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处对象问题严重?
作者:武文弄沫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最新章节     
    “景副主任,李副主任”
    主办公楼门前,景玉农和李学武刚刚从车上下来,便见栗海洋迎了出来。
    “李主任已经在楼上等着了”
    栗海洋打过招呼便解释了一句,随后目光看向李学武,略微抬眉表现出了一丝的询问。
    李学武会意,点头表示此项顺利,转头看向景玉农说道:“景副主任,我就不上去了吧”。
    “那怎么行?”
    景玉农眼眸微动,随后微微一笑,示意了大厅道:“李主任等着你做汇报呢”。
    居功不傲,从容有度,任是谁见了都要在心里赞一声优秀。
    今天的兼并谈判十分顺利,若是其他人,不让上去跟领导表功都不行的。
    李学武是不需要这些虚头巴脑,李怀德对他的信任和赞赏毋庸置疑。
    可景玉农也不是桀贪骜诈之人,这一点工作成绩她还不至于让李怀德多想,让其他看了多心。
    尤其是对李学武,工作汇报和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个人一起完成的任务。
    克服了一定的困难,同心协力做成一件事,让她觉得李学武这个男人很靠谱。
    “李副主任,领导还想问问明年的土地需要和规划,可能是上面领导过问了”
    栗海洋一边请了两人上台阶,一边轻声做了解释。
    李学武笑了笑,回头示意了彭晓力一个眼神,随即对着景玉农玩笑道:“我这还说回去把积压的文件看一看的”。
    “耽误不了你多少时间啊”
    景玉农嗔了他一句,随后在李学武的想让下先进了大厅,回头对着他说道:“正好说一下兼并对接的工作”。
    “看来您比我辛苦”
    李学武笑了笑,玩笑道:“至少我很少加班呢”。
    “寒碜我呢是吧~”
    几人上了楼梯,景玉农示意了身后的李雪,对着一旁的李学武说道:“还是给李雪抱委屈呢,嫌我晚下班了?”
    “没有!~”
    李雪以为领导生气了,赶紧解释了一句。
    随后便见领导玩笑的眼神,这才知道刚刚有些激动了,怕不是让景副主任看出些什么。
    景玉农却是没在意她的小心思,笑着说道:“好好,我接受建议,以后早点下班”。
    李雪有些脸红,可也不敢再接茬儿了,怕领导又有别的说的。
    李学武则是耸了耸肩膀,无所谓地说道:“她下班晚不晚跟我可没关系,赚钱又不给我花”。
    “再说了”
    他转头看了一眼李雪,道:“正年轻的时候,多磨练,多学习,机会难得啊~”
    这后一句却是说给李雪和景玉农同时听的,好几层意思。
    景玉农瞥了他一眼,心里暗道:这人工作能力没得说,可这心眼子也是比筛子眼还多。
    “对了,上午走的时候跟你说的”
    景玉农问道:“用工问题,你有什么意见吗?”
    “工程吗?”
    李学武顿了顿,缓缓点头说道:“您有没有考虑过临时工”。
    “临时工?”
    景玉农眉头微微一皱,她刚想质问,机关单位、工程管理、投建现场,能用临时工?
    临时工一般被定义为厂里临时招录的职工子女,或者为了扩大生产和运输等工作,临时调用的外部职工。
    在机关工作的人员,可没有临时工,更不存在于工程管理和现场管理等单位。
    不过处于对李学武的信任,她并没有质疑他的意见,反而思索了起来。
    迈步上了三楼,她挑了挑眉毛,转头看向李学武问道:“是借调,还是征用?”
    “不,都不是”
    李学武认真地解释道:“就是临时招录,待遇不变”。
    “说说看”
    景玉农还真就对李学武的这个思路有了兴趣,示意他赶紧说。
    要是能用临时工的待遇解决机关和工程管理上的问题,这可是开创性的举措。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现在景玉农就是没钱,谁问都是没钱。
    新年伊始,多个部门打的费用申请在她这里都被毙了。
    要不就是利旧,要不就是协调其他部门共用设备,再不行,就协调厂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现在谁要敢在她面前提钱,她就敢急眼,所以最近的火气很大。
    听见李学武能解决她的问题,这会儿也不顾就在三楼走廊,直接问了出来。
    李学武微微一笑,道:“您有没有考虑让在校大学生参与实习工作?”
    “大学生?”
    景玉农的眉毛轻轻一动,随后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问道:“你有思路?”
    “华清嘛,近水楼台先得月”
    李学武示意了斜对面的实验车间,那边好多在厂免费实习的大学生。
    “咱们厂跟钢铁学院也有合作意愿,这个工作还在推进,不过实习学生不难招录”。
    “我倒是没意见”
    走到李怀德办公室门口,栗海洋先早就进屋汇报了一声,这会儿正站在门口迎了两人。
    “听说还算顺利?”
    李怀德笑着站起身,给两人招了招手,同时示意了对面坐着的薛直夫和谷维洁到沙发上坐。
    栗海洋手脚很麻利,同李雪一起帮着领导们布置了座椅。
    办公室只有一小一大两张沙发,小的一人,大的三人。
    不过领导开会,大的只会坐两人,不然稍显拥挤。
    这会儿李学武和薛直夫发扬风格,将沙发让给了景玉农和谷维洁,两人坐了办公桌对面搬来的椅子。
    “虽有些波折,好在是谈下来了”
    景玉农一边坐下,一边介绍道:“就是没随了部里的心思,下一次恐怕没这么简单了”。
    说完示意了李学武,让他汇报一下今天的考察谈判情况。
    李学武见众人目光看了过来,便坐直了身子,开口汇报道:“主要还是二汽的出现,我跟二汽的古力同副厂长谈了谈”。
    “嗯,我知道这个人”
    李怀德见栗海洋和李雪端了茶杯过来,微微点头,看着李学武说道:“年轻有为,工作能力突出,在部里是出了名的优秀青年干部”。
    “不过比你是不如的!”
    说完又开了个玩笑,点点头问道:“今天见着对方,你们两个没交流交流经验啊?”
    “呵呵呵~”
    屋里众人或是端着茶杯轻声笑了,或是目光调侃地看着李学武。
    李学武微微一笑,没谦虚,也没骄傲,而是自信地说道:“现在没法比,等我当副厂长的时候再比较吧”。
    “哈哈哈!”
    屋里众人这次笑出了声,一边是认同李学武的玩笑,一边是认同了他的自信。
    依李学武的才华,可能只是欠缺一些阅历和资历,再有就是人脉关系。
    在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上是没有问题的,所有人都认同这一单。
    但不得不说,有的时候阅历和资历最为考验一个人的综合实力。
    更何况还有人脉关系的侧面影响,限制李学武进步的关键因素显而易见。
    有能力,有成绩,只能证明你能行,但要进步,得让领导相信你能行。
    相信二字比能力还重要。
    若是再晚几年,李学武说出这话是要被批评的,太不谦虚了。
    可现在他刚刚二十一岁,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谁干说他做不到副厂长的位置。
    所以屋里人只是笑,没有闹。
    玩笑过后,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李学武开口继续汇报道:“二汽新上马的轻型货车项目很成功,他们要迎来大发展了”。
    屋里,众人都在听着李学武的汇报,栗海洋和李雪分别找了椅子坐在角落里做着笔记。
    随后进屋的彭晓力站在门口观察了一眼,给看过来的李学武点点头,挨着栗海洋坐了。
    “古力同跟我扯了一大堆,最终是看上了咱们的汽车生产模式,以及零部件采购渠道”
    李学武接了李怀德让过来的香烟,没有着急点上,而是拿在了手里继续做着汇报。
    “他跟我透露,二汽其实也不想做冤大头,不想耽误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叮~
    栗海洋走过来,用打火机给薛直夫和李学武点了烟,李怀德是不吸烟的。
    该说不说,老李还是比较有意志力的,可能只在危机时刻才会不自主地点上一支,其他时间忍得住。
    “大算盘要打,小算盘也要打!”
    李怀德开口道:“大算盘忠于组织,小算盘忠于职工,是咱们为难呦!”
    “确实如此”
    薛直夫抽了一口烟,微微点头道:“说左右为难,实则有苦难言,不容易”。
    “依照原计划,我要了地皮和技术图纸,附带一些技术工人”
    李学武继续说道:“跟二汽那边协调,供应零部件采购渠道,同时补偿两个工厂十万元工人安置费用”。
    领导们可以感慨,可以牢骚,但这屋里他是委办副主任,可没有说这些的资格。
    “兼并收购费用一个厂十万元”
    景玉农接茬道:“跟二汽一样,部里对这一项的意见是最大的,应该是没有满足他们的心理预期”。
    “嗯,我理解”
    李怀德点点头,示意了办公桌的方向道:“你们还没回来呢,市里韩主任的电话便打了过来”。
    “是谈判的事?”
    景玉农看了李学武一眼,随后对着李怀德说道:“其实我们……”
    “没关系,不用在意”
    李怀德懂她的意思,摆了摆手,微微一笑,道:“别说十万,你给他一百万都嫌少,听听也就算了”。
    他倒是有这个自信,不怕上面的领导为难,更不怕地方给绊子。
    “让你们去,就是要红红脸,不要一味地迁就”
    李怀德叠了右腿,语气略显硬朗地说道:“居家过日子,谁都不富裕,我不怕得罪人”。
    这话说完,屋里众人看向他的眼神有了些许变化,也让他更显从容和自信。
    “说说二汽的事,你有想法?”
    “是,领导”
    李学武弹了弹烟灰,直接把香烟卡在了烟灰缸上,认真汇报道:“在看过十六厂和七厂后,关于摩托车厂的创建我这边有了些心里准备”。
    “至于二汽方面,主要是零部件供应链的建设”
    李学武微微一眯眼睛,说道:“我倒是很希望他主动咬钩,这样买地的二十万都赚回来了”。
    “看来你是胸有成竹了啊”
    李怀德笑着看了众人,道:“这叫什么,这就叫愿者上钩吧?呵呵呵~”
    “谋一时,谋一世,谋一域,谋全局”
    景玉农微笑着看了李学武,对着李怀德说道:“运筹帷幄,有备无患啊”。
    “在理!”
    李怀德点点头,说道:“有了梧桐树,不怕缺凤凰”。
    他用了前几天发言的文稿标题讲了这一句,随后说道:“看来当初咱们的汽车厂生产模式是选对路了”。
    “还要看,一步步来”
    李学武在成绩突出的时候却表现出了谨慎的态度,很得现场几位厂领导的认同。
    薛直夫点头说道:“今年的投建投产工作比较繁重,再谨慎小心都不为过”。
    这么说着,他看向李怀德说道:“我看这个项目有学武同志在,不存在冒险的担忧了”。
    “嗯,主要是玉农同志把控得当”
    李怀德看了李学武,却是赞了景玉农,道:“看来兼并工作办公室还要两位继续承担起责任来,把好创业关啊”。
    “是”
    景玉农和李学武同时应了一声,随后示意李学武汇报一下摩托厂的思路。
    “十六厂那边的产品定位有问题,销售成绩很一般,是重型挎斗摩托的生产思路”
    李学武汇报道:“咱们厂不适合造这种摩托,首先是500排量下的挎斗摩托车没有竞争力,油耗太高”。
    “其次受用范围有限制,主要是路况接受程度太次,城乡交通可以有更优质的解决方案”。
    “嗯”
    李怀德点点头,说道:“咱们厂是在搞轻型摩托吧,这存在着明显竞争压力了”。
    “对,是有一部分重叠冲突”
    李学武讲道:“轻型摩托完全满足城市路况和载重需要,乡下极端路况就是500的排量也解决不了多少实际问题”。
    他看了一眼其他几人,道:“这一部分的解决方案,我更倾向于推荐红星羚羊,用吉普车来代替”。
    薛直夫等人点头同意了这一观点,产品销售是个传统概念,但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夹缝中,销售有了更为新鲜的定义。
    李学武在轧钢厂产品布局上的思路是没有问题的,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思考。
    “500的挎斗摩托车不合适,但重型货运载重三轮车我倒是觉得可行”
    李学武给彭晓力招了招手,从他手里接过一份文件放在了茶几上,示意给李怀德道:“这是魔都58-i型三轮汽油车,您看着熟悉不?”
    “嗯~太熟悉了”
    李怀德等人均是探身看了一眼,随即坐正了身子,点头问道:“咱们厂以前统一采购过一批次对吧?”
    “很久以前的事了,厂里现在用来做车间零件转运工作”。
    这屋里坐着的几位领导,只有李怀德是“老人”了,其他三位都是去年来的。
    李学武其实也不大了解厂里的三轮车是什么时候采购的,但他仔细观察过这玩意。
    “载荷1.5吨,时速70km”
    他看着李怀德介绍道:“当初设计的时候联合了魔都汽车装修厂、内燃机配件厂、魔都汽车底盘厂等50余家工厂共同攻坚,但咱们不用”。
    在几人的注视下,李学武敲了敲桌上的文件,道:“数据都在这摆着呢,搞一搞就能用了”。
    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并不需要太多的科研加持,只需要“皮尺部”别把厘米当成米就行了。
    听明白了李学武话里的含义,众人看向他的目光里都有了些异样的神采。
    抄袭=搞一搞?
    “1.5吨的载荷,倒是真能满足短途载重运输了”
    李怀德很满意李学武这种“勤俭持家”的优秀做风,丝毫不关心魔都那边是否有意见。
    京城的车,关你魔都什么事。
    再说了,就依着李学武的尿性,外观能让你挑出相似度来,威利斯的钱都算白挣了!
    “不仅如此,三轮车的价格也是可以研究的”
    李学武弯腰点了文件上的数据解释道:“这款三轮车是魔都那边从零配件制造向整车制造、形成整车批量生产的第一个汽车产品”。
    “跟京城汽车厂一个路数”
    景玉农开口说道:“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产物”。
    “是这样的”
    李学武点头道:“发动机用的4冲程双缸水冷式v型汽油机,十六厂用的则是双缸对置型风冷机”。
    怕李怀德等人听不懂,他又解释了风冷和水冷的优缺点。
    景玉农皱眉问道:“所以十六厂的发动机要改?”
    “这是必然的,但并不会浪费”
    李学武看着她说道:“载重三轮车可以有重型和轻型两种,轻型用风冷,重型用水冷,形成销售差异化”。
    “而且!”
    他坐直了身子,强调道:“咱们厂有自己的三产工业,一部分零部件可以替换成价格更低廉更耐用的工程塑料和玻璃钢”。
    “还有加工优势”
    谷维洁插话道:“特种钢材的优势可以显现出来了”。
    “是这样的”
    李学武点头道:“价格上至少能打下来一半还多,完全可以满足销售需要”。
    “我看看”
    李怀德听见要赚钱了,顿时就不糊涂了,这会儿坐直了身子,拿起茶几上的文件看了起来。
    虽然他还是看不大明白,但他很清楚价格腰斩对于市场的冲击意味着什么。
    就算轧钢厂的摩托车厂还在创业中,可这并不妨碍他思考未来能从摩托车一项上赚取多少利润和成绩。
    主要是这玩意儿便宜,用途广泛,正是市场上欠缺的运力资源。
    别的且不说,只是从京城来看,大马路上的牛马车、人力车还是运输注意力,这玩意就有市场。
    真要便宜到三两千一台,恐怕能卖疯了。
    一台大解放三万五,一台东风要三万九,可他们的载重只有5吨。
    这是什么概念?
    数学但凡好一点的都能算明白,三万五能买十台三轮车,运力却能累计到十五吨,翻三倍。
    在不考虑长途单项运输的基础上,这种载重三轮车完胜解放卡车。
    很巧,李主任的数学能力还不错,心里虽然不知道这个项目能赚多少钱,可只觉得以前买三轮车的钱亏的慌了。
    “这是轻重型载重三轮车的生产思路,再说说七厂的摩托车改制方案……”
    在李怀德的办公室,兼并收购花了三十万,拿回来两块地皮,两批工人,以及两种摩托生产技术。
    李学武分别汇报了相关的改制方案,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关于七厂的250摩托车,他的意思是,保留产品生产力,但需要重新设计。
    在拥有轻型摩托车设计方案和重型载重三轮车生产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产品补足方案留存。
    60、250、500,三种产品布局,在消化掉这些技术储备后,形成市场品牌占有。
    依旧是价格屠夫的生产思路,去掉不必要的零部件、简化结构、采用工程塑料、利用零部件采购渠道,充分利用价格战占据市场。
    这年月摩托车真是相对廉价又好用的出行工具,如果不是生产结构需要,国内早就实现摩托车自由了。
    不过现在的工业和工程生产更需要重型机械设备,有限的生产资源全被用于这些设备的发展了。
    再一个,民用市场上的摩托车太过于昂贵,不被老百姓所接受。
    一方面是需要,一方面是价格,老百姓只能是望而却步。
    可如果实现600元的小摩托计划,在完成精致设计和外观优化过后,是否能够提前打开摩托车的民用市场呢?
    这还需要市场和时间的检验,但几位领导均是对邮政采购和运输采购有着充分的自信。
    拿轧钢厂自己来说,副处级以上的干部就有配车需要了,有的副科和正科都有工作出行需要。
    如果全部实现配车,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但在一定程度上,用摩托车替换配车,是否能够实现工作需要呢?
    几万元的汽车买不起,600块的摩托车要是再小气,怎么都说不过去了。
    250的摩托车生产方案得到了李怀德的认同和支持,虽然民用市场接受程度不高,但可以减产嘛。
    上次在边疆,他还对仓库里看见的那台毛子摩托感兴趣来着,谈话间有意选择那一款的外形。
    其实老李也是一时新鲜,真按照那种形制设计了,他能骑咋地?
    按照组织干部通勤管理条例,到了老李这个级别,是完全不可以摸方向盘的。
    至于设计,李学武当然不会惯着他,只当没听见这个意见。
    其他都好说,唯独设计一事上,这轧钢厂上上下下,有谁比李学武更懂设计?!
    总工程师夏中全来了都得比划个大拇指说佩服!
    做管理、当干部的就不要硬往我们设计圈里插一脚了,瞎指挥什么?!
    兼并和摩托车厂的工作谈完,李学武端起茶杯喝茶,由着其他领导讨论起了今年和明年土地规划的事。
    期间李怀德也有询问到李学武,关于亮马河沿岸工业区土地规划需要整体思路。
    李学武上楼前便指示让彭晓力回去拿了关于这部分的文件。
    在给几人的汇报中点出了几个关键位置,分别是生产、工人村及配套、科技研究园、教育医疗区以及集团办公区等关键区域。
    李怀德比较重视几个区域的功能和设计方案,分别同其他几位领导查看并讨论了相关问题。
    在关键问题上,李学武也就实际情况做了解读和解释。
    还是钱的问题,谁都想一股脑地建设完,然后迎来大发展。
    可实际上,这些区域只能一处一处的建设,甚至有些图纸上的位置土地还没在轧钢厂的建设红线内。
    李学武给出的解决方案便是,用收购的地皮、城市置换房地皮等固定资产,以及对等的三产联合生产合作方案,来解决土地置换的问题。
    李怀德在考虑跟上级申请,一并在集团化目标的申请书内,集团化目标实现的时候,也能顺利完成土地扩展。
    但今天谷维洁和薛直夫来汇报协调申报方案时,提出了今年的土地需要和未来的土地规划方案。
    他这一看才知道,原来李学武在做的集团未来发展规划需要这么多的土地。
    真建设完成,恐怕这一块亮马河两岸的土地都得给轧钢厂。
    你说缩减土地规划吧,不仅仅节省资源,还能尽快实现建设目标。
    但看着集团办公大楼的设计预想方案,他实在是舍不得。
    十七层双塔多边形设计,连廊和裙楼恰当好处地晃吓了老李的双眼,他只觉得这张大饼又大又圆。
    这阔气豪华且庄严肃穆的外观设计,搭配亮马河公园的设计方案,园林与科技相应成辉,正是他心目中集团大楼的形象。
    以前他可没想过当了一把手还能再干些什么特别成绩。
    可李学武帮他做了一个集团化进步,智商云梯的思路。
    这是一个梦想,可也是就要实现的梦想。
    他还梦想有集团化大楼的,但没有什么思路,做梦也想不到大楼应该是什么样的。
    现在好了,李学武不仅给了他奋斗的方向,还帮他把梦想做了设计图摆在他眼前了。
    只见李怀德手里捏着那份图纸,脸色微微红润,兴奋异常,就差从耳朵里往外冒蒸汽了。
    以前脑子里进的水,现在都被蒸发了出来,他现在异常地坚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必须这么干!
    他都想好了,以后他的办公室就在最顶端的十七楼,要向阳的一面,正合适能看见河景公园和生产园区,还能看看河道里往来的船只。
    十七楼,应该有电梯吧,以后就不用爬楼梯了,上一次乘坐电梯时的感觉他还记得,如上云端。
    这么一想,他还有点飘飘然了呢,好像真就要实现目标了呢。
    至于说为什么要按照李学武提交的设计思路来建设,因为这损小子把集团办公大楼设计在了亮马河的对岸!
    这就很干!
    对面特么不是咱们家的地皮啊!
    你自己睁眼看看,人家的工厂还冒烟呢!
    可是!
    李怀德现在不管那么多了,拆迁也好,置换也罢,他已经认定了他的办公室就在对面了。
    这边的土地都被李学武给设计和规划的满满了,生活和办公自然要选择上风口,还是有公园的好。
    景玉农等人从李怀德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见着李怀德仍然兴奋的精神状态,只觉得李学武这人有问题。
    别不是什么江湖骗子的徒弟吧,不然咋就这么能忽悠人心呢。
    以前的老李不说有多么的胸无大志吧,但也没什么太崇高的理想。
    可你看看,土地规划的工作谈完,老李都要拎着鞭子催赶全厂职工卖力干活了。
    这是特么给老李灌大烟了吧!――
    “临时工的事,你觉得这些大学生……?”
    景玉农办公室门口,她叫住了李学武,问了这么一句。
    后面的担忧自然不必多说,李学武一定懂。
    李学武等着谷维洁等人过去后,这才轻声说道:“多找几个学校,工程专业也好……”
    “其他符合的专业也罢,打散了,再搞个荣誉竞争机制……”
    “大学生最淳朴,也最便宜,关键是好用……”
    剩下的话他也没再多说,要论人事管理,景玉农的能力并不比他差。
    这会儿便是连门都不进了,挥挥手示意李学武可以走了,景玉农往谷副主任的办公室去了。
    李学武耸了耸肩膀,怎么特么有种卸磨杀驴的感觉?
    工作思路敲定以后,方案执行的很快。
    周六上午,也就是一月十号。
    董文学从钢城返回京城,参加了摩托车制造厂的创建办公会议。
    在会议上李怀德主持并强调了未来一年内关于汽车工业的发展思路。
    陪同董文学来参加会议的经贸办钢城生产基地管理处主任岑辅尧也在。
    汽车工业发展,是轧钢厂定义未来发展的主要支柱,上下都很重视。
    在会议上,李怀德就协调了人事、财务、生产以及后勤几个部门,宣贯并讨论了具体的执行方案。
    李学武作为管委办的副主任,在会议上做了方案解读工作,回答了一些问题。
    叫了钢城的同志回来,主要是从现在开始,便要着手定制两个摩托车厂的迁移和选址投建工作。
    今年的投建项目太多了,要是不给出设计和缓和的时间,工程部那边也完不成任务。
    按照计划,摩托车制造厂同汽车制造厂一样,都在一处,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在会上李学武也强调了,要求这一次的工厂创建和干部选调工作必须严格遵守组织工作纪律,严禁出现违规情况。
    被选调的干部必须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不得有个人情绪和意见,必须保质保量地完成组织在该项目上的建设任务。
    在工人选调意见上,谷维洁做了发言,主要是针对兼并工人和轧钢厂现有的招录淘汰计划,要求人事部门充分协调安置,解决生产需要。
    尤其是这一次人事变革,很多服务部门的工人有意见,不愿意到生产岗位上去劳动。
    谷维洁也发了狠,只要是不配合组织工作的,一律解除岗位职务,停岗停薪,仍然不服从调剂的,那就做开除处理。
    上万人的大厂,尤其是现在工人规模扩充到了三万人,人事管理工作压力骤增。
    谷维洁强调,不能怕得罪人,更不能怕心里包袱,企业要发展,必须有牺牲。
    她已经同市里的人事部门以及厂里的工会协调好了,在工人管理上得到了充分执行权。
    条件是轧钢厂会吸纳更多的待业青年,在职工招录上优先考虑京城本地人员,解决实际就业难的问题。
    现在毕业生和待业青年成了京城最为紧张,也是最为头疼的难题。
    有轧钢厂这样几千上万人的招录待业青年,市里当然要给开绿灯。
    尤其是轧钢厂提出的人事管理需要还是在规则范围之内的,是针对不服从管理、不服从人事调剂的职工。
    新的一年大家的压力都很大,谷维洁在会议上严肃发言真正给轧钢厂上下有些喧闹的人事工作降了温。
    主管人事工作的副组长谢兰芝汇报,岗位竞赛和考核活动已经开展了一周,效果良好。
    工人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车间内部管理现状得到了改善,尤其是安全生产的理念得到了充分的贯彻。
    在下个月举行的岗位竞赛和考核中,不合格人员的岗位调整安排已经在做了。
    分流的方向主要是新项目、新工厂、三产工厂和劳动队伍。
    机关干部职工分流四分之一,服务和后勤劳动人员分流三分之二。
    在新工人陆续完成培训和考核工作后,一部分岗位将会被新工人填补,一部分岗位将会被撤销。
    而在这一次人事变革活动中,有一部分无法胜任本职工作,或者无法劳动的,将会做转岗、提前退休和清退处理。
    严格意义上来说,轧钢厂的工业变革工作才刚刚开始,但人事变革工作一开始便如火如荼,达到了白热化的状态。
    只是李学武给出的考核和培训教育方案,再加上新招录人员职工子女占据主要部分,这给变革工作提供了更多的缓和空间。
    否则,就以现在的形势,要开展工人岗位大调整、大变革,无疑是火上浇油一般。
    就是如此,谷维洁最近的工作压力也是加大,多次亲临车间,倾听工人们的意见反馈。
    并且多次要求人事部门和宣传部门负责人下基层,开展切实的调研工作。
    保卫监察这边也充分配合,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保卫科和监察科联合办案,针对违规违纪情况下重手。
    不仅仅是调度车间副主任被抓了,还有好几个倒霉蛋撞到了枪口上。
    至于为什么这么时候严格纪律管理,还得说消除职工怨气,严格树立公平公正的人事变革风气。
    人事变革就像在走钢丝绳,任何的疏忽都有可能带来万劫不复的结果。
    谷维洁多次找李怀德汇报工作,就是在解决这些问题。
    宣传方面要引导,人事部门要执行,保卫监察就要“杀”几个来消除对这一变革的反对声音。
    从会上下来,李学武陪同董文学一行人,叫了总工程师夏中全,参观了实验车间。
    这边正在进行的几个项目,正是汽车制造厂的。
    包括轻型摩托车、特种车辆、吉普车、面包车等等。
    李学武主要是跟夏中全沟通了两个摩托车厂的技术图纸消化问题。
    以及昨天在会议上讨论研究的,重型载重三轮车和轻型载重三轮车的设计方案。
    250摩托车的再设计和轻量化设计也被提上了日程。
    需要消化的还不仅仅是摩托车厂的技术工人,还有为数不多的科研人员。
    这些人仿制和研究摩托车的经验比轧钢厂的要足,可以提供一定的思路和经验。
    当着钢城汽车厂管理同志的面,几人还讨论了把研发和生产剥离开的重要意义。
    未来京城厂区将不再拥有重型工业工厂,而是作为科研基地发挥重要作用。
    要求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目标上,他和董文学都看好科研所的发展。
    别看科研所现在有很多项目不是轧钢厂需要的,或者就是那些师生们头脑一热搞出来的研究。
    李学武充分支持他们的实验和发明,轧钢厂用不上,还能造图纸卖给三产联合单位呢,还能卖给其他单位呢。
    只要成功了一个项目,那投入的科研经费就全都赚回来了。
    机械、化学、电子等等,只要华清的师生愿意在研究所里不拿工资地搞研究,他将充分保障这些人的生活条件。
    吃好的,住好的,用好的!
    这是一群目光里透着清澈的淳朴,行为上并不注重生活条件的年轻人,更是李学武喜欢的一群人。
    当然了,不拿钱还努力工作的他都喜欢。
    今年的工人村职工公寓建设完成,这些大学生要第一批安排入住。
    处对象问题严重?
    那当然是不会管的,还要鼓励,真闹出人命了,不得扯结婚证落户啊!
    这个时候轧钢厂要站在大学生的一边,给他们提供方便条件,落户轧钢厂,入职轧钢厂。
    这样做大学生不后悔吗?
    别问,问就是爱情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