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误导
作者:倪二狗   枌榆草木长最新章节     
    ……
    时间过去许久,刺史府衙外,徐平缓步走出。
    看到来人,吴宗轻声问道:“老大,你看,那个是不是小姐交代的人?”
    高烨眉头一皱。“既然他出来了,双方人马也已经散开,咱们多观察一下再撤。”
    “哎,这一天天的,办的都是些什么差事。让咱们来瑜州刺杀瑜州刺史,我看上头多少有点大病……”
    闻言,高烨嘴角一抽。“你特么……”
    吴宗抠了抠脑门。“不是吗?一个月就百十两银子,玩什么命啊???”
    “你特么别废话了,要去刺杀黄世安也轮不到咱们……好好盯着就是。”言罢,高烨当即甩了对方一个大嘴巴子。
    不是这群人?闻言,吴宗暗自一惊。
    ……
    刺史府暗堂中,一位老者掀开幕帘,缓缓走出。
    见到此人,黄世安抬头一瞥。“一切都是按仲宰大人所言办的,大管家还有什么事吗?”
    司徒明德微微以礼。“刺史大人,这可不光是为了我家老爷,也是为你自己。”
    黄世安缓缓起身,将手背于身后。“大仲宰就那么肯定徐平能推断出来?就算他真的推断出来了,他会信吗?”
    闻言,司徒明德摇了摇头。“刺,都是一根一根埋下的。信不信,不重要。”
    “大仲宰好气魄,就连那一位的脏水都敢泼。七皇子和赵阔还真是好命啊,此事一旦被陛下所知,太子和大都督也就到头了。”黄世安冷哼一声。
    “刺史大人,话可别乱说……”
    ……
    夜幕降临。
    回到驿馆之后,徐平躺在软榻上,仔细回想着今天的一幕。刺史府之行,他感到一种莫名的违和感,却又说不上来是为什么。
    黄世安的话,有很多地方触动了他。桩桩件件,条条款款,说得是模是样。他为瑜州所做的,为百姓所做的,徐平很佩服。贪赃枉法,却又义正严辞。
    见到隆圣帝的皇令,黄世安不得已才将事情挑明。
    看似无奈,但就实际情况来说,不应该如此。这不是在京城,徐平不觉得皇帝的御令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若真是这样,之前那些前往各处巡察的同类官员,早就把人肃清了。
    从徐平入府,再到得见毛云申。而后因为英月娥的事,双方几乎撕破了脸。到最后,双方陷入对峙,徐平拿出令牌,黄世安为保全自己,只能与他坦白交心。
    这一切都顺理成章,几乎没有什么漏洞。
    想到此处,徐平愈发觉得事情有怪。
    “咚咚咚!”外头传来一阵敲门声。
    徐平当即起身。“进来。”
    “世子,接到传信,散出去的人都陆续回来了。”张掖说道。
    闻言,徐平双眸一凝。“快去把赶回来的人全部叫来!把宇文萧也喊来。”
    片刻之后,张士杰、郭子韬、许阳等人围坐在一起。
    待人到齐,徐平扫了一圈,而后开口问道:“说说吧,都了解到了那些情况。”
    许阳微微点头,率先开口回道:“巡察使,我率本部人马在当地百姓的引路下找到了所谓的山害爆发之处。
    山害爆发的时间已经过去许久,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况。但有一点,就地势情况与阻断距离来看,与实际消耗相差甚远。咱们都知道黄世安贪污,但数额差异恐怕远咱们超想象。”
    “哦?”徐平眉头一皱。“能估算出个大概吗?”
    许阳仔细想了许久。“府衙公示的劳工账目上,其记录的疏源填山消耗大约二十万两白银,实际消耗应当不到五万两。
    而此类自然灾害事件,在瑜州经常发生,长年累月下来,其贪墨的银子恐怕不在百万之下。”
    徐平微微颔首。“你是如何推断的?”
    “军中有擅水利的兵卒,通过丈量、局部填方、地形与土质勘探,综合在一起估算。”言罢,许阳声音变得低沉。“这还只是溧阳一郡……”
    徐平缓缓闭眼,仔细默算着账目差,许久过后,方才继续开口。“郭子韬,说说你和张老四下乡的结果。”
    闻言,郭子韬掏出怀中册子。“回巡察使。就溧阳附近的乡里来看,每年除去商贾们领走的份额,大约还需要上缴三万石。按照当地的粮价折算成银子,大约六万两。
    这里面的价格会因为一些灾害和添赋而增加,但最高不过九万两左右。
    还有,瑜州府衙帮百姓摊赋的份额也并非全额。今年纳粮,附近的乡里依旧上缴了大约八千石。”
    徐平接过对方递来的册子。“也就是说,溧阳郡府摊了不到六万两的赋银。
    结合山害的损耗,满打满算,大约十余万两白银。
    黄世安光疏源就报领了二十万两,这还没算修筑城墙、修桥铺路、还有他克扣的军饷。”话到此处,徐平徐平脸上的表情愈发阴沉。“暨州灾情,瑜州府担了多少,粥棚架设了多少?延续了多少时日?”
    “大约两月有余。粥棚数量不算多,四门各设三处。按估算,溧阳郡的担银大约七万两。不过赈灾有专项拨款,不与府库挂钩。”宇文萧淡淡的回道。“还有一点,但凡涉及城建的劳工,几乎都寻不到了。”
    “那些劳工被关在刺史府衙内。”徐平侧目看向宇文萧。“如果按我们的估算,除去黄世安为瑜州承负的银子,他这些年恐怕还贪了不下千万两白银,这还没算下面的郡城。
    即便层层瓜分下去,他私人所得也不会低于数百万两。”言罢,徐平声音变得越来越大。“他还真是个好官。”
    宇文萧眉头微微皱起。“世子,这些可都没有实际的证据。全是推断和猜测。若说劳工都在府牢,那么就更有问题。”
    闻言,徐平微微一愣。“何意?”
    “世子,你怎么知道劳工在府牢?”
    宇文萧此话一出,徐平猛然清醒。“原来如此。怪不得我总觉得有种难以言表的违和感,黄世安是在误导我……”
    ……………………………………
    (本书即将更改书名,作者在此征求各位彦祖的建议。有什么合适的,觉得不错的书名,还请在此处留言啊!给作者做个参考呗!作者在此谢谢诸位彦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