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诗会(下)
作者:倪二狗   枌榆草木长最新章节     
    “诸位,为了不耽误大家时间,本君随性而作,献丑了。”傅乘风得意的笑了笑。
    “听不懂,不过好像很牛逼的样子?”
    “李老三,你斗大的字儿不识一个,你能听懂个毛?你有毛吗?”
    “嘿!张老四,你听得懂?”
    “听不懂啊,听不懂也不妨碍我嘲讽你啊?”
    “老许,你能听懂吗?”
    “呵呵,你以为我跟你们一样肤浅?”
    “那你听懂了?”
    “没听懂。”
    切……!!!
    看着台下一众哄堂大笑的勋贵子弟,傅乘风嘴角抽了半天。“武政府这帮该死的丘八,简直粗俗不堪。”
    “四姐,听了徐世子的诗,再听傅大人之作感觉普普通通啊!”
    “别瞎说,少司君这篇词作得也是不错。”
    看台下众人嘀咕半天,司徒少华站了起来。“那本公子也来一首吧。”
    “怎么?你也要上去献丑?”徐平也跟着起身,嘲讽道。
    “徐平,你……”
    “你什么你,下去!”
    司徒少华拂袖一挥。“哼!下去就下去。”
    徐平缓缓走到台上,席地而坐,抬手一挥。“拿酒来!”
    “公子,请!”一旁婢女赶忙递上。
    徐平左手拿起酒壶,右手拿起酒杯,把玩了一番手中的酒杯,又随手扔在地上,随即,拿起酒壶痛饮一口。“哈哈哈,舒坦!”
    明月楼内,暖黄色的朱光映照在徐平健硕的身子上,清冽的酒水顺着唇角缓缓流淌,几息时间,便将胸前的衣襟浸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呐!哈哈!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徐平将手中酒壶也一并扔出,整个人盘坐在地。
    此词一出,瞬间鸦雀无声。
    不一会功夫,台下直接炸开了锅。
    “姐姐!这,这首词绝了吧?”六公主纪梦蝶惊叹的问道。
    “六妹!我,我…..”纪晓蝶瞠目结舌。
    纪月华虽然喜好武艺,对诗词却也是颇有研究。徐平这首词让她惊叹不已,不由的脸颊泛红,胸口小鹿乱撞。“这家伙……好厉害!”
    坐在纪月华对面的是大都督韩忠的孙女,韩娥。身着一身翠绿色罗衣,眼神里透着清澈与灵动。“写得真好!”
    “这,这怕是我大周第一词吧”司徒娴韵从愣神到震惊再到失言,脸上的表情充满了迷茫。
    傅乘风仔细品读后,深深看了徐平一眼,开口道:“徐公子大才,在下甘拜下风。”
    “张老四,这个好像是真牛逼吧?我看这些人都惊呆了?”
    “别问,问就是我不懂!但我不说,就没人知道我不懂!”
    几息之后,徐平缓缓起身,扫了眼台下众人,开口道:“诸位,本公子这首可还入尔等之眼?”
    “说笑了!徐世子之才,傲绝大周,较我等更如皓月比繁星。你若是潜心专研,定能赶超公孙先生,成为当世文榜第一,名满天下。”司徒娴韵深深以礼。
    “诗词终究是小道,我辈如何能拘泥于此?终日吟诗作对,舞文弄墨,既不能安邦,亦不能治国。又有何用?空负七尺少年材罢了。”徐平摇了摇头。
    “那依你之见,当是如何?”傅乘风问道。
    徐平深吸一口气,拔出手中佩剑,挥手斩断身旁案角,大声说道:“大周男儿,自当提三尺青锋,立不世之功。
    尚武者外荡诸国,善政者内安百姓。镇乾坤于乱世,开疆域泽万民。
    让四海之内威服于我朝,凡日月所耀皆大周国土。
    复先圣之荣光,兴社稷之万年。但行如此,方不枉此生,不负韶华。”
    言罢,徐平收起佩剑,捡起身旁酒壶,大声喊道:“诸位,幸得相见,当满饮此杯。
    愿我大周山河永固,国运…昌隆!”说完,徐平将壶内美酒一饮而尽。
    台下众人纷纷愣在原地。
    傅乘风率先有所反应,当即抱拳以礼,继而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受教了。”
    “好!说得好!我大周当山河万年!来!干!”许阳率先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台下一片嘈杂!“干!”众人举杯同饮。
    徐平这番话是肺腑之言。身处古代王朝,试问,堂堂七尺男儿,有谁不想跃马扬鞭,立下一番丰功伟业。“本世子兴作一赋,曰:大周风华,诸位全做消遣!
    时维黄钟,岁在华年。
    攀高楼以远望,观天地之苍茫。江山似锦图宏展,瑰伟壮丽;岁月若金流溢彩,灿烂辉煌。
    天行健,山林川泽,禽鸟走兽俱欢颜;地势坤,田畴沃壤,稻黍麦菽溢芬芳。佳木葱茏,尽显青苍之态;玄翼齐飞,腾舞翩迁之盈。峰峦叠嶂,耸云霄之高远;江河浩荡,容大地之广博。
    日出东隅,霞光璀璨映乾坤;月悬中天,清辉澄澈照八荒。
    宫殿嵯峨,朱门启而龙凤舞;亭台轩榭,玉栏升而白泽瑞。观都邑之繁华,闾阎密集,朱甍碧瓦;探市井之纷纭,商贾齐聚,喧鸣鼎沸。
    文华都,古迹俯拾皆是;赋韵城,传统历久弥坚。茶韵雅致,洪儒坐而论道;墨香飘逸,走笔龙蛇奇书。瑶台琼阁,锦屏绣幕。千篇妙作随云舞,万里华章映霞飞。琴瑟和鸣,声律悠扬,具述悲欢离情;书画精妙,笔韵神辉,尽显事世浮沉。
    观庙堂,贤臣星罗棋布;望边疆,三军势不可挡。都督韩忠,气冲牛斗,镇四方之夷壤;司徒仲宰,仁德礼尚,树殿宇之梓桑。绮纨之岁,应激昂壮志,展雄图于天下;天生我材,当澎湃豪情,立伟业于世间。
    嗟乎!宇宙万物,变化无穷;天高地迥,岁月悠扬。
    观九霄之浩渺,星辰璀璨;识此身以卑劣,未尽余责。立如沧海一粟,奈何渺小;所愿大地广袤,须臾可及。
    平,虚度数载,才力微薄。处乱世,叹此身之无为;俯穹庐,羡天地以何惭。
    繁花似锦,富于春秋。心向高远,方绽萤火微光;砥砺前行,不负七尺少年。
    今登高作赋,唯愿吾辈:英姿勃发,乘长风破万里浪;百折不挠,凌青云啸九天歌。”
    作罢,徐平将酒壶随手一丢。“府上还有事,诸位尽兴,本世子先行告辞了。”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月季花,走,回府了!”众人还未回过神来,徐平便已转身离开。
    ……
    明月楼后阁。
    徐平所说的这番话,结合日前内卫所传的暗报,隆圣帝心中有了打算。
    “回宫,朕要召见徐平。”
    ……
    对于徐平的突然离去,众人好一会才反应过来。诗会本应持续到日暮,徐平走后傅乘风也随之离开。除去司徒少华外,在场的大多文才普通,两位公主兴致缺缺,没过多时便起身回宫。
    “张老四,我看这人都走得七七八八了,咱们也撤吧。”
    “我要先回府练武了,你们随意。”
    “许阳,你等等我!”
    诗会草草结束。
    “妹妹,这徐平好生可恶,也不知给月华下了什么迷魂药。”众人离开后,司徒少华骂骂咧咧的走到司徒怜身旁。
    “徐世子所作诗词,堪称惊世。今日之后,定会名传八方,想必要不了多久就该登上玄机阁文榜了。”司徒娴韵跪坐于地,端起酒杯,小酌了一口。
    司徒少华一听,可不乐意了。“文榜之上,皆是名家大儒,就凭这几首诗词,你也太高看他了吧?”
    “哥,你的文才在我之上,妹妹有没有夸大其词,你比我清楚。”
    司徒少华撇了撇嘴,随手端起酒壶,一饮而尽。
    “少时那个横行神京,惹事生非的靖北王府世子,如今却是志存高远,文武齐开呢。妹妹我啊,中意的很!”司徒娴韵掏出手绢,擦了擦嘴角的酒渍。
    闻言,司徒少华抢过对方的酒杯,随手丢在一旁,沉声道:“瞎扯,你将来可是要嫁给皇子的人,别有这些乱七八糟的心思。”
    司徒娴韵笑着站起身来,取下头上发簪,退去了脚上的绣鞋,轻轻提起裙摆,裸足点地,翩然起舞。轻盈而优雅,流畅且自然。急时如秋风扫落叶,舒缓若春风拂柳絮。三千青丝飞扬流转,翩翩舞姿曼妙绝伦。
    “哥!好看吗?”
    “你这一支惊鸿舞,闻名神京。岂止是好看,简直妙绝无比,叫人浮想联翩。”司徒少华赞叹不已。
    “你说,徐永宁会喜欢吗?”司徒娴韵一边跳,一边继续问道。
    “妹妹,为兄刚才说的你忘了吗?”司徒少华脸色黑了下来。
    司徒娴韵停下舞步,开口说道:“你啊,啥都按部就班,父亲和爷爷说什么,你就做什么。目光短浅,毫无主见。以后如何能行。”
    “有你这么和兄长说话的吗?徐平欺负我就算了,你也来?你还有没有把为兄放在眼里?”
    “这才几句话你就急了,性子真该好好改改。”没等司徒少华反驳,司徒娴韵便继续说道:“皇子也好,太子也罢,一旦继承不了大统,终究不过是个闲王。日后,若是新君仁善,到也落得清闲。若不然,那便是案上鱼肉,任人宰割。
    妹妹若是靖北王妃可就不同了!对于北蛮,只需养寇自重,便是何人为君,都得卖上几分薄面,与靖北王府联姻,风险小,收益大,何乐而不为?”
    司徒少华来到其跟前,小声说道:“你知不知道陛下打算削藩啊?”
    “爷爷说的?”
    司徒少华点了点头。
    司徒娴韵闻言,脸上并没有半分惊讶,反而笑着说道:“那也得削得掉才是。保藩可比夺嫡容易多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