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规划冶炼坊
作者:凌晨二更半   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最新章节     
    刘策有些半开玩笑地说道:
    “这是纪律!你们在那边吃住都是要花钱的,这是给你们的经费,到时候用多少算多少,剩下的再还回来,我们不能占百姓的便宜,也不能占自己战友的便宜,你不拿这个钱,岂不是让我占你便宜?”“这……”杨文犹豫了一下,想了想,随后立正说道:
    “是!”
    然后便伸手接过了钱。
    刘策神情认真地交代:
    “注意安全!事不可为就立刻返回,不要勉强!”
    “是!”
    ……
    接受了任务,杨文便迅速离开了。
    打下一座城池很容易,但如果思想上没有形成统一,打下再多城池也没用,很快便会再度陷入混乱。
    所以统一思想,比统一国家更重要,这也是为什么百家争鸣之后,中国才出现了真正的大一统,因为思想的版图,才是国家版图的上限,思想传播到哪,国家的版图才有可能扩张到哪。
    一直以来,王朝的发展与更迭,都会在一个既定的框架之中,遵循着一个规律,比如礼法、道义、大势、民心,而归根结底这些都是来源于大家所认同的思想。
    ……
    一番思索过后,刘策出了门,朝着冯铁匠家走去。
    敲开斑驳的木门,开门的正是冯铁匠本人,看见是刘策,立刻喜笑颜开,随后便恭敬地想要行大礼。
    刘策连忙上前扶住说道:
    “在我的封地内,尊严平等,不分贵贱,不必行此大礼!”
    冯铁匠这几天也是接受过思想教育的,自然能够懂得刘策的意思,但有些习惯不是一下就能改掉的。
    将冯铁匠扶起来后,没等对方说话,刘策便率先开口问道:
    “赵弛和赵松在吗?”
    冯铁匠立刻侧身作出一个请式势:“在,在,护国公快请进!”
    刘策跨进院子。
    正在铁砧上敲敲打打的赵家两兄弟,听到来人是护国公,立刻跑来院子里,同时见礼道:
    “赵弛(赵松),见过护国公!”
    刘策也没废话,直接说道:
    “行了!我找你们有事,跟我来!”
    随后便离开了冯铁匠家,赵家两兄弟则是跟在身旁。
    “你们家里人还没过来吗?”刘策率先开口,问了问两人的家事。
    赵弛摇摇头,无奈地说道:
    “哎!春耕过后,我爹娘舍不得家里已经种下的那些粮种,好说歹说都没用,非要等收成后再搬过来,不过护国公发的饷钱我们已经带回家里,家里人倒是饿不着了,护国公的恩情,我们两兄弟没齿难忘!”
    离开成都已经半个多月,刘策前几天给赵家两兄弟发放了半月的饷钱,每人四百文,并且让他们回家一趟把家人接过来,反正都是佃农,没有自己的土地,搬过来一家团聚更好些。
    他们家在泸州西北十多里外,步行一个多时辰就能到,可是这两天却也没见到他们家人,所以就顺带问问。
    刘策笑着说道:
    “什么恩不恩情的,那是你们自己的饷钱,与我何干。”
    还没等赵弛说话,一旁的赵松便率先开口:
    “护国公收留我们,管吃管住还给这么多月饷,这就是莫大的恩情,护国公可以不在意,但我们定然终生不忘!这次回去,家里就只剩一些糠面,十岁的妹妹都饿得脱了像……”
    说着,两行清泪从脸颊流下。
    赵弛在一旁双眼含泪,打断道:“别说了!”
    刘策默不作声,这泸州境地已被这张家搞得民不聊生,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泸州刺史张沅济,此人……定不能留!
    ……
    三人走出白桃里,来到正在扩建的新城西南角。
    刘策指着一片区域说道:
    “在这一片区域,我将建立一个冶炼坊,交由你们两人一起负责,你们在成都的军器监待过,知道大概的章程,跟军器监一样,冶炼坊的安全和保密都需要有保障。”
    “你们可以招收一些人去冶炼坊搞生产,以后我会把一些主要的技术交给你们两人,你们还可以将其中一些可信的人收为徒弟,教授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但关键技术不可随意外流,明白吗?”
    “明白!”赵松下意识地答道,听到要将一个冶炼坊交给他们兄弟二人,内心有一些激动。
    赵弛也跟着回答道:“明白……”
    但随后又有些犹豫,接着开口说道:
    “可是护国公,学技术我们没问题,但挑选人我们不太有把握,还有安全问题……”
    刘策明白他的意思,不等他说完便开口打断道:
    “安全问题你们不用担心,我会让卫队的人协助你们,至于招人,冯铁匠就可以招过来,待遇跟你们一样,月俸八百,管三餐,其他学徒的话月俸六百,同样管三餐,你们可以从白桃里的乡民当中去选,只要你们认为可靠就行,不必过于苛刻。”
    卫队就是刘策带来的那些禁军战士,作为刘策身边的亲卫,军饷方面还适当上调了一些。
    作为这些原本的禁军来说,禁军的名号已经是名存实亡,皇帝现在根本没办法招募扩充,只能是一个虚名而已。
    但他们跟着刘策就不同了,将来说不定就能组建成千军万马,那他们这些元老就可以有个军职,能当上个校尉带领几百上千的士兵也说不定。
    实权和虚名,要选谁他们还是有数的,更何况当初在长安参加禁军,主要为的就是军饷,毕竟禁军的军饷可是府兵的三倍,而现在刘策把他们的待遇又进一步提高了,那就更不会有什么意见了。
    赵弛眼神坚定地说道:
    “是!我们兄弟二人定竭尽全力管好冶炼坊!”
    青年正是最热血的时期,近期的思想教育他们也没少接受,现在两人内心都是一腔热血,早就想要为民请命,作出一番事业来,现在机会摆在眼前,当然不会推辞。
    “好!前些天我已经派人送信给江阳商行,托他们去采购了几船物资,其中就包括大长和国境内的铁矿石。”刘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