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酿酒。
作者:凌晨二更半   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最新章节     
    两天后。
    一支船队缓缓从长江驶过,但其中一艘小型漕船却朝着白桃里的码头靠了过来,停泊在码头上。
    一名锦衣男子牵着一匹棕色的马从船上下来,走到岸边,而船上还站着四匹马,后面拖着马车。
    船上的人正在用木板铺垫在船甲板和码头之间,让马车能够下来。
    好在码头建得够宽,马车也能够轻松通行。
    待全部马车都在码头上停好后,那些人又从船上将一箱一箱的东西抬到马车上,直到将马车装满才赶着下了码头。
    随后,四辆马车便跟着前面的锦衣男子朝着白桃里走去。
    白桃里的城墙已经建了大半。
    自从一个月前刘策把武器弹药解决了以后,便开始发展经济了,还另外雇佣了百姓建城。
    泸州是一个水运大城,是蜀地进入长江的重要隘口,所以船运比较发达。
    码头多,码头上的苦力自然也就多,但大多数时候他们都只是处于闲着等活干的状态,每天能挣的钱连养家都困难。
    所以当他们知道白桃里正在雇人修建城墙,每天给二十文钱还管一顿饭的时候,个个都抢着要来。
    即便隔着三十里的距离,也挡不住他们的热情,每天早上都会有五六百人浩浩荡荡从泸州过来,到了晚上又浩浩荡荡地回去。
    于是,这个月土墙的建设速度飞涨,现在就只差最后几百米了。
    此时的刘策正美滋滋地看着酒坊里刚出来的蒸馏酒,这是用粟米、糯米、高粱、荞麦四种谷物酿造而成。
    刚到白桃里时,刘策就让杨文去泸州买了这些杂粮,当时还分了五十石大米给乡民,之后便建了一座酒坊尝试酿造。
    两个多月过去,现在正是出成品的时候了。
    将来等玉米能够大面积种植后,那就可以变成五粮精华。
    刘策正美美地想着,一名卫兵从外面进来说道:
    “护国公,南面码头停靠了一艘船,船上下来十几人,还有四辆马车,正在朝这边过来。”
    刘策有些疑惑,转身问道:
    “知道是什么人吗?”
    护卫如实回答:“不知道,属下不曾见过。”
    如果是张进或者何志远看见的话,肯定就能认出来,来人正是江阳商行的嫡长子陈玉兴。
    但其他卫兵在富义县没有参加宴席,自然是不认得。
    而此时的张进正在城中操练士兵,这些是从斜阳寨归降的两百四多人当中挑选出来的两百人,已进行了大半个月的军事化训练,在军姿阵列方面已经小有成效。
    只保留了几十名有技术的在冶炼坊、硝田以及水泥窑等地方干一些生产工作。
    建城墙和挖矿都已经不需要他们参与了,现在都是雇佣乡民和泸州青壮去做。
    刘策直接和卫兵来到城外,陈玉兴一行也已经走到了距城不到两百米的位置,以刘策的目力,一眼就认出了来人。
    咦?
    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正想着这些蒸馏酒出来了之后,就找江阳商行卖出去呢!
    于是快步迎了上去……
    关于这些高度酒,刘策打算走的是高端限量奢侈品路线,饥饿营销,正好可以弥补产量低的问题,还节省粮食。
    所以如果只是放在泸州的铺子里自己卖的话是很难打开市场的,得通过江阳商行的商线才会有好的效果。
    这种酒精度高的蒸馏酒,依照正常的历史轨迹是要到元朝才会出现,在这个时代就是独一份。
    只要是有钱的,不论价格多贵,都会想要体验一番,满足一次口腹之欲,避免遗憾。
    所以不需要大规模酿造,只需要把价格定高就行了。
    想想后世名酒走的限量路线是多么成功,自从政府机关单位不能再喝了之后,销量暴跌。
    于是不得不降低产能。
    结果,走出了另一条低产能,高价值的路线。
    按照后世名酒和普通米酒的价格比例,几度至十几度的普通米酒只要几块钱一斤,而高度名酒的市场价格是它的四百倍。
    按照这样来算,唐朝普通的酒大约三百文钱一斗,也就是二十五文一斤。
    那么高度酒翻四百倍的话,卖十贯钱一斤,一百二十贯钱一斗。
    不过分吧?
    虽然反过来想,十贯钱有六十多斤重,六十多斤的钱换一斤酒,酒比钱还值钱,好像有点说不过去。
    不过也没关系,专坑有钱人系列,穷人不受影响,这就是在调整贫富差距。
    当刘策走近后,陈玉兴躬身行了一礼,大声说道:
    “江阳商行陈玉兴,见过护国公!”
    刘策也没有任何架子,笑眯眯的回了一礼,说道:
    “呵呵呵……不知陈家郎君到来,有失远迎啊,走,先进城。”
    陈玉兴内心一暖,急忙道:
    “不敢,不敢,某一介平民,岂敢让护国公起身相迎!”
    陈玉兴虽是第二次见到刘策,但上次宴席自己坐得远,感受得不真切,而现在却是亲身感受到了刘策的平易近人。
    堂堂一品国公竟对他这个商贾百姓如此尊敬,一股感动涌上心头。
    进到城内,里面很空旷,没有多少房屋,但南面一支正在操练的队伍却引起了陈玉兴的注意。
    只见队伍个个着装整齐,身姿笔挺,穿的虽然只是普通麻布衣,但款式却非常新颖。
    不同于大唐现有的服饰,他们身上的衣服左右整齐对称,棱角分明,简单干练,给人一种英姿飒爽的感觉,气势不凡。
    这身衣服是刘策依照后世的作战服款式给他们设计的,做了一些修改,木质的衣扣,腰间系着一条带有钢扣的扁麻布腰带,拆开一条条连接起来就能当绳子用。
    陈玉兴忍不住问道:
    “护国公,这些是你的牙兵?”
    牙兵就是贵族自己封地里的私兵。
    刘策点点头说道:
    “算是吧。”
    陈玉兴发自内心感慨:
    “精锐之师啊!”
    刘策笑了笑说道:
    “呵呵!他们离精锐还远着呢!”
    陈玉兴眉头微挑,面露询问之色,见刘策也不准备解释,于是就没有开口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