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迷雾
作者:清水如歌   福女当道最新章节     
    回到屋内,春桃伺候完南书燕梳洗,兰若已经拿着一个细白瓷瓶走了过来,笑着道:“姑娘,这是霍老夫人送的玉肤膏,奴婢替你擦上。”
    南书燕伸出手。
    精心调养了差不多一个月,她手上的伤口其实已经好得差不多。
    兰若将药瓶打开闻了闻,“有股淡淡的果香,听说将军府元琉姑娘配制的护肤膏十分好,说不定真能将姑娘手上的瘢痕去掉呢。
    南书燕笑笑。
    这点瘢痕去不去掉有什么关系,自己的手是长来用的,又不是给别人看的。
    玉肤膏涂在手上冰冰凉凉,瞬间化开浸入肌肤,滋润而不油腻,比起前几次擦的药膏倒是感觉好了很多。
    南书燕突然问,“你说的元琉姑娘可会配药。”
    兰若怔了怔抬起头来。
    “若是这玉肤膏真能治好我的手,说明里面定然用上了药材。”南书燕道,“能将我这样的手治好,说明元琉姑娘医术也是极好,说不定能治好爹爹的肺疾。”
    兰若不知道怎样回答。
    老爷的病宫里的御医都看过,只是说好好将养,哪里能治得好呢!
    女子又道:“就是不知道这元琉姑娘难不难请,也不知道怎样才请得到。”
    “听说她是霍中郎的侍女。”兰若道:“若想请她,定然要经过霍中郎同意。”
    南书燕默了默,没有说话。
    擦完药膏,南书燕便拿着书看起来。
    这本书是爹爹给她的,前面一部分详细记载了瓷器的起源,到了中间部分才是归家瓷器的一些介绍。
    前面部分她已经看过了,她一连往后翻了几页,突然发现在其中一页最下面,用蝇头小字加了一段话。
    洪成十五年,御窑生变,吾日夜看守,幼子承玉病重不治,殁。心痛至极。
    字迹清隽干劲,她认得出这是爹爹的笔迹。
    她合上书本凝神思索,洪成十五年承玉病重不治,估计便是落水后受了风寒。
    大概是窑上有变,爹爹日夜守着御窑,连承玉病重都没有顾得上,承玉殁后,母亲便对爹爹凉了心。
    难怪母亲之后便搬到了竹溪院,大概也是从那时开始,与爹爹生了嫌隙彻底离了心。
    这一切的不寻常,难道都是因为承玉?
    但恐怕也没这么简单,父亲说将姐姐送去了一个不应该去的地方,然后姐姐便再也没有回来,那姐姐究竟去了哪里,又为什么没有回来?
    她突然打了个冷噤。
    她又拿起书,飞快的翻阅一遍,但书中再无其他相关的只言片语。
    她颓然的将书放下。
    姐姐去了一个地方再也没有回来,自己自小流落在外,承玉小小年纪也殁了。
    归家大房三个孩子俱是没有好下场,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一切种种恍如迷雾,她行走在迷雾中。
    -----------------
    竹溪院内。
    小柳氏握着一把小米,正站在檐下逗弄笼中鹦哥。
    那鹦哥蹲在架子上,歪着头仔细看着小柳氏,拍拍翅膀道:“真美,真美!”
    小柳氏将手中小米悉数放在它面前食盒中,道:“一只鸟儿也巧舌如簧,真不知它原来的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兰香难得见她笑过,自从二姑娘将这只鹦哥送过来,夫人倒是笑了好几次。
    “老爷前日去了二房找老夫人,昨日大姑娘被老夫人罚了去跪祠堂。”兰香道:“听说到晚上出来时,大姑娘膝盖都肿了。”
    小柳氏停下脚步,“可是老爷给老夫人施了压?”
    “大概是,要不然为何老爷前脚走大姑娘后脚就被罚跪祠堂。以前,老夫人可是最疼爱大姑娘的。”
    小柳氏顿了顿,哂笑道:“虽然晚了些,但他拿出了这样的态度,估计那边就算想做什么动作也会收敛一些。”
    她往前走了几步,突然停下来道:“安安是哪里学的诗书画?”
    “说是在云县时去学堂偷学过几天,后来便全靠自己琢磨。”兰香道。
    “靠自学能学到如此当真不容易,”小柳氏道:“但她有这样的能耐,那边恐怕要不安生了。你提醒兰若一声,让她多注意着些。”
    -----------------
    天才放亮,秦妈已经到了东院。
    秋菊和冬梅正在院子里洒扫,看到秦妈便问:“妈妈这一大早过来,我家姑娘才刚起来。”
    秦妈笑着道:“无妨,我这里等她洗漱好了再进去。”
    昨日她来晚了一些,姑娘已经出去了。今日她便提前了半个时辰,总算是被她等到了。
    屋子里大概听到动静,便听到南书燕的声音道:“秦妈快请进屋里来。”
    秦妈笑了笑,抬脚上了台阶迈过门槛。
    南书燕已经洗漱好。她穿着一身青色长袍,头上戴着发冠,要不是秦妈跟她已经很熟悉,还当真以为是哪家翩翩少年郎。
    秦妈疑惑道:“姑娘这身打扮莫非还要出去?”
    自从安排好后园的事情后,南书燕这段时间早出晚归学做瓷。秦妈已经好几日没有见到她。
    “今日还要出去,秦妈请坐。”南书燕坐在桌前,“春桃,你取一副碗筷过来,妈妈来得早,定然还没有吃早食。”
    秦妈看着桌上摆着的鸡子煎饼和豆汁,真觉得饿了。
    两人吃着早食,秦妈道:“如今荷塘已经全部清理出来了,向荣家的已经自己掏钱买了莲藕种下去,说是家里也吃不了多少,剩下的莲藕都让她收了,这点种子钱该她出。”
    向荣家的便是上次送鹦哥的仆妇。
    南书燕低头喝了口豆汁,“随她吧,只是藕是她买的,也是她种的,等以后家里用的藕用了多少全部按市场价给她。
    那荷塘空着也是空着,请人打理也少不了工钱。”
    秦妈笑着答应了。
    又道:“昨日荷塘上的水榭也修葺完工了,后园里的花草已经栽了七七八八,姑娘什么时候有时间过去瞅一眼,看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整的。”
    南书燕想着昨日父亲的模样,犹豫了一下道:“等吃完早食我和秦妈一起过去看看,今日我晚点出门。”
    秦妈高兴地道:“这样最好。”
    她喝完碗里剩下的豆汁,笑着起身道:“我去外面等姑娘。”
    南书燕也放下碗,“不用,我们一起过去。”
    刚出门,兰若便跟了上来,“姑娘,我和你一起去,顺带将给夫人打的络子送过去。”
    自从二房的仆妇丫头全部回来后,家里的园子已经不是原来的冷清。
    花草树木修剪的齐齐整整不说,小径上的落叶也打扫得干干净净。
    进入后院,里面场景更是天壤之别,裸露的泥土上已经栽种了花草,过于茂盛的树木经过修剪看上去也顺眼了许多。变化最大的是,那片荷塘参和淤泥被清理干净,池水干净清澈,在夏日早晨看上去十分赏心悦目。
    南书燕和秦妈走到荷塘上的水榭。
    重新上了漆的水榭焕然一新,再不复初见时的破落模样。
    南书燕用手撑着水榭上的围栏,远眺着一片荷塘。
    清晨的风从水面吹过来,十分清凉舒爽。
    “秦妈,清理出来的荷塘居然这样宽阔,以往真是埋没了。”
    “可不是。”秦妈道:“这荷塘引进的可是活水,一年四季水极其清冽。要不然向荣家的也不会想要在这里种植莲藕。”
    南书燕点点头,“这么大的园子,光是修建树木花草打扫落叶都是一大堆事情,便拨五六个过来专门管理后园。园子里种上四季花木,家里姑娘们戴不了的花,种花的仆妇也可以拿去卖了贴补自己,这样一来,便不愁没有人将园子打理好。”
    秦妈笑着道:“姑娘年纪虽小,当家理事却是一把好手,以前这园子弄成这样都是因为没有人。现在不仅人回来了,她们有了盼头自然比谁都尽心。”
    两人刚走出水榭,便见春桃步履匆匆的走了过来,“姑娘,二房的大姑娘过来了,说要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