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杀回国公府
作者:狐狸小小九   让我伺候外室?主母逼疯渣男全家!最新章节     
    国公府。
    打探消息的下人回来,良二爷听闻之后,顿觉心神不宁。
    立即来了良文氏的房间。
    良苏正陪在良文氏跟前,给她亲手做了一盘绿豆糕,哄得良文氏十分开心。
    良二爷敲门进来,眉头微皱:“你那日冒失应下了平西王的请求,又让你哥哥专程跑去耀州,你倒是一点也不着急。
    你虽说曾得柳大娘子亲自指导,这两年也通过书信,可她的绣作,哪有那么好求?”
    “可女儿也不能一口回绝啊,断了这么好的机会。”良苏不慌不忙,似乎胸有成竹:“此事父亲不必操心,女儿自有办法。”
    “什么办法?”
    “记得两年前见到柳大娘子时,她听说我来自于国公府,便将我单独请进屋内,问起国公府近况,让我代她向祖母请安,可见对祖母十分敬重。
    所以这次哥哥前往耀州,是以我祖母的名义开口相求。
    假如柳大娘子不给这个面子,那也好说,反正平西王点名只要观音像。
    我就告诉他,柳大娘子手中没有观音像,如此不就又得了人情,还又搪塞过去了。”
    良二爷一颗心这才放了下来:“假如柳大娘子真的肯慷慨相赠,这就是你的造化。
    不仅平西王跟前,太后那里你脸上也有光彩。你下去吧,我有话跟你祖母说。”
    良苏应声,退出门外。
    良二爷这才开口道:“方家的官司方家败了,方乘煦被杖责,良姜无罪释放。”
    良文氏眉梢一挑:“这个丫头片子竟然这么能耐?”
    “她暗地里留了一手,黑风观的劫匪还有一个活口,能替她开脱。”
    良文氏一惊:“留了活口?那劫匪该不会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吧?”
    “母亲只管放心,他们绝对不知道我的身份。我每次见他们都是蒙了面,改了声音,再说已经过去了两年,压根无法查证。”
    良文氏沉着脸:“这个丧门星女人,克死了我儿子不说,还要搅得我国公府鸡犬不宁吗?”
    “孩儿怕的就是这个,良姜当众扬言,说这次回京就是为了追查当年的事情。
    只怕,她会带着我大嫂回国公府来,许多事情不肯善罢甘休。”
    良老夫人笃定地道:“给她十个胆子她也不敢!你就将心放在肚子里吧。”
    话音刚落,就听外面下人回禀:“老夫人,二爷,大夫人与郡主回来了。”
    良二爷一惊,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良文氏却是丝毫不以为然:“请她们进来吧。”
    良二爷急得连连跺脚:“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一次只怕就送不走了。”
    良文氏不屑轻嗤:“你大哥都已经没了,她们孤儿寡母的,能翻起什么风浪?”
    “母亲怕是有所不知,这个良姜如今可了不得,她离开国公府这两年,就在阜城闯荡出一片天地来,说她腰缠万贯都不为过。”
    “这么有钱?”
    “半个阜城都是她的。”
    “呵呵,父母在,子女无私财,她一个女儿家,即便挣再多的家产,只要文栋顺利承继国公府,那就应当是咱文栋的!属于她良姜的,就只有一份嫁妆。”
    良二爷顿时恍然。
    自己只惦记着国公府里这点财产,担心被良姜母女分走,怎么就没有想过,把良姜手里的家产一并夺过来呢?
    他由衷地钦佩道:“还是母亲深谋远虑,想得周到啊。我怎么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呢?”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假如她们不识相,非要赖在国公府不走,那就留下吧。母亲自有办法,让她们后悔都来不及。”
    说话的功夫,良姜母女二人跟着下人入内,宋律与良家族长留在门外。
    良二爷努力挤出一脸的笑意,叫了一声“大嫂”。
    良文氏开门见山地问:“你们又回来做什么?”
    良姜一改上次回来时候的不忿态度,冲着良文氏眉开眼笑,十分乖巧。
    “自然是回家啊。”
    良文氏轻哼:“你不是已经嫁人了吗?”
    “嫁了,又和离了,所以我回来了。”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岂有收回的道理?国公府已经不是你的家了。”
    “可这里还是我阿娘的家啊,我是我阿娘的女儿,回不回我阿娘说了算。”
    良文氏一拍桌子:“你们已经离开国公府了。”
    “离开又不是改嫁。就算是改嫁,这国公府也是我父亲母亲两人一生戎马,无数军功换来的。”
    良姜的伶牙俐齿令良文氏顿时火冲上头:“父母在,无私财,我儿子已经没了,这个家与你们完全没有关系,哪有女人继承家产的份儿!”
    良姜耸耸肩,转身将候在屋外的良家族长请了进来:“祖母,你可还识得我叔公?”
    良文氏一愣,顿时面色一沉,满脸不悦:“你们这是什么意思?将他从阜城请来做什么?”
    “当年我祖父去世,家产两分,我二叔趁我父亲从军,不在阜城,造谣我父亲已经死在战场之上,变卖了祖父留给父亲的所有财产,据为己有。
    我父亲回乡,因为替乡民出头得罪了当时的阜城知府,祖母你害怕我父亲牵连你们,与我父亲彻底断绝母子关系,并且请了我叔公作证,立下文书,可有此事?”
    良老夫人没想到良姜竟然翻腾出这件事情来说事儿,顿时有些恼。
    “我们老一辈儿的事情还轮不到你一个小丫头片子管。说破天,我也是你祖母,你父亲的娘!”
    “后来我父亲战功赫赫,得朝廷封赏,二叔败光阜城所有家产,你们全都来到上京投奔。我父亲母亲可以不计前嫌收留你们,不代表,当初立下的契约作废。
    此事自然有我叔公为证。所以,这国公府跟你们才没有任何关系。”
    “哟,这是翅膀硬了,要来跟我理论夺家产了?”良文氏怒声道:“你有什么资格?”
    良姜又招呼身后宋律:“宋律,你来跟我祖母讲讲咱长安律法。”
    宋律上前一步,冲着良老夫人深深一揖,然后开始侃侃而谈:
    “按照长安《户令》,妇人夫亡无子守志者,合承夫份。良国公阵亡之后,良夫人立志守节不再嫁,因此拥有国公府的承继与执掌权利。
    而《户绝资产门》之中也另有规定,无子者为户绝,户绝之家,资产归在室女所有。
    鹤雅郡主虽已出嫁,现和离回家,为归宗女,享有与在室女同等的权利。
    所以,现在的国公府,良夫人与鹤雅郡主都有掌家之权。”
    宋律一番话侃侃而谈,令良文氏更加恼羞成怒:“你又是什么人?我国公府的事情还轮不到你一个外人插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