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和沈素雅学打络子
作者:还是困啊   春色有点田最新章节     
    吃了一块野菜饼,喝了一大碗糙米粥,肚子半饱。
    胃不好,不能吃太多撑着,不然半夜难受地睡不着。
    沈榕山舀来热水让她洗漱:“早些回屋歇息。”
    季温禾点头:“嗯。”
    现在腿酸的很,坐下就不想起来。
    白天出了一身汗,明天若是好天,打算彻底洗个热水澡。
    家里做饭刷锅洗碗,从来不用她动手,她想帮忙,三兄弟也不让。
    疲累了一天,季温禾躺在床铺上,闭上眼睛没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
    沈元山将背篓里的种子拿出来,看到各种颜色的麻线,好奇的来到厨房询问。
    “大哥,你买那么多麻线干什么?”
    沈榕山将油灯熄灭,月光出来了,照亮了院子。
    “你嫂子要买得,她会编手绳,打算编好拿去集市卖。”
    “集市小摊上有卖手绳的。”他靠在门边,“大哥,你没提醒嫂子吗,那些手绳不好卖。”
    只有不会干农活的富贵人家,手上才会戴叮叮当当的东西。
    而且有钱人家也不会戴手绳,都是玉镯,金镯和银镯子。
    沈榕山想起她充满信心,志在必得的样子,提醒道:“她想做便让她做吧,你们莫去打击她。”
    “知道了,大哥。”沈元山进屋和沈文山通个气,免得他多嘴。
    山中到了晚上凉意很重,屋内冷冰冰的。
    季温禾迷迷糊糊睁开眼,伸手不见五指,紧紧裹着被子,再次沉入梦乡。
    翌日。
    一觉睡到自然醒,动了动被窝里的腿,还是发酸,估计得好几天才能缓过来。
    舒服地伸了个懒腰,穿好衣服下床。
    走到外间,看见麻线放在了篮子里,季温禾拿出三捆,吃完饭去兰婶家,请教她打络子。
    这时,沈榕山推门进来:“你醒了。”
    他正要叫醒她起来吃饭。
    “去洗脸,吃饭了。”
    “哦好。”放下手中的篮子,跟着他去厨房。
    “咦,他们两个呢?”
    屋内没人,院子里也没有。
    沈榕山盛好饭放在桌子上:“他们到山下浇地去了。”
    “吃过饭了吗?”
    外面太阳高照,她起得晚了。
    他回:“吃了去的。”
    季温禾洗漱好,看着桌上的两只碗,晓得他在等自己一起吃。
    “我吃完去兰婶家,你等会儿一起去和他们浇地吗?”
    沈榕山将菜饼递给她:“我去一趟隔壁村,晌午前回来。”
    她点了点头,没再多问。
    两人安静地吃着饭,气氛温和,没了一开始的尴尬和局促。
    吃完饭,她拎着篮子刚走出门,看到两兄弟回来,一个拎着木桶,一个拿着粪勺。
    “嫂子。”
    “嫂子。”
    两人齐齐叫了一声。
    季温禾点点头,望着山下的方向:“路不好走,你们俩小心点。”
    “知道了嫂子。”沈元山捏住鼻子,“嫂子,你是要下山吗,你先走,这桶味道大。”
    味道确实有点大,很臭。
    捂着鼻子闷声回:“我去兰婶家。”
    木桶不大,到她膝盖的高度,他们又住在山上,拎着粪水往山下走得小心着些。
    一不小心摔着了,弄得满身都是,衣服怕也是不能要了。
    季温禾拎着篮子,慢悠悠地走下山,往东边望过去,大家都在地里忙活。
    四月初水稻就能育苗了,再过几天菜也能下地种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欣喜。
    其实在百姓心中,能吃饱不饿肚子,就是最大的幸福。
    来到兰秋华家门口,正屋两间房,左侧也是两间,靠近大门边是杂物房,门开着,里面放着各种工具。
    右侧是一间小厨房,边上就是菜地,竹子和树枝架成的篱笆,之间缝隙很大,也不高。
    大概到她脖子的高度,能清清楚楚看到院子里。
    季温禾站在门口,对着里面喊:“兰婶,你在家吗?”
    柴房旁边的小门从里面打开,出来的正是沈素雅,她笑起来时,酒窝会露出来。
    “嫂子,娘和爹还有大哥去水田地了,估摸着一会儿回来,你找娘有急事吗?我去地里给你叫去。”
    “不用去,没什么急事,我来请教兰婶怎么打络子,既然兰婶忙,我改日再过来。”
    地里正是忙的时候,她应该等空闲了再来。
    沈素雅笑着走过来拉开院门:“嫂子,我会打络子,我教你,嫂子想学什么样式的?”
    季温禾跟着她进屋:“我不会打络子,小时候学过,忘了,锦绣坊的老板说,做最简单的。”
    进屋后,快速打量了一番屋内,一张木床,上面铺着两床被子,床尾放着一个箱子和小矮桌。
    门旁边有扇窗户,放着一张老旧的木桌,桌面上摆放着小玩意,头花,手绳,还有木簪。
    房间很小,只能容下三个人走动。
    “锦绣坊,我娘也在铺子里面拿活计回来做。”沈素雅把小矮桌搬到中间,靠近床边,“嫂子快坐,别站着。”
    “哎。”季温禾坐在床边,把篮子里要打络子的线拿出来。
    “咱们村里婶子做得活计,估摸着都是在锦绣坊拿的,他们家结钱的时候痛快,不像别人家老是拖着,要下次给。”
    还有一个原因,锦绣坊的老板好说话,家中孩子弄坏了打好的络子,一次两次的,她不会让你赔。
    沈素雅拿出小簸箕,里面放着针线,还有一捆打络子的丝线:“嫂子,锦绣坊的络子我大多数都会,太复杂的不会。”
    季温禾望着簸箕里的丝线,笑道:“小雅是个打络子高手。”
    她歪着头,露出疑惑的神色:“嫂子又没见过,怎么知道我打得好不好。”
    “你不是说了吗,很多样式你都会。
    而且店里的老板说了,熟手,她才会将丝线给人家拿回去打络子。”
    沈素雅不好意思地垂眸:“娘说刺绣太伤眼睛了,就让我学打络子。”
    刺绣她会一点,但是不精。
    季温禾附和地点头:“确实,比打络子要伤眼睛,我听说有些人年纪轻轻的,看东西就模糊了。”
    尤其是大绣娘,眼睛早早就熬坏了。
    “嗯,嫂子,我一步一步教你,你跟着我多做两次就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