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定平关之战(十六)
作者:倪二狗   枌榆草木长最新章节     
    ……
    翌日正午。
    烈阳当空,炙烤着大地,武凉山仿佛被热浪扭曲。天空湛蓝,没有半片云彩,偶有微风袭过,亦无半分清凉。
    凉州,武凉山后的小道上,宁毅率领的三万精骑比瑜州营脚程更为快当,现已临近武都。
    道路两旁,枯黄的杂草在风中摇曳,四散各处的灌木,与这片土地的沧桑融为一体。尘土飞扬,三万精骑如万兽奔腾,给这片荒芜的土地上留下大量蹄印。
    “王爷,还有不足八百里,就能赶到武都。”吴忠奎抹去额头上的热汗,显然西北的气候让贺州赶来的众人不太适应。
    宁毅微微点头。“加紧行军,待本王赶赴,当能暂解定平之危。”
    “哈哈!王爷言轻了。待咱们赶到,定将那宇文逸杀得人仰马翻!”
    “驾!”宁毅双腿用力一夹,疾驰而去。“探马尚未回报,前线形势不明,不要小看了宇文逸!跟上。”
    ……
    另一边,康州军大营外的二十里处,一堆后勤兵卒正在沿着溪流排队取水。
    随着时间推移,水桶不断提起,众人惊恐的发现,水流开始变小,也不再清澈。
    见此情景,一众兵卒瞪大双眼,脸上满是惊慌。众人面面相觑,交头接耳,紧张和不解的氛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快,快看!”一名经验相对丰富的老卒眉头紧锁,额头冒出些许汗珠。他蹲下身子,仔细查看,赫然发现顺流而下的水源内混杂着大量泥土。显然,上流的溪水有被翻动的痕迹。
    “这是怎么回事?”领头的一并俯身查看。
    老卒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应当是水源被截了。”
    闻言,领头的满脸不可置信。“凉州营的人干的?他们在下游,截断源流,他们也同样会断水。这帮混蛋疯了吗?”
    “快,快回去报信。”言罢,他领着几名兵卒沿着水流方向前去探查。沿途,水流越来越少,只剩下一小股细流在艰难地流淌。
    半个时辰后,康州军中军大营内,宇文逸接到后勤兵卒的禀报,顿时脸色铁青。
    “父亲,不必动怒。沿河寻找,要不了多久便可以找到截流之处。”宇文萧在旁拿起一张附近的地貌图,指了指图上的河道。
    该河上出彝岭,下至陈郡,水流不大亦不小,上游距此并不近。找到截流之处不难,但即便派人前去疏通,要完全恢复营内供给也需不少时间。
    “魏冉还真是蠢驴技穷,连此等办法都用出来了,可笑至极。”宇文逸收起脸上怒意,微微摇了摇头。“派一千轻骑前去疏通,要快。我大军数倍于他,定平炎热,营内用水需求颇大。如今虽然粮草被焚,尚能坚持些时日,断水却是万万不可。”
    “父亲,需要加派人手吗?万一对方在源头设伏……”宇文萧历来谨慎。
    其父摇头一笑。“不会,我太了解魏冉。源头在我军后方,他设伏没有意义。行此小计,不过是为了给瑜州营赶赴定平争取时间。去办吧。”
    宇文萧点了点头,转身离开营帐。
    来到沙盘前,宇文逸拿起木支不停比划,最终在一处险要之地画上一个小圈。此地山高林密,乃是伏兵的绝佳位置。
    “康州调来的三万步卒已经安营,按镇东军的行兵速度,应当已到井安,想必再有几日就能赶到定平。”宇文逸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拿起木支在手中不停拍打。“大周戍边司!这泼天的功绩,本将要定了。”
    就在宇文逸考虑着如何设伏之时,营门外传来一阵喧哗。
    一位声音阴冷尖锐的公鸭嗓在营内传散开来。“陛下有旨,康州刺史宇文逸速来接旨!”
    言罢,一名太监领着一众身着禁军铠甲的兵卒朝向营内快步走入。
    闻讯,宇文逸急忙走出帐外。
    “微臣,康州刺史宇文逸接旨。”
    太监仰视着这位战功彪炳的将军,许久之后,方才缓缓展开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康州刺史宇文逸,领兵在外,靖边劳苦,朕心甚慰。而今局势有变,特颁此旨。
    汝当审时度势,若定平已克,当据守城关,以图安稳;若未有所得,则即刻退回康州,以谋后续。
    钦此!”
    “什么???”听完圣旨,宇文逸整个人血气冲霄,满脸不解。就算不同意镇东军前来,也不至于让自己退军啊。“陛下?这…这是何意啊?”
    看着眼前满脸疑惑的宇文逸,传旨太监心中暗自摇头。“宇文将军,咱家观将军尚未攻克定平,既是如此,即刻拔营撤军吧。”
    见宇文逸久久未言,太监眉头微微挑起。“将军,接旨吧。”
    宇文逸眼睑不停颤动,手中双拳已然握紧。他早已修书给了秦王武敬山,虽尚未收到回信,但他料想镇东军应当已经开拔。
    如今要是撤军,且不说错失了如此大好良机,甚至这些日子阵亡的将士也全都白白丢了性命。
    宇文逸缓缓站起身来,眼神冰冷,眉尖皱紧。“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对于定平的现状,陛下有所不知。若是我军拔营撤退,魏冉必然率军掩杀,届时康州军将损失惨重。恕本将无法领旨。”
    “你……?”闻此言,传旨太监大惊失色。“宇文逸,你敢抗旨?”
    见状,随行的禁军纷纷抽出了随身佩刀,营内顿时一片肃杀。
    康州军众将士即刻走上前来,将一众禁军团团包围,同时,亦拔出了随身兵刃。
    双方当即陷入了对峙。
    太监高举圣旨,大声呵斥。“你要干什么?你们想造反吗?”
    宇文逸抬手一挥,示意众人收起兵刃。随即转身朝着大都方向躬身以礼。“本将领兵在外,为国尽忠,出此下策,实乃迫不得已。烦请公公转告陛下,如今攻克凉州,指日可待。战事一旦了结,微臣即刻赶回大都,静待陛下圣裁。”
    传旨太监满脸不可置信,止不住的微微摇头。他知道,宇文逸的政治生涯,算是完了。“宇文将军……你要三思啊。”
    “来人!”
    “末将在!”
    “送诸位禁军兄弟出营。”言罢,宇文逸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去。
    待禁军走后,宇文逸望着营门外,深深叹了口气。元景帝若是知道他私自传信武敬山,调集镇东军前来。他有一万个脑袋都不够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