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移栽辣子
作者:还是困啊   春色有点田最新章节     
    沈榕山走进去,眼神没有乱看,将手中的小布包放在她手边:“家里的银钱都在这,你收好。”
    布包里包着串好的铜板,铜板多,碎银子少,买地用掉了。
    季温禾望了眼手边的小布包:“沈大哥,钱放在我这里怕是不安全,我没地方藏钱。”
    家里就那么大,墙壁是石头,地下是土,屋内没多余的家具,钱能藏在哪里?
    小偷来了不得高兴死,不用花多长时间,就能找到家里藏钱的地方。
    沈榕山后退一步,望着床底:“明日我在床底下挖个洞。”
    说完他转身出去,很快抱回来一个矮陶罐。
    “你将钱放在里面,用了在取出来。”
    陶罐是用来放钱的,他们那屋床底下有一个大洞。
    季温禾想了想,点头应下:“好。”
    除了埋土里,好像也没有合适的地方了。
    沈榕山将陶罐放在地上,见她洗好脚,端着水倒出去。
    季温禾已经习惯了,因为他帮她洗过贴身小衣,倒个洗脚水,没那么让人惊奇了。
    趁着外面还有光亮,季温禾数了数,一共还有一两四百多文钱。
    两双胞胎搓得麻绳和麻线太辛苦,也不可能让他们不接这个活计。
    她细细想过了,卖手绳是做生意第一步,走街串巷的同时,打听大家最想要什么。
    季温禾最想开的是一家杂货铺,山外村民多,价钱比镇上便宜,开起来不愁没生意。
    然后定制个车子,去远一些的村子叫卖,货郎,两兄弟其中一个担任。
    沈榕山更合适,他力气大,就是怕别人害怕他,不敢上前问价,得让他跟着熟脸后,在让他单独去。
    定制车子不用担心,这里的独轮车可以,或者让人做个三轮的,在后面或者前面推着更方便。
    等日后日子好了,买一辆驴车,像前世的小商贩一样,板架可以两边打开,延长。
    唉。
    季温禾在心里叹息一声,想得很好,就是不知什么时候能实现。
    她还想养猪,养鸡鸭鹅呢,推着肉去村里卖,生意绝对好。
    不行,为了将来过上好日子,一定要努力。
    翌日。
    季温禾睡到自然醒,昨夜泡了脚,晚上睡觉脚是热得,半夜没有被冷醒,睡得很饱。
    舒服地伸了一个懒腰,穿好衣服下床。
    来到屋外,沈文山正坐在门边编着手绳。
    “嫂子。”
    昨天教了他好几个样式。
    季温禾望着簸箕:“文山,你手速真快,编得也好,我看你天生适合做手工。”
    学得快,编出来很精致。
    不像她,有时候会出现两边不一样大小,或者太松太紧的情况。
    沈文山腼腆地低下头:“多谢嫂子夸奖。”
    季温禾瞧着他的模样,觉得很可爱,想摸摸他的头,最后止住了蠢蠢欲动的手。
    起身来到厨房,沈文山在灶台后面烧火。
    “文山,你大哥呢,怎么没看见他,进山去了?”
    不应该啊,前两天刚去过。
    “大哥去里正家借石锤去了,说把山坡修修,弄几个台阶,方便下山。”
    光弄出台阶不行,下雨雨水冲下去,时日一长,台阶会冲掉。
    弄些石块在上面,旁边在挖出一条淌水的小沟。
    沈元山起身,打开灶台里面的锅盖:“嫂子,水热了,你先洗漱,大哥一会儿回来。”
    季温禾点了点头,目光瞥见了盆里的新鲜木耳。
    “咦,哪来的木耳。”
    “大哥早起去山里转了一圈,看到摘回来的。”
    她想起前世吃过的凉拌木耳,放些辣椒在里面,味道特别好吃,她最爱的冷菜之一。
    可惜家中没油,调味品只有盐。
    对了。
    季温禾望向沈元山:“山里有没有辣椒。”
    “辣椒?”他想了想,问,“嫂子说得是不是辣子,吃起来很辣,红色的,也有青色的,不大,很小。”
    “对对对,山里有吗?”
    “有,以前大哥跟猎户进山时,带回了几个,太辣了,不好吃。”
    刚想说话,看到沈榕山拿着石锤回来:“沈大哥,你在山中有看到辣子吗?”
    “有,那东西太辣,自己烧着不好吃。”
    镇上酒楼也很少用来做调味品,他们这边的人不喜辣。
    “沈大哥能弄几株回来吗,根不要弄断,我想移回来栽。”
    他们烧着不好吃,是因为舍不得下油,做什么都放很多水在里面炖,炒菜基本没见过。
    反正来到这里那么久,没见家里吃过炒菜,都是汤水多的饭菜。
    不过也能理解,家中人多,不多放点水,一人一碗粮食不够,只好多放水喝饱了。
    沈榕山放下手中的石锤,打水洗手:“要几株。”
    季温禾思索片刻:“两三株就行,在深山里面吗?会不会有危险。”
    “无妨,我会小心。”
    那块他常去,地形熟悉。
    厨房内,沈元山掀开锅盖,对三人喊道:“吃饭了。”
    老样子,野菜饼配野菜糙米粥。
    偶尔换换口味,笋干炖糙米粥,木耳糙米粥,野菜汤。
    还有香椿啊等等很多野菜,季温禾第一次见到,野菜会有被人疯抢的时候。
    战乱又遇荒年,真的把人饿得怕了。
    ……
    这日,季温禾将移栽到院子里的辣子浇上水后,跟着沈榕山到荒地锄草。
    辣子是长在深山里的,她觉得移栽到院子里应该不会死,一共五株,像前世吃过的小米辣。
    瞧着地里跟打了激素一样疯长的荒草,抬头望天:“沈大哥,稻种什么时候育苗。”
    “四月初,过两天能种菜,种完菜,稻种差不多可以育苗了。”
    “咱们的田地在山脚下,那块地的收成不高,能用粪水养着吗?”
    “能。”
    家中的粪水不够,用来养菜地了。
    季温禾收回目光,蹲在地里薅草:“种几季水稻呢?”
    她小时候家里只种一季水稻,种完水稻种小麦。
    沈榕山背对着她薅草,速度很快。
    “一季,种完后种小麦。”
    “元山说去年种得小麦都被蝗虫吃了,家家颗粒无收。”
    季温禾记得蝗虫是可以吃得,她没吃过,听说用油炸过特别香。
    “村里人连夜抓蝗虫,今年应当不会遇到,等地里的草晒干,点火烧掉。”
    沈榕山转头看去,她薅草薅得一手泥土。
    “你去兰婶家找小雅,要不回去编手绳,地里的活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