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几时伐辽
作者:舜君   穿越天龙:从珍珑棋局开始最新章节     
    哲宗天子亲手为赵穆摘下了盔冠,而孟皇后给赵穆脱下了盔甲上的战袍。
    帝后两人各退一步后,一众宫女们迎上来帮赵穆卸甲。
    铠甲被除下后,便给赵穆披上了一件蟒袍,扎上一顶紫金冠。换完衣服后,赵穆便跟在哲宗夫妻后面,上了一座王辇当中。
    之后哲宗夫妻的御辇在前,赵穆的王辇在后,赵穆的仪仗队伍紧随,最前方御林军开道。而街面之上的众百姓们都是跪迎。
    最终车辇直接进了午门,直到集英殿前才缓缓地停下。
    将赵穆接进宫中后,孟皇后便回后宫去了,而哲宗也是将身上的礼服换下,准备主持赵穆的接风宴会。
    而赵穆则是带着梅兰竹菊四人在偏殿之中等候休息。
    稍做休息之后,文武百官,王公贵戚们依次入场。
    而太监这个时候也请赵穆尽早入席。
    当然了这次的接风宴会,依旧是赵穆居于首席。而坐在他周围的都是此次参加征伐西夏的有功将领们。
    如今众人也都得到了应有的奖赏,其中几个还被封了爵位。不过基本上都是伯爵以下,可有可无的那种。虽然大宋的爵位含金量非常低,但对于这些在军中摸爬滚打多年的人来说,也算是个很好的开始了。
    而如今文武百官们的脸色也是各不相同。
    赵穆和哲宗的反制很有效,赵穆麾下那些动了歪脑筋的将领,回朝之后受了封赏交了兵权,也都老老实实的准备安稳度过下半生了。
    而太宗一系的宗室亲贵们,则是怕赵穆带兵打回来篡位。如今赵穆没有造反,谣言破灭了,他们虽然还是有点忌惮赵穆。但依然接受他成为勋贵集团的领袖。
    而坐在赵穆对面的文臣们,如今也被赵穆这一反制举措变成了两派。
    一派是受了赵穆荫蔽的,他们家中那些不成器的子弟们,都凭着这场军功有了自己的营生,他们能安然回来这都是赵穆的功劳。他们自然对赵穆感恩戴德。
    而另一派,则是被赵穆砍了脑袋的该死鬼们的家长。他们虽然依旧憎恨赵穆,但没有了其他势力的支持,他们在朝中也掀不起多大浪了。
    不过勋贵集团里,还有一派挺讨厌赵穆的。
    那就是太祖一系的亲贵们。
    本来按照之前的“谣言”,赵穆起兵造反,正是太祖一系夺回皇位的大好机会。但是这个好机会就被赵穆这般生生错过去了。这让一众太祖系宗室都在私下里大骂赵穆没出息,是“哲宗的好狗”。
    总之经过这次的风波,朝堂当中好像改变了很多东西,但也好像什么都没改变。
    归根结底,结果总是好的。
    就在赵穆班师还朝的这段时间,周围的格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吐蕃方面。
    吐蕃诸部在大理,西夏两国的夹击下一败涂地。
    吐蕃赞普带着宗赞王子等人仓皇逃离了国都日光城。带着吐蕃国的宗室西逃。
    高升泰父子如今已经入主了吐蕃王宫。并且让周围的土司们臣服。
    而西夏国方面已经占据了吐谷浑的故土,在那里建设起了新的西夏国。
    西夏国和高升泰父子以怒江等河流为界,与大宋的川西军,彻底将富庶的吐蕃东部瓜分完毕。
    并且双方都已经派遣使者入京,请求大宋天子册封。
    而哲宗和赵穆有言在先,也都很爽快的册封了他们为大宋的藩属国。只不过他们的国家地位比大宋第一個藩国大理国矮上一节。他们虽然也可以自定年号,但对内只能称王不能称君。
    而大宋给他们的正式封号也是国主。但是给大理国的却是大理王。
    至于辽国那边,现在是一个脑袋两个大了。他们这一次不但没有帮上什么忙,甚至还折损了三万骑兵和数名大将。
    如今西夏国臣服,吐蕃自身难保,大理国完全倒戈。之前辽国策划的四国互保,四国分宋的计划也彻底破产。
    而且让二赵反目的反间计,也被这君臣一心轻易化解。而因为赵穆打得太快,西夏投降的也太快,辽国的军队还没有彻底调动,完成全面入侵的准备,西夏战事就已经结束了。
    如今辽国群臣皆是如坐针毡,他们真的害怕了。
    害怕大宋下一个就收拾他们。
    不过辽国朝中倒也有一些乐观派,那就是他们看到了此次宋军征伐西夏,秋毫无犯,还能给西夏国另觅一地存国。他们感觉以后就算宋辽开战,那么他们也能同西夏一样。
    虽然现在辽国内部十分的惊惧,但宋辽之间刚刚达成了新的澶渊之盟,现在双方都没有翻脸的意图。辽国方面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很快,哲宗给赵穆准备的接风宴席就结束了,文物群臣,皇亲贵胄们也是该回府的回府,该回衙门的回衙门。
    梅兰竹菊四人也是先行回岐王府了。
    而赵穆则是被哲宗叫到了后宫的汤浴当中,一来让赵穆解解乏。二来哲宗在私下里还是有些事情要跟赵穆商量的。
    在宫中的玉泉楼中,君臣二人各自泡在汤池当中,周围有数名仅穿薄纱的美丽宫女贴身伺候。
    哲宗仰望着镶满明珠的天花板说道“皇叔啊。眼下西夏国已经被咱们拿下了。西夏王和高升泰也都册封了。咱们什么时候攻打辽国?”
    赵穆也望着天花板说道“回禀陛下。攻打辽国的事情,按照臣来看还不急。这次能拿下西夏国,全靠之前的精密谋划。我们只是打断了辽国的狗腿罢了。辽国自前唐末年崛起至今已有百年,虽是冢中枯骨,但百足大虫死而不僵。因此攻打辽国还需要徐徐图之。”
    “何况辽国土地地跨东西,何止万里,远大于我们大宋。如果我们谋划不好的话,只是攻占了他们的宫室,他们也可以凭借大漠草原与我们周旋。因此我们需要做足准备毕其功于一役才好。我们大宋的军队如今刚刚经历过大战,也是急需休养的时候。西夏国的土地刚刚拿下也急需巩固。”
    “而攻打辽国的话,依照臣来看,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变数的话,那么至少我们需要一两年的准备时间。”
    哲宗拿开了自己脸上的脸帕,他说道“一两年吗?这时间好像有些久了。”
    赵穆伸了个懒腰说道“当年太宗陛下南荡群雄靖平四海后,大军未及休整便北上攻灭了北汉。灭北汉后,又乘胜取燕云十六州,那时我大宋军队劳碌,已成强弩之末。但辽人却是以逸待劳。才有了高梁河的大败。陛下,即便是当年汉武帝攻伐匈奴也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大宋如今的进度已经很快了。急功近利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