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单挑黑风观
作者:狐狸小小九   让我伺候外室?主母逼疯渣男全家!最新章节     
    证人名叫严七,是案发现场附近的村民。
    证词挺简单,两位女子被刺客追杀的时候,严七正牵着一只羊打此路过。
    他以为遇到了山匪,吓得立即钻进柴垛里,羊都不要了。
    当然,严七也并未亲眼目睹整件事情经过,只是听到那些刺客嚣张至极的威胁声:
    “敢跟我西凉作对,残杀我西凉将士,这就是下场。”
    然后两个女人惨叫,直接将瑟瑟发抖的严七吓得尿了。
    好不容易熬到刺客离开,他战战兢兢地从柴垛里出来,第一个亲眼目睹了被砍得面目全非的两个女子。
    然后惊悚尖叫,引来村民围观,报案。
    严七描述刺客的样貌,什么都说不上来,只记得全都一身黑,手里拎着雪亮的弯刀。
    至于那两个女子,满身狼狈,跑得跌跌撞撞,月色不明,他压根就没有看清。
    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线索,末了,有证人的名字,手印,家住何处。
    不过证词下面的一行小字,引起了良姜的注意。
    刺客离开时,牵走了严七的那只羊。
    良姜想了想,觉得十分不解。
    其一,既然有羊,说明附近一定有人。但凡刺客应当都接受过极其严格的训练,应当找到目击者杀人灭口才对。
    其二,身为西凉刺客,竟然会贪图这点便宜,一只羊都不放过?
    有没有可能,刺客是故意留下的活口?
    包括现场遗留的弯刀,刺客面对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不至于就连手中兵器都保不住吧?
    若是果真如此,那对方究竟是不是西凉人可就有待商榷了。
    父亲一生征战,也曾剿灭无数的土匪流寇,或许就有往日仇家,趁机报复,然后栽赃到西凉刺客的身上。
    若是找到这个证人,能不能从他的供词之中找到破绽呢?
    良姜默默地记下来严七所住的村落,将卷宗重新放回原位。出了京兆府,天都快要亮了。
    随便寻个客栈,补了一觉,吃过东西,良姜便按照昨日卷宗所记载的地址,寻到了严七。
    是个约莫四五十岁的光棍汉,浑身邋遢,袖口蹭得油光锃亮,眼里却透着精明。
    听说良姜找他,光棍汉眯着眼睛上下打量,笑得甚至有点猥琐。
    良姜不想跟他废话,直接从怀里摸出一锭银子,在他跟前晃了晃:“两年前你亲眼目睹的那场凶杀案,你一字不落地跟我说一遍,这个银子就归你。”
    严七瞧得眼睛都直了。这银子,足够他买一群羊,有了羊,就有了媳妇儿。
    因此立即将那日所见原原本本又说了一遍。
    这番话,他在屯子里不知道已经向着旁人吹嘘了多少遍,因此说起来几乎不假思索。
    良姜却并未将银子给他,而是一本正经道:“我想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严七搜肠刮肚,终于眼前一亮:“我知道那些刺客住哪儿!”
    良姜顿时精神一震:“住哪儿?”
    “住山上。”
    良姜皱眉:“哪座山?”
    “没说。”光棍汉理直气壮。
    良姜耐着性子:“那你又怎么知道他们住在山上?”
    “他们杀人之后,其中一人顺手牵走了我的羊,说回山上烤着吃。”
    “还有说别的吗?”
    “没有了。”
    “难道就没人发现你?”
    严七想了想:“我是傻人有傻福,当时我就窝在柴垛下面,他们只顾着牵羊,却没看到我。”
    “那这事儿你在衙门为何不说?”
    “我只说了一半,让他们若是找到凶手,记得要回我的羊。可他们让我少废话,跟案情没有关系的不要啰嗦。”
    良姜再问,却得不到其他有用的线索,便将银子抛给他,转身要走。
    严七得了银子,使劲儿咬了一口,确定自己不是做梦,顿时眉飞色舞起来。
    “喂!”他喊住良姜:“你要是再给我一块银子,我就告诉你他们在哪座山上。”
    良姜脚下一顿,狐疑转身:“你知道?”
    “八九不离十。”严七胸有成竹。
    良姜立即从怀里又摸出一块更大的银子:“说!”
    严七眼睛都直了,一脸的垂涎。迫不及待道:“就在这往西三四十里地,有一座黑风山,他们应该就是这座山上的一伙道士。”
    “道士?你怎么知道?你不是说他们什么都没说吗?”
    光棍汉“嘿嘿”一笑:“那只羊是我养了娶媳妇儿的,被这伙人牵走,我有点不甘心,就一直四处打听,看附近哪座山上住着劫匪。
    结果就真的打听到了,有人亲眼见到,有几个男人扛着一只羊,上了黑风山。
    那黑风山上有座黑风观,一直就住着一伙会飞檐走壁的道士。观里没有田产,也荒废多年,没人捐香火。
    听山下屯子里的乡亲说,其实他们就是用道士做幌子,实际上昼伏夜出,做的都是打家劫舍的勾当。”
    “你没报官?”
    “不提还好,说起来我便生气。当时我想着自己绝对招惹不起,于是就跑去国公府,找那被害死的母女家人,想用这线索换点赏银,顺便假借国公府,宰了这几个土匪。
    谁知道,我当即就被那家良二爷给赶了出来,还挨了两棍子,说我若是再到处胡说八道,诋毁道家,就将我送去边关修城墙。
    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就自认倒霉呗。谁让当今皇上最推崇道教呢。”
    如此重要的线索,二叔非但置之不理,反而还威胁恐吓。可见,他所说的什么担忧焦急不过是虚情假意。
    继续追问,也仅此而已。
    良姜痛快地给了银子,并且叮嘱道:“今日我来过之事,你也要严格保密,谁也不能说。否则……”
    没等良姜说完,严七便一叠声地应着:“我懂,我懂!”
    良姜问清楚黑风山所在的方向,便单枪匹马,直奔黑风山。
    严七摇头啧啧惋惜:“这么好看的小娘子,主动送到那土匪窝里去,不是羊入虎口是什么?还不如给我当媳妇儿。”
    良姜艺高人胆大,压根就没将这黑风山的几个劫匪放在心上。
    赶到山脚下,向着附近村民打听清楚进山的路,还有关于这几个劫匪的情况,大白天的就摸上了山,将几个劫匪堵在了山神庙。
    这几个劫匪盘踞此山已经有几个年头,正如那严七所言,几人以道士伪装身份,实际上暗中做的就是杀人越货,打家劫舍的勾当。
    而且,各个武功高强,身手极好。
    打听清楚情况,良姜下手的时候一点也没有留情,三下五除二,便将几个穷凶极恶的土匪解决了,只留了两个活口。
    两个土匪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招惹了这个活阎王,跪在良姜脚下战战兢兢。
    “姑奶奶,你好歹也让我们死个明白,小的实在想不起来,什么时候得罪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