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收获全国关注(求月票)
作者:旁墨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最新章节     
    挑战赛安排的很顺利,场地就用之后要进行选拔赛的场地。
    然后为了选拔赛调来的各种物资,也是挪出来一部份给挑战赛的青年厨师使用。
    不过省电视台的新闻播出后,让省里没有想到的是,全省各地这次来的青年厨师居然会那么多。
    上一次全省青年厨师烹饪交流大赛的时候,有很多青年厨师错过了。
    而这一次,新闻算是提前半个月时间公布挑战赛。
    得知参加挑战赛后,如果能够进入前三,就能参加省里这次全国烹饪大赛选拔赛。
    一下子全省各地够资格的青年厨师,纷纷是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泉城。
    还有一些青年厨师通过电话向省里这边报名。
    结果挑战赛符合资格,报名参加挑战赛的青年厨师,竟然一下子有1000多人。
    面对如此海量报名参赛的青年厨师。
    陶景文和陈志衡倒也是很快进行了一些协调。
    非常干脆把报名参加选拔赛的大师傅们组织起来当评审。
    然后把参加挑战赛的一千多名青年厨师,分成了20组。
    以抽签的方式,每一组是50多人。
    先是按照分组的形式,每一组单独进行比赛。
    从50多人中间选出表现最为优异的5人。
    然后剩下的100人再重新抽签分成5组进行第二轮比赛。
    第二轮每一组只有前两名可以出线。
    最后筛选剩下的十人,完全按照选拔赛的标准进行比赛。
    也就是说,最后一轮的比赛,不但是要战胜一起参加挑战赛的青年厨师,还必须要能够达到选拔赛大师傅们的水准。
    如果只是在青年厨师中间排名较高,但是没有能够达到大师傅水准,也没有资格进入选拔赛。
    这样的一种比赛形式,赛程真的是相当的紧张,而且也很考验青年厨师临场发挥的水准。
    当然,可能会有人觉得,抽签分组会不会不公平?
    可是崔老师傅直接出面说:“抽签分组反倒是最公平的,因为你们青年厨师在挑战赛中的对手不是别人,就是你们自己。
    如果你们不能挑战自己,做到你们自己的最好,你们也就没有资格挑战大师傅。
    更加没有资格代表鲁菜去参加全国大赛。”
    崔老师傅公开这么一说,也让所有人都觉得是这个理。
    随机抽签,你都赢不了同组的其他人,凭什么觉得有资格挑战大师傅们?
    省里这么一搞,又是青年厨师挑战赛,又是鲁菜代表厨师选拔赛。
    当真是一下子把话题度拉满,经过电视台和报纸的各种报道,瞬间成为了全省最受关注的事情。
    眼见大家都很关注这个事情,省电视台和报社也是立刻抓紧追踪报道。
    然后这个事情很快传出了齐鲁。
    在别的省份选拔参加全国烹饪大赛厨师,都安安静静无人关心的时候。
    齐鲁这样声势浩大的选拔厨师过程,瞬间就成为了国内关注顶流。
    省电视台都没想到,因为这个事情导致省电视台收视率突然攀升了好多。
    同时,省内和外地不少企业,纷纷联系到省电视台,都表示要赞助挑战赛和选拔赛,只求在省电视台播出比赛的时候,能给他们打上广告。
    电视台和省里都没想到,这件事情居然引起这么大的关注。
    一时之间,真的是有一种在全国掀起一番烹饪热的感觉。
    电视台没有敢随便去接受赞助,而是向省里请示。
    省里经过一番商讨,很快是拍板决定,干脆在省电视台来一个现场直播,接受那些企业的赞助。
    有了企业广告赞助,电视台和省里策划这个事情的部门都有了资金。
    迅速开始对比赛现场重新布置,并且全部现场的灶台设备都更换,还重新采购了比赛所需要的各种食材和调料。
    更是专门上报了之后,从京城电视台那边租借了一些直播设备。
    甚至还从京城请来了有直播经验的导演现场指挥调度。
    冯正明坐在汇泉楼里,看着报纸上的报道,脸上挂着有些玩味的表情。
    没想到,本来是省里要给自己找个可以进入选拔赛的合理通道。
    竟然在一通操作下,尤其是受到全国关注后。
    演变成了一场可能超越这个时代的直播电视秀。
    冯正明觉得这不是什么坏事。
    能用这样的方式,提前让鲁菜成功破圈,一下子获得全国人的关注,真是一件大好事。
    显然,不光是冯正明意识到这点,省里也同样意识到这点。
    所以省里才会全力推动这件事,甚至是帮省电视台联系各方面。
    冯正明看着报纸,爷爷和司徒老先生一起进门。
    司徒老先生看到冯正明手上报纸,他马上笑呵呵说:“正明啊,这可是你扬名立万的大好机会,你有没有信心脱颖而出?”
    冯正明听到声音,赶紧放下手上的报纸,迎接进门来的两位爷爷。
    “爷、司徒爷爷你们快坐。”
    等到两位老爷子坐下来,冯正明一脸轻松说:“肯定有信心脱颖而出,要参加全国大赛,怎么能倒在省内呢。”
    爷爷不忘提醒:“不要大意,到时候会是现场直播,要是犯了错,可没有机会弥补。”
    冯正明笑呵呵坐下来:“爷别担心,我都已经准备那么久,就是为了这样一次机会。”
    司徒老先生想了想问:“这么说,你很早就准备要这样代表鲁菜参加全国烹饪技能大赛?”
    冯正明点了点头:“是的,我还记得,师父正式收我为徒后,他其实没有在燕喜楼后厨里教我任何东西,而是每次出去交流的时候,都会带上我一起去。
    我跟着师父,见识了太多天南海北不同风格的烹饪。
    见过那些各地大厨鬼斧神工的手艺,也见过很多民间高手的奇思妙想。
    最后一次陪师父出去交流,回来的路上师父跟我说了一番话。”
    冯正明停顿一下,恍惚间回到了那一天。
    他和颜老师傅从外地返回泉城,师徒俩一起坐在摇摇晃晃的火车上。
    颜老师傅很严肃地说:“正明,知道为什么你拜师后,我没有在燕喜楼后厨里教过你任何东西,反倒是带着你在外面四处走走看看吗?”
    看到冯正明摇了摇头,颜老师傅给出了解释。
    “因为后厨里的东西,你正式拜师之前已经跟你师兄们都学会了,从收你进燕喜楼后厨,我就一直在观察你。
    我没有直接收你为徒,让你从杂活开始干,就是为了让你了解到厨师工作的辛苦。
    作为勤行,厨师只要站在后厨里,那就是会有仿佛干不完的活。
    从宰杀到清洗,到把各种不同的食材归类,分别整理好放进冰箱,或者是交给灶上的厨师。
    这一系列的工作很繁琐,而且是相当辛苦的。
    只有你能够吃得下这份苦,你才能够有资格成为能立在后厨的厨师。”
    颜老师傅那一刻看着小徒弟眼神中满是欣慰。
    “让师父开心的是你吃下了那些苦头,从模仿你师兄们,到跟你师兄们学习,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学到了足够多的东西。
    你虽然基本功扎实,你还欠缺一份眼界。
    一个厨师的眼界有多大,决定了他最终能够走到什么样的位置。
    为什么过去宫廷的大厨,可能会不如那些商贾富翁家中所养的私厨?
    为什么国宴的大厨们,似乎就是比其他各省的厨师知识面要更广?
    这便是大家所不同的眼界决定,如果你没有见过、吃过,你又如何能够做出来呢?”
    司徒老先生听冯正明复述出颜老师傅的这么一番话。
    他顿时不禁感叹道:“颜老师傅果真是一位名师,他带你出去参加各地交流,就是在开拓你的眼界,让你看到更多不同的食材、调料和技法。
    难怪正明你在汇泉楼做的很多菜,看上去好像是鲁菜,但深究起来又不是传统鲁菜。
    正是因为你的眼界更广,你懂得要去融合不同地域的东西,才能做出那些别具特色的菜肴。”
    冯正明笑着摆摆手:“不敢当,司徒爷爷你这夸奖我可不敢当,我当初不是很理解师父用意,不过能跟在师父身边,去见识那么多大厨手艺,我也是很开心的。
    当我真正走出燕喜楼后厨,从跟大师兄在啤酒厂食堂,到我自己火车站摆摊卖盒饭。
    再到现在我经营汇泉楼,真正成为了一家酒楼后厨的主厨。
    我才算真正明白师父当初的用心良苦。”
    司徒老先生点头:“是的,颜老师傅真是一位名师,他是领着你去看、去吃,让你能设身处地体会,这可比在燕喜楼后厨手把手教你更好。”
    爷爷突然说:“恐怕当初在老颜的心里,已经是把你当成是要接他班的徒弟。”
    “对对,应该是这样的,老颜是希望你能接班当燕喜楼主厨。”司徒老先生也是相同判断。
    冯正明一听赶紧说:“不会的,燕喜楼里有我那么多师兄在,大师兄他虽然低调,但是他手艺一直都很好基本功很扎实。
    二师兄同样是很有实力,三师兄爆菜手艺绝对不会比聚宾园差。
    四师兄可厉害了,他现在据说在南方大酒楼里当总厨的,手底下还有外国厨师。
    五师兄和六师兄也都是有自己拿手的东西,他们都比我厉害。”
    听着冯正明对师兄们如数家珍,让两个爷爷相视而笑。
    司徒老先生等冯正明说完,笑呵呵给出一句。
    “但他们都有各自的局限,颜老师傅传授给了他们技法,没有开拓他们的眼界,你则是不同,你开拓了眼界,明白如何拆解工序,如何指导后厨的各种细节。”
    听到这,不用司徒老先生继续说下去,冯正明也已经明白过来。
    师父当初确实应该是有,想要让冯正明接班当燕喜楼主厨的意思。
    只不过,最终燕喜楼没有能够支撑下来。
    而师父当初教冯正明的东西,尤其是带他出去交流开拓了眼界。
    那些也很自然成全了冯正明和如今的汇泉楼。
    冯正明感慨:“师父对我有再造之恩,不是师父的那些教导,我也不会有现在的成就。”
    爷爷说:“所以你必须要从挑战赛突围,必须要赢下选拔赛,最终代表鲁菜站在全国大赛的舞台上,要用你不一样的视野,去让更多人看到不一样的鲁菜。”
    冯正明认真地点点头:“我明白,我一定会努力站在全国大赛舞台上。”
    接下来的时间,冯正明关注比赛进程同时,也是每天都会抽空进行训练。
    因为比赛上,是会更加严苛进行刀功、火功和勺功的比试。
    而这些实际上都属于熟练工,必须要一遍一遍去练习。
    只有练到最后,练出一种手感来,才能够得心应手完成比赛上的要求。
    冯正明练刀功的时候,并没有专门用一把刀去练,而是会用不同的刀交替去练。
    只用一把刀,可能会练成一种习惯。
    当习惯了一把刀的手感,可能换一把刀手感不同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一些偏差。
    所以冯正明会交替用不同的刀,每把刀都不断去练。
    这样一来,逐渐掌握手感不同的刀,同样是能够驾轻就熟。
    火功上,冯正明基本上是用耳朵去听,还有用鼻子去闻。
    听不同火力情况下,锅里油和菜包括是水传出声音。
    还有闻不同火力,炒菜过程中散发出味道。
    勺功就是一个和刀功相似的训练过程。
    必须要能够熟练掌握颠勺技巧。
    尤其是翻炒的力道,要能够把菜给炒开,并且还能够迅速让菜和汤汁味道融合。
    很多菜翻炒过程中,一旦力道上掌握的不好,可能出锅的菜味道上都不能均匀,甚至是会出现成熟程度都不一样。
    所以在一些外行人看,厨师不过就是把菜倒进锅里,然后那么扒拉颠两下就出锅了。
    实际上勺功的体现,也就在这扒拉两下和颠翻几下里。
    旺火速成的菜,这么几下还不能把菜炒透炒匀,让味道均匀裹在每一片菜上。
    那厨师的勺功真的是完全不过关了。
    经过了一周时间的突击训练,冯正明终于迎来了挑战赛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