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世纪逼空案(免费)
作者:挖掘机我家不强   我怎么成金融圈大佬了?最新章节     
    大众汽车的创始人之一是费迪南德,他是大众汽车的第一个设计师,也是甲壳虫的设计师。
    虽然大众汽车当时是德国国有企业,但是费迪兰德在大众的地位就如教父一般,同时他也是保时捷汽车的创始人。
    费迪南德在加入大众之前已经创立了保时捷汽车,并且近百年来两家公司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经常相互委托开发,互用技术、合作开发等等。
    保时捷家族一直都将保时捷汽车与大众汽车都视为费迪南德的遗产,而保时捷家族也一直在寻求让大众重新回归到保时捷家族旗下的机会。
    时间到了2005年,按《新京报》的报道,保时捷公司在10月7日宣布,在收购了大众8.27%的股份(普通股)之后,保时捷已经成为大众汽车的最大股东。
    加上其原来持有的10.26%的股份,保时捷总共持有大众18.53的股份,保时捷撑起将来计划购进了更多的大众的股份(普通股)。
    从2004年开始,保时捷就一直增持大众的股份,但是他收购大众面对最大的障碍并不是现金压力,而是一部法律:《大众法》
    根据《大众法》规定,任何一个股东,按其持股比例享有表决权,但是不得超过20%。
    也就是说如果你拥有15%的普通股,你就享有15%的表决权,如果你拥有20%的普通股,你拥有20%的表决权,如果你拥有30%的普通股,你仍然只有20%的表决权。
    与此同时,德国萨克森州政府持有大众20.1%的普通股。
    这意味着无论保时捷持有多少股票,都无法在表决权上超过萨克森州政府,也就无法成为控股股东。
    《大众法》之所以这样规定,就是为了防止大众这样的德国最重要的企业被外国企业收购,而设立的,所以大家一开始并不看好保时捷对大众的收购。
    但是欧盟委员会从2005年开始起诉德国政府,要求德国政府废除《大众法》
    请注意,起诉德国政府的,并不是像国内很多媒体所说的,是保时捷公司,而是由欧盟委员会起诉德国政府。
    也正是这个时候,保时捷开始加大收购大众汽车股票的力度(仍任是有表决权的普通股)。
    随着保时捷一点一点收购大众汽车的股票,大众的股票也随之上涨,普通股东2005年初的31.8欧/股,到了2006年年末的高点,达到了86.29欧元/股。
    而到了2007年3月,保时捷已经拥有大众30%的股票(普通股)。
    2007年的六月保时捷召开了一个特别股东大会,这个特别股东大会通过了公司重组的决定,重组就不说了。
    而同时更振奋人心的消息也开始传开,欧洲法院于2007年10月23日作出裁决,要求德国政府废除《大众法》,保时捷公司把这作为2006~2007财年最重大的事件写进了财报的第一段的文字。
    最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欧洲法废除了《大众法》,国际法和国内法,欧洲法,不赘述。
    受此消息的鼓舞,大众的股价在2007年的10月31日涨到了197.9欧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大众的股价涨幅超过100%。
    看到保时捷不停的收购大众公司股票,推动大众公司的股价上涨,很多对冲基金开始蠢蠢欲动。
    他们认为大众公司的股票已经上涨了4倍,股票完全是虚高,不做空干什么?
    盘他。
    由此保时捷和对冲基金展开了一场针对大众股票的多空对决。
    虽然欧洲法院已经裁决要求德国废除《大众法》,保时捷是否就可以顺利的收获大众了呢?
    一开始大家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保时捷继续在市场上收购大众的股票。
    德国政府并没有直接向欧盟屈服,德国依据欧洲法院的要求修改了《大众法》。
    修改后的《大众法》确实删除了大众股东表决权不得超过20%的规定,但是,以下内容将被保留,即:
    公司的重大决议必须由股东大会超过80%+1股的多数通过,关闭工厂或迁徙必须获得公司监事会的职工代表同意。
    因此在新的《大众法》的规则下,由于萨克森州政府20.1%的普通股持股比例,保时捷公司是有能力收购大众的,但是无法实现绝对控制。
    既然持股50%与持股75%都无法绝对控制大众,那保时捷还有继续增持大众股票的动力吗?
    对冲基金认为,保时捷已经无心再继续收购大众了,股票大跌马上将会到来,于是加大了对大众股票的做空。
    令人惊讶的是,保时捷仍然持续收购市场上的股票,同时动用舆论向德国政府施压,欧盟委员会也在批评德国政府,要求德国政府修改新的《大众法》
    大众的股价继续被保时捷推高。
    到了2008年的9月底,德国女老板参观了大众公司,力挺新的《大众法》,她表示,政府将极力向欧盟委员会作出解释。
    啥意思呢?
    就这是改,我们是不会改的啦,我们会去解释。
    但是解释完了,法律是不会修改的,《大众法》还是《大众法》
    这個时候,各种信息都越来越对保时捷不利,各种对冲基金都不愿意错过这么好的一个做空的机会,不仅德国的对冲基金来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对冲基金也来了,老美的对冲基金也来了。
    这么多的对冲基金,就不担心保时捷继续增持大众的股票,继续推高股价吗?
    出于两点考虑对冲基金认为做空是最好的选择。
    第一点当然是基于股价,在2008年10月9号,大众的普通股已经涨到300欧/股,这个价格已经是2005年年初的10倍,是2007年年初的3倍,怎么看都是虚高的股价。
    虚高的股价,一旦保时捷接不住,就一定会一路狂跌。
    第二点是全世界的对冲基金都冲了进来,虽然保时捷可以继续收购大众,但对冲基金可以充当空方,当空方的力量大于多方力量的时候,股价一定会下跌。
    而随着股价的升高,保时捷收购大众股价的成本就会越来越高,相反的,做空的盈利空间会增大。
    除了以上2点以外,根据德国的《交易所法》法和《证券交易法》的规定,投资者以买入股票的形式,对一家上市公司持股超过30%以后,如果再增加自己的股份就必须进行公告。
    保时捷早在2007年他的持股就已经达到了31%,也就是说,保时捷的一举一动都在对冲基金的眼皮底下,根本不用担心保时捷会有什么花招。
    就算保时捷财力雄厚,能一直持续的收购股票推高股价,大不了形势不妙见机离场就是了。
    综上考虑,对冲基金也越来越有恃无恐。
    所以随着保时捷持续推高股价,对冲基金持续的做空股票。
    空方不知道危险离他们越来越近。
    时间到了2008年的10月16号,大众的股价被推高到了近400欧元,股价已经严重虚高,而保时捷的持股数量也停在42.6%,看上去保时捷已经后劲不足了。
    果不其然,从第二天开始股价断崖式下跌,从16日的近400欧元/股,跌到了24日的近200欧元/股,而此时对冲基金觉得胜利已然来临。
    他们一路高歌猛进,空单数量已经占到了普通股的10.4%,他们的一只脚已经踏进了深渊,而他们却茫然无知,因为他们忽视了法兰克福交易所的一项特殊的交易规则,可以让人规避《证券交易法》要约收购的规定。
    这项规定是针对期权的,关于什么是期权,嗯,不说了。
    特殊的交易规则是:
    如果投资者支付了全额的现金去购买期权,而不只是支付了股价的一部分的权利金,就可以自行决定什么时候公布期权仓位,而不管你已经持有了该公司多少的股票。
    这项规则之所以被对冲基金所忽视,是因为根本就没有人用过。
    期权,期权,有哪个sb会缴纳100%权利金的?
    我tm要是100%交,我干嘛不直接买项目,还来给你赚利息啊!
    所以,所有的基金经理都忘了法兰克福交易所还有这样一条规则,而保时捷正是利用了这项被人遗忘了的规则,让空方陷入绝境。
    保时捷除了其公布的股票仓位以外,一直在偷偷的购入期权。
    在2008年的10月26日,这是重要的一天,这是一个星期天,保时捷宣布其持有31.5%的期权。
    这条消息就像深水里面的一枚炸弹,让所有的对冲基金都慌了神。
    为什么呢?
    数学题:
    保时捷拥有股票:42.6%,期权:31.5%,合一起就是74.1%。
    萨克森州政府:20.1%
    总数:94.2%
    普通股100%流通,意味着只要来到期权的最后行权日,市场上就只剩下5.8%的流通。
    而空单总数是多少呢?
    上面说了,10.4%
    问题来了。
    不管股价是多少,那些做空的基金都需要去市场上购买10.4%的股票来还给券商,而市场上只有5.8%的股票,猜猜看,会发生什么。
    26号是周日,是非交易日,做空的基金没法做任何操作,只能等待冬天的来临。
    27号早晨,所有的基金金理冲入市场去抢购那剩余的5.8%的股票,股价就像做了火箭一样往上升。
    到了28号,大众公司的股价最高的时候被炒到了1005.01欧元/股(按照当时的汇率10.22,就是10271rmb),这一刻,大众公司成为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
    当然了,与股价高涨相伴的是,还有一半的对冲基金无券可还。
    理论上,由于这种轧空情况,股价可能涨到无限高,这种极端情况导致整个市场差点停摆。
    最后还是交易所出面协调,保时捷释放了5%(为什么不是4.6%,你猜)的股票出来,才让对冲基金没有因为无券可还而互相践踏而亡。
    不过,股票可以给,价格还是市场价。
    至此,对冲基金们被保时捷狠狠宰了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