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包船!抵达封地
作者:凌晨二更半   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最新章节     
    席上,每个人都恭敬地向刘策做了自我介绍,可人实在是太多,刘策一时间也没法全记下来,只记住了其中几个关键的。
    陈玉兴,陈丰亮的长子,除了负责食盐生意外,还负责茶叶生意。
    陈玉堂,陈丰亮的次子,主要负责布匹绸缎和瓷器等生意。
    陈丰节,陈丰亮的二弟,主要负责粮食和酒水生意。
    陈玉广,陈丰亮的侄子,陈丰节的长子,主要做药材生意。
    宴席过后,刘策对陈家的产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说实话,这有点超出了他的想象,在这个战乱四起,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还能有这么多的产业,说明这陈家的根基还是很扎实的。
    在古代,一家商行的根基靠的不是有多少钱,而是靠百年的信誉积累,信誉就是一家商行的金字招牌。
    信誉没了,招牌也就砸了,根基也就毁了,所以古代行商极其重信。
    宴席过后,刘策一行三人便告辞回到了客栈。
    次日。
    “码头上的船订好了吗?”刘策问道。
    “已经订好了”何校尉回答。
    就在昨日刘策在码头上逛了一圈后,就决定今天不走陆路,改走水路了,这个时代骑马赶路其实是很遭罪的,不仅累,大腿还会被马鞍磨得生疼。
    既然有船可以乘坐,刘策可不想继续受那个罪,于是今天一早就叫人去订了两艘小型槽船,让自己一行人马全部乘船行进。
    之所以订两艘小型漕船,而不是一艘中型漕船,一是考虑到封地那一带没有码头,只有一个小渡口,中型漕船不好靠岸。
    二是刘策一行现在除了出发时的十几人和十几匹马外,还多了一支十人的打盐井队伍,所以一艘船也坐不下。
    这支队伍是昨晚刘策让陈丰亮帮忙找来的,准备带去封地打油井。
    虽然这些人并没有打过油井,但其实打油井和打盐井的原理一样,只需要在岩层下打穿一个比手臂略粗的深孔就行了。
    “好,把东西都搬上船,准备出发。”刘策向众人喊道。
    “是!”众人齐声回答。
    乘船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多带些东西,不需要像骑马那样为了节省马力而轻装赶路,所以刘策今早还在城里买了一些粗麻帆布以及酒水。
    令他意外的是,县城里的布庄和酒庄也都是陈家的产业,不仅一分钱没花,还附赠了两桶精制盐。
    这事儿整得,尴尬……
    因为昨晚就知道刘策今日要走,所以这两桶精制盐是今早天不亮时,陈丰亮就让盐坊加紧赶制出来的。
    不得不说,这陈丰亮做事还挺周到,值得一交。
    ……
    码头上。
    在陈家众人的送行下,刘策一行人马登上了去往泸州封地的漕船。
    虽然水路顺流而下的行船速度比单骑走陆路的平均速度要快一些,但水路河道弯弯曲曲,所以路程要比陆路更长。
    可即便如此,刘策还是觉得水路比陆路舒服多了,在船里躺着睡觉就能到达目的地。
    更重要的是,这些漕船的船家对水域都很熟悉,夜间也能行船,所以每日行进的路程比骑马要远得多。
    天黑后。
    “护国公!已经快到泸州城了,我们是继续行进还是登岸在泸州休息?”果毅都尉张进来到船舱,低声问道。
    “哦?这个时段,泸州还没有关闭城门吗?”刘策下意识反问道。
    “城门早已关闭了,但泸州是水运大城,码头众多,特别是北面,我刚刚问过船家,北城外的码头附近有很多供来往客商休息的驿馆和酒楼,那一片被称为馆驿嘴,可以在那里靠岸休息。”
    刘策本就是泸州人,自然是知道馆驿嘴,这个名字直到后世都没变过,略做沉思后问道:
    “去往封地的这一段水路,船家熟悉吗?能不能夜间行船?”
    “这个我也问过,船家说莫得问题,这段水域他们熟悉得很。”张进如实说道。
    刘策并不打算在泸州城留宿,但行船一天,大家都已经饿了,虽然有干粮,可既然附近有酒楼,还是让大家都吃饱喝足再赶路吧,于是说道:
    “那就先让船家靠岸,在码头上找一家酒楼,让所有人都吃饱后,再连夜赶路。”
    “好,我现在就去交代……”张进答应了一声,行礼后便离去。
    于是。
    两艘漕船暂时停靠在了泸州城北侧码头,待大家都吃饱后,便直接驶入长江,随后向着东南方向逆流而上朝刘策的封地驶去……
    次日,白桃里。
    这是位于刘策封地里靠近长江的一个村庄。
    在唐朝,县之下为乡,乡之下为里,所谓的“十里八乡”并不是十里范围内有八个乡,“里”其实就是村的意思。
    “阿爷!”
    “阿爷!”
    ……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手里提着一只野鸡,一边喊着,一边往一户土坯房子跑去。
    推开透风的木栅栏门,气喘吁吁地跑进院子里,兴奋地说道:
    “阿爷!你快看!昨天我在后山做了几个竹套子,今天一早去看,套到了一只野鸡,哈哈哈……今天有肉吃了!”
    可院子里的中年男人表情并没有什么喜悦,眼神涣散地坐在草垛边,无奈地看着一旁不断抽泣的妇女。
    “阿爷,阿娘,怎么啦?你们怎么受伤了?”
    少年这时才发现他爹的脸上有些红肿,不解地问道。
    早上出门还好好的,这是出什么事了?
    中年男子看了他一眼,情绪也有些失控,红着眼眶悲愤地说道:
    “你阿妹……刚才……被斜阳寨的那个三当家抢去了……”
    少年听到这话,微微一愣,手里那只奄奄一息的野鸡也掉在地上,翅膀无力地扑腾了两下。
    斜阳寨的三当家?
    他当然知道,白桃里东北方向六里有个斜阳山,斜阳寨的三当家就是那山上寨子里的土匪。
    少年转身就准备往门外跑。
    “站住!”中年男子大声喊道。
    “你要去哪?”
    少年顿了顿,倔强地喊道:
    “我要去救阿妹!”
    说完,头也不回就往门外跑去。