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3章 洛迁省赴任(中)
作者:旖旎小哥   正义的使命最新章节     
    转眼间,厉元朗成为洛迁省政府,这栋大楼实际掌门人已过去半个多月。
    这中间,他已被正式任命为洛迁省政府党组书记、副省长、代理省长。
    说实话,从厉元朗走上副省级领导岗位伊始,在省委工作居多,触及省政府方面的事务明显少了一些。
    省政府事情繁多,涉及面又广。
    而且刘越生病住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由常务副省长吴超林省政府主持工作。
    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问题,主持工作远不及实际掌权名正言顺。
    吴超林只能处理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从而留下一大堆需要新省长做主的重要事情。
    他这么做,倒是符合临时主持工作的一贯做法。
    但同时也在发泄着不满情绪。
    从刘越辞职那天起,吴超林就动了想要扶正的念头。
    为此,动用所有可以动用的关系,先后去京城三次。
    该见的人他见了,该表述的也表达了。
    不过,在最后一次见面中,对方明确告知,新省长人选不会就地提拔,要从京城空降。
    得知这一消息,吴超林仿佛踩空五彩祥云,从万里高空坠入地面,摔得鼻青脸肿不说,整个人彻底蔫了。
    谁都清楚,这种机会少之又少,如若这次拼不来,等于彻底封堵他的晋升之路,这辈子都没戏了。
    所以,那时候的吴超林整天蔫头耷脑,面沉似水,一点提不起精神,还经常无端发火。
    搞得身边人无所适从,汇报工作的人敬而远之,更别提主动找他处理工作了。
    面对一大摊问题,厉元朗采取最基本的操作。
    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从早到晚,全都处在高负荷的阅读文件,批阅文件以及听各部门汇报之中。
    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的觉,即使躺在床上,脑子里想的依然是工作,还有解决难题的办法。
    原本睡觉不成问题的他,经常失眠,不得不靠药物强制自己休息。
    仅仅半个月,厉元朗体重下降厉害,足足掉了十斤称。
    由于厉元朗尚未敲定秘书人选,省政府办公厅秘书长王若勋,只得担负起秘书职责。
    其实厉元朗刚上任不久,王若勋就向他推荐了五名合适人选,供厉元朗筛选,决定秘书。
    厉元朗直截了当告诉他,秘书他已有人选了,就是陈先。
    说起来,关于陈先的安置,厉元朗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没来洛迁之前,他专门和陈先徐小可夫妻谈了一次。
    徐小可的态度坚决,全力支持丈夫去洛迁为厉元朗服务。
    因此,厉元朗在离开体总前,没有给陈先安排别的工作。
    只是跨省调动手续复杂,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成。
    何况,此时的陈先,正在按照厉元朗的部署,秘密做事,等到他完成任务,才能正式调进省政府办公厅秘书一处。
    其他工作,厉元朗还能游刃有余。
    唯独一件事,颇为头疼。
    王若勋呈上来的一份文件,是关于《洛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下一个五年规划以及远景目标纲要》。
    纲要内容厉元朗认真仔细的看过,总体上问题不大。
    但有一个问题,他觉得不切合实际。
    那就是gdp增速设定目标为百分之四点三。
    厉元朗通过这段时间的了解,认为要达到这个目标,难度很大。
    说白了,调门定得有点高。
    觉得下调至百分之四点一,方为稳妥。
    可这份纲要,是经过省常委会研究确定,上届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的。
    厉元朗要是修改,等于彻底否决上届省政府领导班子,否定刘越的成绩。
    得罪的可不止这些人,包括省委书记郭启安在内,想来,郭启安也不会同意。
    当王若勋将《纲要》交给他,等着他签字同意。
    接下来,省政府就会形成文件,在明年年底的全省代表大会上表决通过,随即引发全省,执行下去。
    厉元朗犹豫了,没有急于签字批示。
    告诉王若勋,他需要看完后再做决定。
    把急事做成缓办。
    消息很快传到郭启安耳朵里,面对省委办公厅秘书长战世学,郭启安冷着脸质问道:“纲要早就制定好,怎么到了厉省长这里受阻,什么原因?”
    战世学小心翼翼地说:“据王若勋反映,厉省长对百分之四点三的gdp增速有顾忌,认为下调到四点一为好。”
    “搞什么嘛。”郭启安迅速站起身,背着手在地毯上来回走着,边走边念叨,“厉省长对洛迁就这么没信心!这几年,我们洛迁经过大家努力,无论农业还是工业,都有很大起色,是有目共睹的。”
    “是,是。”战世学连连点头,赞成道:“尤其在您英明领导下,洛迁省的gdp增速排名,已经从倒数一跃进入中游。”
    “根据经济学专家以及有关部门预测,我们省的增速应该远远高于四点三。书记,不瞒您说,不少人都认为,四点三都趋于保守,四点五更符合客观事实。”
    这记马屁拍的,郭启安听得心花怒放。
    却没有显露在脸上,而是轻轻摇晃着头,慢悠悠说道:“不能这样说,洛迁省取得任何成绩,是全省同志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不可以将成绩概括在某一个人身上。”
    “依我看,厉省长不了解实情。他在党委口工作年头偏多,政府部门的履历有欠缺,从而使他瞻前顾后,优柔寡断。”
    “这样吧。”郭启安招了招手,战世学跨前一步,距离郭启安更近一些。但仍旧略微弓着身子,做出一副尊敬且认真聆听状。
    “你侧面了解一下厉省长的想法,另外,让王若勋多催一催。纲要的事情不能再拖了,实施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真要是无休止的拖延下去,势必要耽误大事的。”
    “我明白,一定按照您的指示办。”
    战世学唯唯诺诺的领命而去,留下郭启安站在原地,目光逐渐变得凌厉起来。
    陈先前来报到,是厉元朗近段以来,见到最好的消息了。
    见他风尘仆仆的样子,厉元朗爱惜的说:“你瘦了,也晒黑了。快坐,谈谈你的感受和收获。”
    厉元朗一边说着话,一边去饮水机那里,给陈先倒了一杯水。
    陈先受宠若惊,连忙起身双手接住。
    他打量着厉元朗,不由得心酸起来,“领导,您也瘦了,您要注意身体啊。”
    “我没事,可能是换地方的原因,最近睡眠质量不太好。”厉元朗摆了摆手,示意陈先坐下,他则坐在陈先对面听汇报。
    陈先喝了一大口水,稳了稳神,掏出一份打印文件,双手恭敬的呈送给厉元朗观看。
    这段时间,陈先受厉元朗的指派,秘密走访了洛迁省三个地级市,八个县区,十五个乡镇。
    他深入群众当中,了解大家对政府和政策的看法。
    听到不少基层百姓的心声。
    以前厉元朗每到一地,都有微服私访的习惯。
    这次来洛迁就任省长,厉元朗深知想要微服私访基本不可能。
    先不说他个人安全问题,毕竟官越做越大,难免会成为别人关注的目标。
    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老百姓不关心,可那些官员肯定时时在意。
    哪怕他乔装打扮,有可能看到的、听到的,都是事先安排好的。
    干货一丁点也不会让他见到。
    陈先就不一样了。
    他尚未来省政府办公厅报到,而且一开始,厉元朗又隐瞒得天衣无缝。
    这段空窗期,别人一直以为厉元朗选秘书,是没看好人选,难以确定。
    因而,陈先在洛迁省,如同白纸一张,没人感兴趣。
    如此一来,反倒使得陈先一路通畅,调查到的内容真实可靠,不搀杂水分。
    直到厉元朗认为时机成熟,这才向王若勋透露,他已选择陈先做秘书的真实打算。
    到底是秘书出身,陈先分门别类,从八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他调查的结果。
    有农业、有工业,还有中小型私营企业的发展概况。
    和厉元朗查看的资料,有的是重合,也有的是差别。
    厉元朗看得很仔细,几乎每一条,每一个字都不放过。
    看到最后,厉元朗忽然眉头微微一皱,不解的问陈先:“你底下手写这行小字,写的是劳敏,后面还有感叹号和问号,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