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蜀汉的财政家底<一>
作者:大王你听我说   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最新章节     
    “陛下,据奴才了解,自成都县衙被我们端掉以后,很多以前给他们进贡的勾栏酒肆现在没人管了。”
    “廷尉、禁军,以及成都一些有势力的重臣部曲都想把手伸进去,分一杯羹。”
    “奴才的意思,既然我们现在缺钱,不如我派粘杆处去联络,把这一部分的钱收过来。”
    “自打掉吴老二和张成以后,成都以前很嚣张的黑恶势力现在都收敛了很多,有的正在转行做正当生意,想上岸。”
    “如果这时候再打几家也不是不可以,但这些人背后都有保护伞。”
    “打人容易,打伞难,短时间内连兴大狱,奴才担心陛下压力太大。”
    李和对刘禅的忠诚不在黄皓之下,但又有黄皓不具备的大局观念。
    这次他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供刘禅参考。
    刘禅思考着李和的意见,觉得李和说得有道理,再起大狱就怕牵连太广遭到反弹,如果动的利益太多,就担心几个大的派系联合起来反对,就不好收场了。
    现在的刘禅在蜀汉还做不到一言九鼎。
    但是李和收保护费的建议也被刘禅否决,被收了保护费的势力会把成本转嫁到老百姓身上,他是蜀汉的皇帝,百姓是执政的根本,不能因为钱而失了民心。
    刘禅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挥手让他们退下。
    。。。。。。
    他又在大脑里搜索存储的历史知识,看看要怎么搞点钱。
    首先还是要把家底莫清才行。
    “宣大司农孟光觐见。”
    刘禅对黄皓下旨。
    两刻钟后孟光来到御书房,行礼赐座之后,刘禅就和他聊起了蜀汉的财政状况。
    大司农乃是九卿之一,正是主管朝廷财政税收的官职。
    以前的刘禅哪里会过问财政税收的事,孟光想向皇帝汇报工作都找不到机会。
    今天刘禅主动召见,向他请教专业问题,这让孟光觉得很有面子,传出去他这个大司农衙门的地位都要上升。
    自从刘禅开始励精图治以来,谁得到他的单独召见,哪个衙门得到刘禅的旨意都成为了成都官场上的风向标。
    孟光见刘禅不但要听,还拿出了纸笔做笔记,更是感动,心里不由得有点紧张,怕讲得不好。
    待打了一下腹稿,孟光就开始讲财政状况:
    “陛下,您既然问的是财政,请允许老臣先给你计算一下大汉能缴纳税赋的人口。”
    “我大汉总计一百万人口,其中军队人数约八万,官吏四万,这一十二万人是不事生产的,更不交税,完全要财政供养。”
    “再加上各勋贵,重臣,名士,大族相关人等也是不用交税的,这些人加起来应该有八万人。”
    “这就有二十万人口不交税。”
    “在剩下的八十万人口中,五岁以下的小孩,七十以上的老人也不交,再加上一些特殊情况,也要扣掉十万。”
    “剩下这七十万人口,无论男女就是大汉主要的劳动力了。”
    “这70万人中,有50万人在种田,他们一个人大约种50亩地,就是2500万亩。”
    “平均亩产200斤左右的稻米,一年的收成就是7石粮。”
    “我大汉一年的粮食总产量大约就是万石粮。”
    “一个农民一年能生产350石粮食。”
    孟光说起数据是如数家珍,刘禅不由得佩服他的专业,不但自己在记,还让平时作记录的近侍宦官也把孟光说的一字不漏记下来。
    “我大汉轻徭薄赋,实行十税一的税收制度,这样朝廷一年就可以征收1750万石粮食。”
    “这近二千万石粮食就要供养军队,给官吏发放俸禄,官吏的俸禄都是采用一半发粮一半发钱的形式。”
    “这就是农税,是朝廷的主要收入来源。”
    刘禅一边记一边重复着:
    “农税一年征收1750万石粮食。”
    孟光喝了一口茶,待刘禅停笔又接着说:
    “另外一个重要税源就是口赋,口赋就是人头税,每个人都要交。”
    “这七十万人平均一个人一年交三千五百钱,可以在市场上买三石五斗米。”
    “每年口赋可以征收24亿5千万钱,折合稻米245万石。”
    “其他的税收就主要来自盐、铁、酒、蜀锦等多种产品和行业,一共可以收入75亿钱,也就是750万石稻米。”
    “这就是朝廷一年的总收入,折合成稻米就是2745万石。”
    “算成钱就是274亿5千万钱,分开计算就是1750万石粮食和99亿5千万钱。”
    刘禅叫孟光停一下,说太快了他记不下来。
    孟光一躬身,看着埋头作记录的刘禅,心里暗自赞许,大汉又出了一个明君,这是臣子的福气。
    刘禅记录完了,抬头看着孟光:“这是收入,接下来该是说支出了吧?”
    孟光拱手,钦佩地说:“陛下圣明,臣接下来就是要说支出了。”
    刘禅也喝了一口峨眉山毛峰,说道:“说到收入都很高兴,谈到支出就不那么愉快了。”
    孟光眼睛放光,皇帝对管财政的人的心态是一清二楚啊。
    “军费开支占大头,每个兵每年要拨60石粮和4万钱。这就是480万石粮外加32亿钱。”
    “4万官吏每年要发放400万石粮和40亿钱,也就是人均一个官吏的年俸是100石粮再加10万钱。”
    刘禅看着记录的数字,发现了问题:
    “孟卿,8万军队花了800万石粮的费用,4万官吏也花了800万石粮发俸禄,你怎么说军费是大头呢?”
    刘禅的疑问让孟光感觉到刘禅不但在记录,还在计算,这是一个刻苦好学的领袖。
    “军费的开支是不打仗的时候,打起仗开支要翻一番。”
    刘禅听了都觉得心疼:“真的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孟光当然不知道大炮是什么,不解地问:“陛下,恕臣愚昧,大炮是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