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大争之世
作者:四七二五   玄幻修仙:乡下少年的求真之旅最新章节     
    “父皇!!”
    一声雄浑的呼喊回荡在宏伟的大殿中,华贵战甲的青年如风一般从大殿之外狂奔而来,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知的惊慌与忧虑,紧紧凝视着高坐于龙椅之上的垂暮帝王。
    “您……真要御驾亲征吗?”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颤抖,仿佛难以承受这即将到来的巨变。
    帝王缓缓抬起那双深邃的眼眸,望向青年,枯槁的面容上浮现出一抹深沉的微笑,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厚重。
    “陇儿,我的生命之火已近熄灭。天朝的那位强者,自百年前踏入归元巅峰之后,便如神龙般隐匿于云雾之中,天朝的子民也退守坚固的主城,静待风云变幻。”
    他伸出那只布满岁月痕迹的手臂,从璀璨的龙袍中探出,以微弱却坚定的力量从龙椅上撑起疲惫的身躯。
    青年见状,如同忠诚的骑士般迅速上前,稳稳地扶住了他。
    帝王的目光穿透了大殿的辉煌,投向外面那片灰蒙蒙的天空,仿佛能洞察到历史的波澜与未来的风云。
    “大世已至,我若不能在这乱世之潮中为你撑起一片天空,我们的国度恐怕将步那尘宇国的后尘,走向衰亡,最后落个亡国灭种的下场……”
    青年扶着帝王的手微微发颤,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要承担起这份沉重的历史使命。
    “父皇……那家伙真的不再管他们了吗?祂……是否已经陨落?”
    帝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他枯瘦的身躯骤然爆发出一股威严的力量,挥手间将青年打跪在地。
    “放肆!那位是你能妄加议论的吗?”
    他的声音如同雷霆般在大殿中回荡。
    随即,他转身向东方深深一礼,口中念诵着古老的祝词,仿佛在向那位神秘的存在表达着深深的敬畏与祈求。
    礼毕,他缓缓转身扶起那青年,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许。
    “化婴之境可享千年寿元,蕴神之境更是超越凡人想象。对于那位还在蕴神之上的存在来说,百年闭关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你千万不可轻率地提及它的名讳,以免引来灭顶之灾。”
    他凝视着青年的双眼,仿佛要将这份历史的重任交托给他。
    “此次征讨九师国,不仅是为了我们的国度,更是为了这片大陆的未来。九师国虽然国力衰退,但那座神秘的大关却让他们始终屹立不倒。我们不知道一旦触动九师国,会否惊动那位大关的创立者。但现在,那位闭关已久,对疆域的控制力大不如前,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他轻抚着青年的头顶,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许与忧虑。
    “弱肉强食,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就像我们对九师国心生贪念一样,比我们更强大的国家又怎会对我们没有觊觎之心呢?”
    言罢,他扶起青年缓缓步出大殿。每走出一步,他那枯槁的身体便似乎恢复了一丝生机与活力,枯槁的身体不断充盈。当他踏出大殿的门槛时,那苍老的面容已然恢复成中年时的英俊与威严。
    “大争之世已经到来,不搏就死,不争就亡!”
    他振臂高呼,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平原上,
    “全军听令,即刻出征!为了我们的国度、为了我们的未来,此战必胜!”
    “必胜!必胜!!必胜!!!”
    下方,无尽的兵卒齐声呐喊、气势如虹,声震九霄云外,仿佛要撼动这天地间的一切规则与束缚。
    …………
    营帐之内,气氛凝重。
    武良紧盯着面前的沙盘,眉头深锁,仿佛在解读一场未知的战局。
    “青桑国此次行动,显然是志在必得。”
    他沉声说道。
    智囊在一旁颔首,他的手指轻轻滑过沙盘上那支以青色标示的青桑国部队,解释道:
    “将军,我们的间谍带回的消息显示,青桑国主青梧已经整装待发,御驾亲征。除了几个关键的防守关口,他们几乎将所有的兵力都调往了与我国东部边境相邻的九连关。”
    随着智囊的解说,青色部队在沙盘上被进一步细化,分化出数支小队。
    “更为严峻的是,他们不仅出动了大量的普通士兵,还派遣了十个落日营的精锐。甚至,辟谷境的大将也只留了一位在国内防守,其余的全都率领两个落日营和三支常规军,向我国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智囊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然而,武良却显得异常冷静。他微微点头,表示对局势有所了解,但并未流露出过多的惊慌。
    “他们的攻势确实很猛烈。”
    他淡淡地说道,随后目光转向一旁的军需官,手指轻点沙盘上的黄色部队,
    “九狮军是否已经准备就绪?”
    军需官立刻回应,他躬身行礼道:
    “回禀将军,九狮军已经整装待发!”
    武良满意地点头,随即走出营帐。而外面的景象与九连关的山谷地形截然不同,眼前是一片辽阔的平原,视野开阔。
    他抬手遮挡着并不刺眼的阳光,目光远眺东南方向,
    “青桑国,你们来势汹汹,但我们也不会拱手而降。”
    武良一个翻身骑上一旁侍卫牵来的骏马,同时一声令下:
    “传我命令,九狮军全速前进!”
    随着他的命令,营帐迅速被收起,大批修士如潮水般从一望无际空无一物的草原上瞬间涌现,他们的步伐坚定有力,目标只有一个——青桑国都。
    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武良率领的九狮军如同一支利箭,锐不可当地射向远方的敌人。
    在千里之遥的九连关,郑潇孤身站在巍峨的城墙上,望着天边那如黑云般压来的敌军,不由得露出一丝苦笑。
    “真没想到,我们竟被他巧妙地摆了一道。”
    他感慨万分地说道。
    姬天语淡淡地瞥了他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无语:
    “请注意你的措辞,‘我们’并不准确,这是你自己做出的承诺。”
    郑潇的思绪回到了他们抵达良将府前的那次谈判。
    当时,武良在听闻了郑潇的需求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只是提出了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要求。郑潇并未多想,既然是“小忙”,那对他而言自然是举手之劳,于是便轻易地应允了。
    然而,随后从卜天司传来的情报却让他恍然大悟。原来,与九师国毗邻的青桑国即将发动战争,而这一切,都是武良精心策划的局。
    从他们踏入九师国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落入了武良的算计之中。当初在九师国边境,姬天语所感受到的那股气息,并非夜鬼,而是武良!他故意将夜鬼驱赶至他们附近,从而使双方结仇。
    之后在七莲山的会面也是如此,武良早已将雾夜门彻底镇压,然后故意泄露出一丝气息来吸引他们前来。
    这一切的精心布局,都是为了将他们两人引到九连关,利用他们的威名来震慑敌军。虽然武良并不知晓他们与循古教及天朝的深厚背景,但仅凭两个少年辟谷天才的名头,就足以让青桑国的百万大军望而却步。
    “这狐假虎威的把戏,他倒是玩得挺溜!”
    郑潇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武良的不满。
    不过,他们之间的关系本就是互相利用,只要武良事后能给出足够的报酬,他甚至不介意为九师国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