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桥头,就得立碑(竣工标志牌)
作者:恋上尘世美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最新章节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伟大的。
    蹲在红星桥施工现场的李峰,不得不佩服自家厂里,这些半路出家的工程人。
    此时桥梁选址的两岸,混凝土灌注的桩基已经基本施工完毕,然而没有吊车,准确来说,京城没有大吨位的吊车。
    当下没有三一,没有徐工也没有中联重科,吊装能力最大的,只有老解放改造的五吨起重机,远水也解不了近渴,伸出的作业臂最多只有五六米,还得紧贴着河边,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一个不慎掉进亮马河里。
    既然没人敢用,接近十吨重的两根主梁,还是得顺利到达对岸,李峰现场观摩施工,才发现,是运用钢缆做的索道,在钢梁到达现场后,用着这个聪明的土办法给滑到了对岸。
    “1~2~3,嘿~!”
    “1~2~3,嘿~!”
    利用厂里弄来的吊装葫芦,在口号声中,把滑行过来的钢梁一头,给硬生生扯到了基座上。
    挂着吊装葫芦的三角型铁架,支撑着钢梁主体庞大的重量,支撑脚把水泥浇筑的桥墩,摩擦的“咔吱咔吱”作响,听的人牙齿都发酸,还好是高标号的混凝土,要是泥地,估计早陷进去了。
    “这要在农村盖房,应该算是上梁吧?”
    李峰背着手站在申总工的身旁,看着这番热火朝天的景象,笑着说道。
    “农村建房上梁,那基本已经算是快完工了,造桥啊,那就得反着来,主体钢桁架上去,才算走到了第二步~!”
    带着竹编安全帽的申总工,也和李副厂长一样,背着手站在施工不远处的侧面,看着上梁比较顺利,心情也比较好。
    “河中间不用加支撑柱么?”
    看了空荡荡的河中间,李峰脑袋里想象了一番图纸上的样子,双手在亮马河中间比划了一下,造桥他不懂,但不代表他没见过,好像大桥的中间部位,都有支撑用的桩,自家的桥上还真没见着。
    “正常来说,得有,但咱们不是选的,窄的河段么,要是选的宽的那边,中间就得加一个了~!”
    面对李副厂长的疑问,申总工及时的答疑解惑,这一次,技术部门,可算是连天加夜,进行技术公关,有关系的也通过关系,进行技术指导,所以才有此时谈笑风生,答疑解惑的场面。
    “钢桁架下方的支撑架,也就是可以看成建筑物承重墙,到时候焊接完毕后,就和桥梁全部联系成一个主体,通过设计把桥身的重量,均匀分配给了两边的混凝土桩基,也就是桥墩~!”
    “真正承受重量的,反而不是桥,是桩,桥面的作用,就是把上面承受力给分散传导到两边?”
    李峰也不是笨,按照,申总工的解释,加上自己的理解,此时都学会抢答了。
    “对,差不多,按照规范一点的,就是桥梁施工单位他们那边说法,就是因为桩和周围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咱们的桥墩桩基,浇筑的时候就特地往河面凸出了两米,两边加起来就是四米,里头保留了焊接位置的同时,减小了桥面跨度,缩短了四米,亮马河中间,就避免了桥墩设计,哪怕未来走船,都不影响~!”
    听着申总工细细解释,李峰缓缓的点了点头,算是认可,外行领导内行,就是这样,心里没底,但李峰不想擅自干预,点了点头后缓缓说道。
    “要充分考虑冗余,这是咱们厂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桥梁,不说百年基业,我要求最低四十年的使用期限,可不能打马虎眼,桥头到时候可是要立碑的,您这设计人员的大名,可是刻在上边的~!”
    李峰不提还好,这一提,感觉身旁的申总工,反而更兴奋了,两眼都冒光了,看来能在京城的某个地方,留下他的大名,堪比打鸡血。
    “那可太好了,李副厂长,不论是大桥的载重,还是它的设计寿命,我们设计部门可都是拔到最高,远远超出纸面的数据,这红星桥,要是只留下我的名字,可是受之有愧呐~!”
    担心是不可能担心的,申总工自己,也托了关系,把图纸等找专业的人员参考过了,李峰要给大桥立碑,那可正中他的下怀,既然敢接这个活,那就不怕,怕的,就是李峰把扬名的事儿给占了。
    毕竟,是他这个副厂长,提出的修桥,但按照李峰一贯的秉性,也不是吃独食的人。
    对于申总工提出留他一个人的名字,李峰眼含笑意,没有接话,抢风头他自然是不会抢的,申总工带着人设计,那该属于他们的,就是他们的,只是现场这些干活的,特别是负责焊接的,那也是得记上的。
    设计施工设计施工,两帮人碑上都不能缺,到了七八级的焊工等级,人家辛辛苦苦来忙活,图的是什么,还不是名声。
    现在不同往后,金钱社会一切都向钱看齐,名声不名声不重要,钱拿到手再说。
    搁当下,真要在桥头给他们立碑,把他们名字捎上,那就是他们往后吹嘘的资本,有了见证,那才会用心干活,红星桥的也将伴随他们的一生。
    什么立碑,主要,在李峰眼里,这是工地施工结束,建设单位制作的工程标牌。
    当前的年代没有这些要求,其他人看做是功德碑,但李峰眼里,那就是竣工牌,起到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作用。
    “回头把几位主要负责施工的师傅姓名,统计一下,找石料厂订制一块功德碑,咱们厂谁书法好,让他题字~?”
    “曲洪升不错,李学文也可以,都是华清毕业的,一个行书,一个楷书,字儿都挺上相~!”
    眼看李峰来真的,一点都不虚,申总工摸了摸自己的肚腩,直接把名字报了出来,眼神都眯成了一条缝,仿佛看到了桥梁修好后站在碑前拍照的样子。
    “那就李学文写吧,王秘书,回去把这事落实一下~!”
    “好的~!”
    随着两条将近十吨重的钢梁落入桩基余留的槽中,一条条数米长的支撑梁,被送入了预定的位置,调整好后,开始了焊接工作。
    此时李峰反而距离靠近了些许,焊接时的火花,有些刺眼,可以看出温度很高,待第一根焊条结束,就迫不及待上前观看。
    不愧焊工老师傅,此时依旧是橙色还没降温的焊接处,像锯齿一样,犬牙交错在一起,严丝合缝,待凉下来后,看起来还颇为有些好看。
    “诶,这钢,有点意思,换直流焊机,上507焊条,我今天倒要看看,今儿是你硬还是我硬~!”
    在李峰看来,或许可以的焊缝,老焊工眼里,恐怕也就那样,代表不了自己的水平,八级工,还是桥梁,这要是日后脱焊了,同行看到都得笑话。
    操守还是有的,这是老师傅对于自己的标准,厂里焊个工件算什么,复杂点的,也就耗时间,桥这玩意,就是给同行看本事的。
    简单来说,傲娇的师傅们,选择不甘平凡,操作得秀出来,把自己真正的水平给拿出来。
    “好,厂里第一座桥,师傅们一定得弄好,常言道,书生以文会友,侠客以武论英雄,咱们焊工就是拿出看家手法,以焊缝论高低,项目结束厂里出一千块奖金下发,谁焊得手法好,桥头的功德碑上的名字,厂里就把他放前面~!”
    “大家也不要藏拙,有本事,就亮出来,往后,厂里还要造桥,谁本事大,那就谁负责带班组,奖金少不了,年底评功评奖,也少不了~!”
    工地现场,这下气氛更加火热,都是老师傅,奖金名誉的刺激下,一个个像是焕发了新春。
    李峰别的本事没有,但激励的本事还是有的,设计部门抽一鞭子,施工部门,也得来一鞭子,这叫什么,领导督促。
    直到,看到回城的车队,李峰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