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稳住后厨在先
作者:旁墨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最新章节     
    冯正明的一套说词,是真的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他们之前傲慢态度的不对。
    就像是他最后说的话那样,汇泉楼后厨里的每个人如今心底都已经不再只是甘于让汇泉楼只是泉城最好酒楼。
    他们心底也有着一份期待,想要让汇泉楼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酒楼。
    这是当初青年厨师们愿意来汇泉楼跟着冯正明。
    以及那些职校学生愿意选择来汇泉楼实习的一份梦想。
    而这份梦想在冯正明的带领下,正在大踏步一点一点实现中。
    既然梦想逐渐迈向实现的进程了。
    这种时候,怀揣梦想的人又怎么能自己放弃?
    所以经过冯正明的一番“话疗”。
    后厨众人纷纷都表示,他们之后会收敛起傲慢态度。
    顾志成一脸严肃说:“主厨放心,我们会好好收敛傲慢,会继续守好自己的手艺,也会不断进步,跟上主厨的步伐。”
    齐家乐跟着表态:“没错,现在后厨一切还是要依靠主厨,我们自己也要进步,要追赶上主厨才行。”
    “之前确实是我们自己懈怠,刚取得一些小成绩开始沾沾自喜了,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不应该骄傲。”姚振辉一脸认真表示。
    “对啊。”鲍峰说,“不是主厨提醒,我们真是就骄傲下去了。”
    管伟最后说:“我们绝对不能学聚宾园的。”
    后厨众人这一刻和冯正明算是达成一致。
    大家都是亲眼看着聚宾园变成了如今这样一个中不中、西不西的样子。
    背后被很多本地人,尤其是那些坚定喜欢鲁菜食客的骂。
    冯正明把聚宾园拿出来说,真是给所有人敲响警钟。
    后厨众人达成一致,虚心接受冯正明这番提醒。
    冯正明见大家都认识到问题,也就让大家回去休息。
    等大家走后,何云庆又是单独找到冯正明。
    “正明,我这些天有些忽略了对服务人员的约束,他们对待顾客的傲慢态度更加严重,是我的疏忽和失职。”
    冯正明听了安慰何云庆:“何叔这不是你的错,也是我这段时间自己心态也飘了。”
    这一刻,何云庆和冯正明都开始陷入一种反思。
    汇泉楼里,从服务人员到后厨普遍开始出现傲慢态度。
    其中的根源两人觉得还是出在他们的身上。
    冯正明叹了口气:“我确实有些飘飘然,甚至我也和很多人一样,背后在笑话聚宾园。
    可实际上聚宾园恰恰是给我们敲响警钟,告戒我们不能忽略了顾客的体验。
    更加不能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做的一切顾客都一定会喜欢。”
    何云庆点点头:“是啊,我们在笑话聚宾园的时候,心态上出现了不小变化。”
    这一次发现大家傲慢态度,真的是让冯正明意识到经营酒楼的难点。
    酒楼被他经营有了起色,逐渐在泉城获得名气了。
    名气是把双刃剑,给了大家足够自信同时,也会激发心底的傲慢。
    冯正明认真对何云庆说:“何叔,明天早上,我们一起对服务人员们好好进行一些警告,如果之后有客人投诉的话,我会不客气的开除。”
    何云庆是立刻明白冯正明的用意。
    他提前一天先把后厨稳住,为的是要对服务人员进行整顿。
    汇泉楼在泉城的名气越来越大,越是在这种时候,越是不能有丝毫懈怠。
    尤其是服务必须要跟上。
    毕竟顾客进门,首先接触到的是服务人员。
    服务人员如果让客人感到不舒服。
    让顾客开始的印象不好,也会影响到对菜品的评价。
    何云庆明白这一点,他也点头答应:“好,我明天也会认真警告他们。”
    跟何云庆沟通过后,冯正明与之告别,先去了冯家干饭铺。
    晚上干饭铺的生意依旧火爆,门口摆着一张张的桌子,大部分都被坐上人。
    冯正明看到人员似乎有些忙不过来,他也主动上前帮忙,收拾了几张桌子,顺便还亲自帮两桌客人点了单。
    顾客看到冯正明亲自收拾桌子和点单,也都是笑着主动跟他问候一番。
    “大老板亲自收拾桌子和点单,那我们可真的是有牌面。”
    “今天冯大老板汇泉楼那边结束的这么早啊?”
    “现在冯大老板应该很忙吧?两边的生意都这么好。”
    冯正明面带笑容回应:“忙还是干饭铺这边更忙,汇泉楼生意其实没有干饭铺这边这么好。”
    听这话,干饭铺这边的顾客纷纷都发表各自的意见。
    “小冯老板,还是干饭铺这边更适合我们的。”
    “是啊,汇泉楼那边实在是有些太高级。”
    “我们都不好意思去。”
    “哈哈哈,关键那边的菜也比较贵,还是干饭铺价格我们吃得起。”
    “冯大老板是不是考虑,汇泉楼那边价格降低一些啊?”
    “是的,让我们也能随随便便去吃吃。”
    冯正明则摆出一副无奈表情:“价格上,汇泉楼菜价实际上已经不高了,我觉得大家平时要吃小炒,还是来干饭铺比较好。”
    不等众人回应,冯正明给出他让大家平时来干饭铺的理由。
    “大家可不要觉得我让你们来干饭铺吃,是因为我嫌贫爱富,实际上汇泉楼和干饭铺的定位是不同的。
    干饭铺就像是大家自家做菜,是方便大家三五朋友聚餐,不想在家里做菜,来干饭铺这边可以给大家做很家常,适合三五朋友喝酒的地方。
    汇泉楼更多还是办酒席的,比如家里有喜宴,或者是老人办个寿宴,还有孩子的满月酒之类。
    又或者是亲朋好友很多人好不容易聚到一起了,大家可以去汇泉楼定一桌。”
    被冯正明这么一番解释,让干饭铺这边大部分客人都比较认同。
    “还真是,汇泉楼那边菜量也不小,三五个人去点上几个菜确实有点奢侈。”
    “还是那边吃的不那么自在,就像是冯老板说的,那边是办酒席的,几个人喝个小酒选择去那边,有点放不开啊。”
    “哈哈哈,太对了,汇泉楼那边放不开。”
    潜移默化间,冯正明通过大家能接受的话语,让大家接受干饭铺和汇泉楼之间区分。
    冯正明又和客人们聊几句家常,提着收拾好的碗盘进干饭铺里去收拾。
    在他走后,干饭铺的顾客们却继续聊着他。
    “还是人家小冯厨师会做生意啊。”
    “可不是,人家这干饭铺和汇泉楼,两边的生意相互不影响,现在可都赚钱。”
    “关键人家有那个手艺啊,人家也懂得如何做好生意。”
    “这就要说聚宾园,你们去了聚宾园没?”
    “你是说装修过后的聚宾园啊?”
    “快别提聚宾园了,我上次晚上路过那,天呐,那个灯红酒绿的门头,还有音响放音乐,都不像是一家酒楼。”
    “我听说,聚宾园那些东西,是专门学的国外呢。”
    “什么学的国外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是在南方学来的。”
    “可是人家南方大酒楼,也没有弄成那样啊?”
    “别说,人家那样生意好像也不错。”
    “生意不错?”
    “是啊,尤其是晚上的时候,好像还真是有挺多人去吃。”
    “恐怕都不是去吃饭的吧?”
    “哈哈哈,那就不知道了,反正人家也算是有生意头脑。”
    这个时候,突然有人说了句:“那现在聚宾园应该不算是酒楼了吧?他那个样子,里面搞得好像是歌舞厅一样。”
    接着就有人说:“真是丢人,聚宾园那么大一家酒楼,竟然变成那样。”
    大家拿聚宾园和冯正明的干饭铺和汇泉楼对比。
    很自然更加认可冯正明现在的经营。
    不过也有人提出:“之前去了一次汇泉楼,感觉那边的服务生有点太傲气,上菜也没有之前那么快,服务生总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是吗?汇泉楼的服务生那样了吗?”
    “会不会人太多,太忙了服务生没有听到啊?”还有人帮忙汇泉楼找理由。
    不过提出服务下降的人,还是坚持服务生变得有些傲气了。
    然后就有人感叹:“看起来啊,生意好了、名气大了,真的就会变了。”
    接着有人说:“可是冯家干饭铺一直没有变啊,现在生意这么好,人家小冯老板都亲自帮忙的,服务生也都是客客气气。”
    另一个人问:“会不会是,问题刚出现,小冯老板还没有来得及去处理?”
    提出问题的人想了想说:“希望是,希望老板能尽快注意到。”
    在干饭铺外面有顾客聊到汇泉楼那边服务人员态度傲慢事情。
    冯正明进到干饭铺里面,也正和爷爷、三师兄聊起这事。
    爷爷听到今晚冯正明对后厨人员的训话,倒是比较赞同他的做法。
    “分开去谈是对的,后厨里的人毕竟跟你要更亲近,很多话你可以更直接跟他们说。”
    三师兄杨斌想了想说:“这其实也不奇怪,汇泉楼现在名气越来越大,所以一些人心里产生一点优越感,对顾客态度傲慢肯定会出现。”
    稍稍停顿一下,杨斌也是警告:“你既然发现,还是要尽快解决。”
    爷爷说:“尽量去谈,让他们认识到问题。”
    杨斌更加直接点:“不行就开除一些人,开除了几个刺头,保证就都老实。”
    爷爷不同意这么直接的做法:“还是不能太激进了,应该要让服务生意识到,他们和汇泉楼是一个整体,他们服务好,顾客的体验好,会给汇泉楼带来更好的口碑。”
    爷爷补充一句:“必要的时候,可以提高薪资待遇,给一些奖励。”
    冯正明听爷爷和三师兄的话,他笑着点头:“放心,我会处理好,这对我也是一个考验嘛,多积累点经验。”
    杨斌说:“提高工资,或者是给一些奖励也不错,这个你自己决定。”
    接着冯正明问:“三哥这边还行吧?”
    杨斌自信满满:“我这边很好啊,你也看到了,干饭铺的生意可比你汇泉楼好的。”
    冯正明笑呵呵说:“我看到了,晚上的生意确实比我那边好。”
    “不光是晚上,中午也比汇泉楼生意好哦。”杨斌说的时候毫不掩饰得意。
    看到三师兄得意的样子,冯正明倒也同样很为他开心。
    显然,三师兄是把干饭铺生意当成自己的生意在干。
    所以把干饭铺经营的好,会让三师兄很得意。
    冯正明趁机又问:“三哥,年底干饭铺和汇泉楼后厨切磋,你是不是参加?给他们一点点压力?到时候我把你调汇泉楼后厨。”
    杨斌立刻摆摆手:“我就不去汇泉楼了,我想过了,干饭铺真的更适合我。”
    稍微迟疑了一下,杨斌认真说:“我在干饭铺真的挺好,现在干饭铺生意这么好,我和你嫂子都觉得,干饭铺适合我们。”
    见三师兄态度比较坚决,冯正明大概也能理解,三师兄这是习惯了干饭铺的工作。
    他看向爷爷,爷孙俩交换了一下眼神。
    冯正明一脸认真对三师兄说:“那这样,三哥我给你一半干饭铺的股份。”
    这话把杨斌给说得一愣。
    他立刻又回过神来拒绝:“不行,我怎么能要一半的股份呢?”
    没等冯正明开口,杨斌继续抢着说:“干饭铺最核心的把子肉是你们家的配方,而且一开始能打出名气也是你干出来。
    说白了,我现在是在你打出来的基础上才能有这样轻松经营的情况。
    我拿一半的股份肯定是不合适的,你不要再说了。”
    冯正明一脸认真继续解释:“三哥你不要急着拒绝,现在你和三嫂应该已经适应这边生活,干饭铺的生意也基本都是你们在负责。
    你们离不开这里,我和干饭铺也离不开你们,你还继续给我打工真的不合适了。
    我给你我手上股份的一半,这样你就是干饭铺的老板了。
    而且以后你和嫂子可以把户口迁过来,到时候买一套房子,以后孩子上学也更方便。”
    爷爷这个时候也开口说:“小杨你们也要为孩子的未来考虑的。”
    提到了孩子的未来,杨斌这次没有直接拒绝:“那让我考虑一下,跟你嫂子商量一下。”
    冯正明点头答应,尊重三师兄考虑这事的时间。
    给三师兄增加干饭铺股份,算是冯正明和爷爷以及司徒爷爷商量后的决定。
    用司徒爷爷的话说:“你要想把干饭铺和汇泉楼同时经营好,离不开你的三师兄,你要给三师兄足够留住他的好处。”
    冯正明觉得给三师兄增加干饭铺股份,三师兄拿下了,他能放心把干饭铺彻底交给三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