”
    冯长史比陈长史大几岁,今年五十有五,再干五年,就到六旬了,确实到了该告老的年龄。不过,正经的朝堂高官,譬如王丞相安国公这等级别的,当差到七十也是有的。
    陈长史笑道:“你想五年后告老,那就得培养一个能接你差事的能臣出来。不然,到时候就是郡主肯放人,你自己也放心不下。”
    冯长史挑眉一笑:“这还用你提醒,我已经挑好人选了。”
    “汤有银?”陈长史笑问。
    冯长史点点头:“他今年三十一,精明能干,做事沉得住气。再磨炼个四五年,也就能当大用了。”
    郡主重用汤家,一力抬举汤有银,偏巧汤有银也是个争气有本事的,自然要好生“磨炼”。
    陈长史笑道:“你悠着点,也别练得太狠了。”
    冯长史却道:“玉不琢不成器。汤有银到底没经过科举,出身欠缺了些,如果没有过人的能耐本事,哪里能服众。”
    “他自己心里也清楚得很,不管我派什么差事,熬到三更半夜从不吭声,时常向我请教。”
    想要好前程,就得有相应的本事。不然,凭什么轮到他出头?
    东拉西扯了一会儿,冯长史也累了,起身回去休息。
    陈长史没急着睡,在烛火下写了一封信,然后令人连夜送了出去。
    王瑾一腔少年情思,确实值得赞许。可惜,襄王有梦神女无心,郡主显然没这份心。他这个左长史,少不得要暗中操心,为郡主解决这一桩小麻烦。
    这一封信,是写给一位朝中老友的。此人正好和王丞相私交不错,可以私下去“提醒”王丞相一二。
    ……
    这一夜,王瑾心思万千浮想联翩,过了三更才勉强入眠。隔日一早,早早便起身。
    姜韶华有晨起练武的习惯,王瑾打听过后,便去了练武场。
    第一次见到姜韶华练武的少年郎,很难不被那道矫健飒爽的身影震慑。王瑾站在数米之外,几乎看呆了。
    姜韶华耳力目力都十分敏锐,王瑾一来,她就已察觉。不过,她并未停手,像平日一样练到结束。气血充足,精神奕奕,额间微微冒汗。
    “王舍人怎么不多休息,一大早就过来了?”姜韶华嘴角含笑,不疾不徐地迈步过来。
    王瑾白皙的俊脸悄然泛红,笑着应道:“早就听闻郡主身手厉害,凌厉无双,今日终于得见。臣钦佩至极。”
    姜韶华淡淡笑道:“人各有长。王舍人才学过人,擅长书法和棋道,是大梁千里无一的少年才俊。”
    “最难得的是,王舍人用心当差,心惜百姓,本郡主心中也敬佩得很。”
    王瑾被夸得全身轻飘飘的,俊脸闪出平日少有的神采。
    然后,郡主话风一转,语气中流露出惋惜:“只可惜,王舍人出身王氏,将来怕是会被王丞相所累,做不了大梁肱骨之臣,甚至会被众人指责唾骂。一想及此,我便为王舍人惋惜不已。”
    王瑾:“……”
    王瑾神情僵硬,,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
    换了别人这般当面说自己亲爹的不是,他早已当面怒斥回去。可说这番话的人是姜韶华,语气又是这般理所当然,他非但没办法反驳,甚至生出了一丝羞惭。
    “两年前北方旱灾,王丞相应对不及时。紧接着蝗灾,王丞相依旧无所作为。平州大乱,是因何而起,众人都明白。”
    姜韶华定定地看着王瑾,语速并不如何激烈,话语却犀利至极:“身为一朝丞相,既无容人之度量,也无怜惜百姓之心,有治国的本事,却将大半心思放在了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大梁北方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想来这几个月你也都亲眼看到了。”
    “我问你,这到底是谁的责任?”
    王瑾哑然无语,无言以对。
    先帝重病卧榻,政务交托于王丞相。新登基的天子尚且年少,治国还是依靠丞相。
    所以说,大梁北方如此混乱,百姓苦不堪言,不怪王丞相还能怪谁?
    “还有,平州瘟疫爆发,平州乱军确实该死。可其余普通百姓,又有何罪过?”
    姜韶目光骤亮,犹如两道剑光犀利逼人:“朝廷召钦差回京,除此之外,还有何对策?可曾派太医前去治疗瘟疫,可曾打算派钦差去抚民安定人心?”
    “没有,丞相大人什么也不打算做。朝廷不管平州,任由瘟疫横行,死多少百姓都不在意。瘟疫蔓延至其余州郡也无妨。反正离京城遥远,死的都是北方百姓,乱不到京城去。”
    “王瑾,你告诉我,这都是谁之过错?”
    王瑾根本无力和那双明亮如箭的黑眸对视,下意识地移开视线,后退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